编辑:sx_zhangh
2014-01-23
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河南中考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核心发展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中考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核心发展力
2008年8月2日《教育时报》管理周刊刊登关于解读我校核心发展力的文章,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现将该文全文转载,供大家研究、学习。
孟津一高办公室
解读一所示范性高中的核心发展力
□ 教育时报记者 王占伟
一切工作都是在一种攀登文化上的舞蹈。
用这句话来解读孟津县第一高中(以下简称孟津一高)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也许比较接近真实。
孟津一高是学校文化传承的典范:前任校长王宗都主政多年,带领教师多次改写辉煌,奠定了攀登文化的基础;现任校长郑世杰20年前曾是王宗都校长的副手,主持工作16年,续写并发展了攀登文化。
精神立校:攀登文化的传统与境界
学校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师生员工领悟攀登的真谛,组织并引导大家永不停顿地有节奏地行进在攀登之中。攀登,是理想、志气、改革精神和创业精神熔于一炉的一种创造性行动。没有理想,攀登便失去方向;没有志气,攀登便失去了力量;没有改革精神,攀登便只能在旧巷故道中迂回;没有艰苦创业精神,攀登只是一句空话。
这是孟津一高对攀登文化的全面阐释。这种攀登文化所蕴涵的攀登精神激励着这所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师生。
多年来,孟津一高坚持精神立校、精神兴校的信念不动摇。该校的所有教职工都十分熟悉3句话:“凭工资吃饭,凭责任心工作,对老百姓负责。”
郑世杰校长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县还有许多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帮助他们,效果是明显的。但给了钱可以花完,给了粮食可以吃完。如果他们每家有一个孩子能够在一高上三年,考上比较好的大学,再在大学上四年,大学毕业了,这一家的生活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许多干部在四十岁之前只想一件事,那就是把工作真正干好,让人民群众满意,让领导满意。四十岁之后,他们要考虑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干好工作,另一件是孩子问题。如果他们的孩子在一高学习三年,顺利考上大学,他思想深处的包袱就彻底扔掉了,干工作就更专心,更有劲头。许多农民企业家在创业初期,不怕困难,干劲十足,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他就要考虑孩子问题。如果孩子上不了大学,素质很差,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干劲,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在一高学习三年,考上大学,他们干事创业的劲头将会更大……
这种使命感是孟津一高从校长到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来源,更是孟津一高教职工关爱每一个孩子、努力工作的深层原因。
为了保护和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从精神层面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孟津一高形成了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孟津一高,教师评先、晋级从不投票,一切都由业绩考核说了算。学校的大事、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开、公正。“没有这个前提,和谐人际关系都是假的”郑世杰说,“我们倡导君子之风,反对小人习气。我当校长16年了,从来没有教师因为分房子、评先进之类的事找过我。他们也不会找我,因为他们知道,关键是好好工作。”
身兼教育局副局长的郑世杰校长发自内心喜爱简单的生活。他每周的时间大概是这样安排的:一天半左右的时间处理教育局的事务,三天半左右的时间在学校。他在学校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五点起床,骑自行车五点半到学校,在校园里走走,并和学生一起跑操,到班上看看自习情况,然后回办公室看报纸、读书;上午简单处理一些事情后,进班听课,和教师座谈;下午仍然听课,和教师谈话;晚上看看自习情况,回办公室看书、思考,十点半骑自行车回家。如果下雨,就步行上下班。
精神修炼:激励人人向上
抬起头来走路,埋下头去读书,朝气蓬勃生活,是孟津一高对学生提出的行动口号。学校要求学生具备5种精神:敢为天下先、脚踏实地、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经得起挫折。另外,学校还要求学生具备4种自我调控能力:形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与人友好相处、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始终保持强烈进取心。与此同时,学校倡导学生关心天下事,不做书呆子。学校给各班订报纸,每周安排两个晚上让学生看新闻。
运用身边典型,呼唤真情实感,激励人人向上,是孟津一高“教育学”的核心。被誉为“宝书”的《浪花集》是孟津一高自行编印的校刊。它选编了300多个该校学生的生动实例。其内容是根据办学宗旨,从多次专题调查中摘选出来的。
“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向上的积极性,只是有些人的积极性埋藏得比较深。校长和教师的职能就是要点燃学生那根通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导火索。”郑世杰说,“《浪花集》便很好地起到了这种引导、激励作用。”
孟津一高把组织学生学习《浪花集》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每年新生入学时,作为入学教育内容,组织学生通读;每期开学之初,重点组织学生学习《规划篇》;每次大考之后,组织学生学习《志气篇》、《学法篇》;大考前尤其高考前,组织学生学习《迎考篇》。
李鸿彪同学读了《浪花集》后这样写道:“《浪花集》是用成功者的血和汗写成的。即使一个没有进入这样环境的人,只要读了它,就会被它的真实、生动和强烈感染力引起共鸣。它与同龄学生的苦与乐、志与求息息相通,因此可以收到一触即发之效。”
在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方面,孟津一高有一系列的做法。
记者在高三的教室看到,墙壁四周贴满了全国学生的座右铭。在教室最醒目的位置,粘贴着全班学生的励志卡。励志卡的内容主要包括:姓名;理想大学;座右铭;目标名次;回首高一高二,今年我的规划;面对父母期待的眼神,我想说;等等。
靳方誉同学在其励志卡的“回首高一高二,今年我的规划”一栏中写道:“一个‘惰’字误终生,要彻底落实自己的规划,心放平静,来不及回眸凝望他人。” “面对父母期待的眼神,我想说”一栏写着这样的内容:“5年后,就不必再种田卖菜了。”
“不论刮风下雨,我坚持每天跑步3000米,不仅为了锻炼身体,更为磨练意志。”“我要和一个吵过架的同学主动和解,不管怨我还是怨他,我要把和解的快乐带进考场。” “自卑就像一根受潮的火柴,无论你怎样擦,也擦不出前进的火花,为了在优秀学生的行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永不自卑。”
这些显示学生心态和素质的话语在毕业生的总结中还有很多,这有力地见证了孟津一高的教育力量。
一位往届毕业生在给郑校长的信中写道:虽然进大学都快3年了,但在我心里一直没有忘记母校教给我的。每次放假,我都会到一高校园里走一走,就像跟久别的恋人相聚。这个寒假,我翻出了高中的日记本,300页的本子,记得满满的。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贴在第一页的一张纸条——“牢记胸中志,莫忘父母心”。母校精神就是这么伟大,她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拼搏进取、堂堂正正、有情有义的人……一高永远都是我们的精神归宿……
跟踪教育:对学生一辈子负责
跟踪教育是孟津一高的一项传统。
孟津一高的跟踪教育是从学生离校前开始的。高考结束后,学校都会采取集会和写小结的方式,进行离校前教育,动员全体毕业生到不同岗位上生根、开花、结果。考上大学的学生须按规定写好并交验了小结,才能领录取通知书。小结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对学校的批评与建议,3年来突出的成绩与失败举例及其原因分析,大学目标追求及人生规划。
从20多年前开始,孟津一高每年都要向已经升入大学的毕业生发信。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发展变化,进行专题调查,鼓励并要求他们积极进取。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你认为什么样的高中才能称得上示范性高中?你对哪个老师哪一次讲话、讲课或处理哪一件事至今不忘?在母校生活三年,哪些活动、哪些问题、哪些变化以及哪种力量对你触动最大,促使你改变认识、改变方向、改变态度?进入大学后,你是否获得“三好”?你是否入党?你是否担任主要干部?你是否打算考研究生?你是否获得体育竞赛好名次?
这样的信和调查对孟津一高激励和要求已经毕业的学生积极进取的主要方式。考入河南大学一位姓左的同学在信中说:“我已经让是否获得‘三好’这一格空了三年了,为了不辜负母校的殷切期望,我决定不能再让这一格空下去了……”由于信的督促和她的奋斗,她终于在进入大学的第四年获得了“三好学生”称号。
一方面,孟津一高把学生来信中的建议和意见汇集起来,督促改进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筛选在校同学的总结和往届学生的来信,编为《浪花集》,既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材料,又发给已经毕业的学生。四川大学一位姓李的同学收读《浪花集》后说:“阅读《浪花集》打掉了我身上的惰性。我把它收藏 枕头下,什么时候懈怠了,什么时候就再读读它。”
有的学生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农村不安心,于是孟津一高的领导带着《理想的风帆》《电工学》《泥瓦工》等书和“亦耕亦读,创造生活”等条幅去看望他们,鼓励他们走创业之路。
2006年4月12日,郑世杰校长收到一封往届学生李科科发来的求助信。孟津一高03届毕业生、已经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大三的焦兰兰同学,被确诊患了白血病。骨髓移植的巨大开支对于一个靠种地供三个孩子上学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这封信让郑校长如坐针毡。他当即决定召开班子会,会议决定全校捐款挽救焦兰兰的生命。4月下旬是高中最忙的时间,但学校专门安排时间,认真组织了这次捐款活动。郑世杰校长在为焦兰兰同学捐款仪式上说:当你们走出了校门,你们还是孟津一高的学生,当你们出了成绩不要忘了告诉母校一声。当你们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只要跟母校说一声,母校定会尽力帮助你们解决。大家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母校永远都是你们的家,老师永远都是你们的亲人!
短短几天时间,全校师生共捐款6万多元。学校派专人带着全校师生的重托和祝福,将捐款送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兰兰的手中。
孟津一高为一名往届普通毕业生捐款的行为,经陕西、河南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陕西、河南两省读者迅速展开了爱心捐助活动,共为焦兰兰捐款40万元。
焦兰兰在给母校的信中说:“我深深感谢母校所有关心、鼓励我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母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全员包教:重塑师生关系
全员包教是孟津一高的一项创新。
全员包教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包十个八个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个别谈心等方式,分析研究、帮助指导学生,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不断增强自律、自控能力,找到比较合适的学习方法,乐学善学,健康成长,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
在孟津一高,包教是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期结束时,每位教师都要写一篇包教工作总结,每位学生都要写出自己被包教的过程与感受,每位班主任都要对每位教师所包教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状况及学习成绩进退情况写出总结,并对本班所有学生的包教情况划分等级交年级主任审阅,每位年级主任审阅把关后将结果交学校。
记者看到,每位学生都要填写的“包教保学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五项内容:第一,你的包教老师是谁?第二,你的包教老师对你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比如:谈心情况,作业、辅导情况,周记批阅情况,等等)第三,你认为包教老师对你的帮助效果如何?第四,你期望包教老师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帮助?第五,你对学校实施的包教保学活动有哪些建议?
郭楠同学在“包教老师对你的帮助效果如何”一项中这样写道:“王老师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但由于我基础较差,进步幅度可能不太大,但是我在思想上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真的很感激王老师。”
郑世杰校长给全员包教工作的定位是,“孟津一高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应该做的开创性工作”。他认为,三年来的实践表明,全员包教的意义重大: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爱,得到指导和帮助,都能健康成长;有利于从根本上进一步改善校风和学风;有利于达到学校教育“高进优出,中进高出,低进中出”的目标;有利于全体教师,尤其是没有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能和学生交朋友,体验到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
一位毕业生的来信佐证了郑校长的观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高考结束后的分别班会。班主任梅友峰老师忍不住激动地哭了出来,并对我们说:“以后不论走到哪里,不管啥时候,只要我能做的,我一定仍旧会为大家做好。”当时全班同学都忍不住落泪了,我当时一激动就喊了出来:“全体三(3)班同学起立,向梅老师三鞠躬,感谢他三年来对我们的照顾和培养。”我们好像心有灵犀一样,“唰”的一声,全班同学都出站了起来,没有一个迟疑的,我们庄重地向梅老师鞠了三个躬。梅老师挥手示意大家坐下,含着泪水冲出了教室……
四步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杜甫写诗曰‘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写教案也要有‘案不惊人不上课’的追求。”这是孟津一高教师备课本封面上印的一句话。郑世杰认为,在教改问题上,不改不行,走极端化也不行,搞形式主义更是百害而无一利。一定要实事求是,结合学科特点,充分考虑学情,创造性地工作。
孟津一高根据学校实际,于3年前提出了把四步教学法,作为学校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四步教学法的内容是:第一,教师公布学习提纲,学生自学。该环节大约15分钟。第二,学生讨论,教师精讲。教师在观察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决定讲什么。可以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此环节约10分钟。第三,针对教材,组织课堂训练。要求学生按目标进行训练。此环节约15分钟。第四,教师概括、总结、拓宽、延伸。该环节约10分钟。
孟津一高的教师总结认为,四步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知识面更宽一些,见题更多一些,能力更强一些;实际上也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共同提高等问题。
在重视课堂教学变革的同时,孟津一高更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近年来,孟津一高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为了尽快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规定,文科教师每年做题3000道,理科教师每年做题5000道;所有教师每年至少读教育理论书籍两本,所有教师都要写出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
在孟津一高,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大循环,即从高一直接教到高三,有着严格的条件:一是做题数量够;二是课堂效益高,教学受学生欢迎;三是参加业务水平考试的成绩良好以上;四是教学成绩突出。目前,全校教师参与教学大循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
好的结果不一定有好的过程,好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从2005年以来连续4年本科上线人数居洛阳市第一的事实,以及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应该是对孟津一高优质教育的有力诠释。
通过阅读“河南中考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核心发展力”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选择好的学校!
相关推荐:
标签: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