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分析

编辑:donghk

2014-01-08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及时、丰富的中考信息资讯,希望小编整理的201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分析,能够为大家解除疑惑。

201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分析

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北京市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的要求:

(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文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1、2识记能力3、理解概括能力

《北京市中考说明》文言文篇目

偏重写人:

1.《曹刿论战》

2.《扁鹊见蔡桓公》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陈涉世家》(10年)

偏重写事:

5.《桃花源记》(07年)

6.《记承天寺夜游》

7.《送东阳马生序》

偏重写景:

8.《岳阳楼记》(08年)

9.《小石潭记》

10.《醉翁亭记》

11.《三峡》

偏重议论:

1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09年)

13.《鱼我所欲也》

14.《读〈孟尝君传〉》

15.《陋室铭》

16.《 出师表 》(写事议论)

识记—词语、句子翻译

1.准确掌握《中考说明》规定的 16篇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一些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点的句子(倒装、被动、省略、判断句等)

2.重点词语分类总结,借助类型、用法的理解,记忆正确释义。

识记能力

准确翻译词语句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词语翻译

(一)通假字:

孰视之:孰,同“熟”,仔细。

(二)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古:近侍,近臣。

3.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第二天。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批评议论。

(三)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在早晨。服:穿戴。

3.私我也——私: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四)其他重要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谏,接受规劝。

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窥镜:照镜子。

4.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5.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6.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7.谤讥于市朝:谤,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市朝,公共场合。

8.时时:不时,有时候。

9.间进:偶尔进谏。间,间或、偶尔。

10.期年:满一年。

句子翻译

(一)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译文: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

(二)其他重要语句翻译。

1.朝服衣冠: 早晨穿戴好衣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3.又弗如远甚: 又远远地不如。

4.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

5.谤讥于市朝: 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

6.皆朝于齐: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理解概括能力

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

理解、概括的各种方法与现代文阅读相同。

写了什么:内容概括(人事景物情)

为什么写:中心理解(情思理)

怎样写的:写法特色(各种写作方法)

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

写了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从妻、妾、客的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类比推理,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来讽谏齐王,收到很好效果。

1.邹忌比美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2.威王受蔽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威王除蔽及效果→国际效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问:“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

“门庭若市” 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时时而间进”一方面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另一方面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

“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纳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邹忌:精细、善于反思、聪明,善于进谏,有自知之明,重客观实际

齐威王:贤明,从善如流、果断

为什么写

本文中邹忌以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运用类比推理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怎样写的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如对邹忌,着重用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主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

2.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对臣民的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

3.结构层次别致奇异。

文章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呈现出一种别致、奇异的对称美。

①妻、妾、客是三层;

②“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

③“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

④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

⑤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朝”“旦日”“明日”是三层。

⑥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然后到“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

⑦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拓展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扁鹊见蔡桓公》比较阅读

上述两篇中邹忌与扁鹊晋见的方式有何不同?结果有何差别?可以看出齐王与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

《曹刿论战》与《扁鹊见蔡桓公》比较阅读

上述两篇中曹刿与扁鹊晋见的方式有何不同?结果有何差别?可以看出鲁庄公与蔡桓公分别是怎样的人?

以上就是201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考点分析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