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编辑:sx_baiw

2014-01-21

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编辑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始建于1906年,前身为清朝的石室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学校曾多次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东海中学”、“中央大学区立东海中学”、“江苏省立东海中学”、“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新海连市海州中学”、“连云港市第二中学”、“连云港市海州中学”。

学校1980年被省确认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0年被确认为首批省合格重点中学,2000年通过省级复查验收,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0年6月合并原连云港市蔷薇中学,同年9月开始初高中分离,成立海州中学分校,后更名为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2001年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连云港市海州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2003年底顺利转评为省四星级学校。2005年9月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评为市首批名校。

中文名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简 称

海州中学、海州高中

校 训

盛德厚学

创办时间

1906年

类 别

国家级示范高中

现任校长

周艳

所属地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

目录

1百年名校

2幽幽历史

▪ 学校前身——石室书院时期

▪ 海州中学堂时期(1906-1911)

▪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时期

▪ 日寇统治时期

▪ 从军管会接管到海中、海师"分家"

▪ 市中时期(1953夏--1958年夏)

▪ 新海连市海州中学时期(1958秋夏-1961.8)

▪ 连云港市海州中学时期

▪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时期

▪ 新百年 新征程

3校歌

4校园文化

5现任校长

▪ 校长:周艳

▪ 副校长:李兴远

▪ 副校长:周志

▪ 副校长:吴洪亮

6学校奖学金

7课改实验班

1百年名校编辑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校园里,花圃草坪,绮亭回廊,景物宜人。校园占地面积48720平方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后新建改建了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实验楼、艺体馆、学生宿舍楼、殷氏纪念图书馆、餐厅宿舍综合楼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海洋生物标本室、地质矿产标本室、外文阅览室、现代化物理探究性仪器室等。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齐全,管理科学规范,营建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国著名的版画家、35届校友彦函教授提名的“盛德亭”矗立校园中,为百年名校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它们中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市“521”工程培养对象8人,特级教师2人,市首批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共10人,市学科专家组成员4人,省奥赛高级教练员6人,省市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40人。另有140人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其中77人已取得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在各类刊物杂志发表的教学论文和各种评比获奖论文达数百篇。

长期以来,江苏海州高级中学以“盛德厚学”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协作,讲求科学,乐于奉献,求其务实”的优良校风,“热忱、踏实、严谨、创新”的校风和“勤奋、善思、认真、进取”的学风,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时,学校形成了殷氏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爱生助困基金三位一体的奖励体系,提升了学校“三风”建设的内涵。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佳绩频频,高考成绩逐年攀升,至2003年已先后有8人摘取了全市高考状元桂冠,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学校重内涵发展,几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九五”科研先进学校,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依法治校先进基层单位,省德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省中学一级图书馆,省标准化实验室,市教学优秀质量奖、教学特色奖,市绿色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

2幽幽历史编辑

学校前身——石室书院时期

青青校园

青青校园(5张)

1802年(清代嘉庆七年壬戌)知州唐仲冕倡建石室书院并鸠工兴建。建院用地为州人杨鼎盛所捐祖业——明守御千户所官署旧址(今日海州高级中学

校园东半部),为纪念宋代文学家石曼卿读书石棚山逸事而命名。

1803年(清嘉庆八年癸亥)石室书院首批工程完工,计建讲堂、斋房、考棚、书堂、厢房等52间。招海州及所辖沭阳、赣榆两县诸生肄业。

1805年(嘉庆十年乙丑)州属师生请求拓石室书院为试院。

1806年(嘉庆十一年丙寅)

2月(农历正月)书院扩建工程动工。

5月(农历四月)初,拓建工程完工,计拓建号房850间。内阁学士,提督学政莫晋按临海州,奏准以石室书院为海属岁科考场,并于石室书院主持了当年的岁科考试。

1807年(嘉庆十二年)

石室书院生员许乔林被选赴省参加乡试,中江南亚元。

1838年(道光十八年戊戌)

石室书院第二次扩建,(由知州王用宾倡修)。此次计增建号舍430间。又于院东新建石桥一座(在二营巷北口),与院西旧有石桥相对。从此,石室书院成为海内闻名的试院。石室书院既为书院,也作试院,因而也习称考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3月(农历二月)钦命江苏提督学政唐景崇按临海州直隶州,在石室书院主持了海属地区最末一次科举考试。[1]

海州中学堂时期(1906-1911)

1906年(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春,知州张景祜将石室书院(考棚)改设为海州官立中学堂。沈云霈,卢佃虎先后任监督。学制五年。

4月4日(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一日)清廷依学部奏章,宣示“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为全国教育宗旨。

清廷允诺,在学生毕业时,要依据成绩,参照平时品行,赐予各种出身。

7月,海州中学堂首任舍监黄道传任海州直隶州教育会长。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农历癸丑)年内,张勋的部下白宝山带兵移驻海州中学堂校舍。

1914年(民国三年农历甲寅)

5月 东海、赣榆、灌云等12县划属 徐海道。

7月 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在灌云县城板浦陶公祠开办。

江苏教育司决定将原海州官立中学堂改组建为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待省议会预算通过后接收。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农历丁巳)

7月,白宝山脱离张勋,投靠直系军阀——江苏督军李纯,任江苏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兼海州镇守使,仍占用海州中学堂校舍。

夏季 鉴于海州中学堂的校舍(石室书院西半部的堂舍)被白宝山驻军衙门长期占用不归,筹办员武同举和县知事经勘察后决定,改组后省立十一中的校舍改用石室书院东半部的考棚。在考棚旧房修葺和新教室建成前,暂租用博望门外丁姓民宅作临时校舍,并开始招生,筹备开校。

秋,省立十一中于丁家大院正式开校。丁荫东任校长。首批招生48人,学制四年。

1919年(民国八年农历已未)

5月中旬,省立十一中联合崇真中学、东海县第一高等小学、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数千名师生在崇真中学集合,游行,发表演讲,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的“五四”爱国行动。

下旬,省立十一中派代表到板浦参加第八师范学生组织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焚烧日货。

1920年(民国九年,农历庚申)

年内,丁荫东病故,杨友熙接任校长。

在考棚旧房北边新建平房教室一排。

1921年(民国十年农历辛酉)

杨友熙聘袁祖成为首任学监(教务主任)

4月,非常国会推选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奋斗目标中规定“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

8月 学校前排教室当中和走廊雷击起火,烧毁房屋三四间,校长杨友熙赔偿修复。

1928年(民国十七年农历戊辰)

1月公布大学区组织修正条例。

2月 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中学兼办师范、学校易名为“江苏大学区立东海中学”。校址校址仍在考棚。董淮任校长。东海中学于灌云板浦八师原址开设一个“乡下师范科”及其附属小学,在海州东门里大仓巷开设一所实验小学。

从本年起,学校高中部开设军事训练课,初中部开设童子军课。

秋季,“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东海中学”易名为“中央大学区立东海中学”。

9-10月份东海中学许多学生党员分赴四县农村,帮助发展当组织。

宋沛然在东海中学乡村师范科发展中共党员、成立中共板浦支部。

冯若愚经王继真引导介绍在东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底,中共东海中学支部利用学生毕业分配的机会,派许多灌云籍学生党员返乡,加强县各级党组织的力量。

年内,东海中学新建大礼堂一座。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年初东海中学校长董淮和一批进步教师被辞退。谷延隽及其所带来的一批教师进校,开始“整勘”校纪,取消学生自治会组织,严禁学生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6月 教育部限时停止大学区制,恢复教育厅制。

8月 大学区制停止试行,省教育厅奉命恢复。“中央大学区立东海中学”随之改名为“江苏省立东海中学”,附属的实验小学也相应改名为“江苏省立东海中学实验小学”。[1]谷延隽去职,朱凌斗接任海中校长。[1]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时期

1930年(民国十九年农历庚年)

7月 江苏省立东海中学改为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校址仍在考棚。改为师范后,初中部继续保留,高中普通科停止招生,在校高中普通科培养到毕业(1934年)为止。

原省立东海中学实验小学也相应改名为江苏省立东海师范附属小学校(校址在大全巷即今海州实验中学校园内),设在板浦的乡村师范科改名灌云乡村师范学校,与其附属的实验小学一起同本部脱离关系。

9月19日(农历壬申八月十九日)孙洁黄在省厅参加省立中等学校新委任校长宣誓。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农历甲戌)

3月,江苏省政府在海州设东海专员公署。署所设在海州中学堂原址,辖海属四县。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乙亥)

年内,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辖地,成立连云市。

1935年内,校园东扩到今日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前院一带,使校园总面积达到四十一亩。在东边新扩的地面上从南到北新建了厨房,餐厅和两座宿舍楼;在校园西部大礼堂对面建图书馆楼一座;在校园南边建了磨电机房;学校开始使用电灯;在操场北边建了浴室;在操场东部建"知止亭"一座。"知止亭"也称"玖兴亭",为纪念王玖兴在毕业会考中连中三元而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农历丁丑)

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七)税警总团团长黄杰对海州党、政、军、学生训话,强调要"团结抗日,全民抗战,为确保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生存,不惜牺牲一切。"

日军再次轰炸海州。

11月底,学校被迫停办,师生临时解散,图书、仪器,校具委派事务员保管,印信、契约、文卷移置省立盐城中学,后来移到盐城乡间。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农历戊寅)

1月,日机轰炸新浦。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3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日) 日军占领板浦、海州、新浦同日沦陷。[1]不久,日伪成立东海维持会。[1]

日寇统治时期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7月,日伪特别海州市公署在连云港创立,行政上隶属淮海道。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苏北第二师范学校筹备委员会,准备把在考棚的原江苏省东海师范学校改为苏北第二师范学校。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农历庚辰)

9月,苏北第二师范开校。因原海师在考棚的校舍已成废墟,苏北二师的校舍改用大仓巷原海师附小的校舍。附属小学暂时停办。

伪满皇亲,汉奸邵令魁出任苏北二师首任校长。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农历壬午)

7月,赵庆堡接替贾琴谊,任苏北二师第三任校长。日本文化特务功藤武亮任"辅佐官"。

秋,苏北第二师范改名为苏淮特别区东海师范学校。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农历癸未)

夏季,汪伪政权将苏淮特别 区改为淮海省,学校也随之改名为淮海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8月,徐允中接替赵庆堡任海师校长。

12月8日(农历癸未十一月十二日),"大东亚圣战纪念日",学校师生奉命到新浦戏院参加"纪念"活动,与县立中学(新海中学前身)争座位,师一学生骆崇湘与伪县教育科长范绥之发生冲突、对打,陈乃彤带学生到伪县政府请愿,导致伪县政府武力干预。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农历乙酉)

5月,为迎接抗战胜利,接收新浦、海州,中共滨海区党委成立海赣工作委员会。

6月,校长刘新生去职。

7月,穆继淳接任校长职务。

8月 海赣工委撤消,为迎接抗战胜利,做好城市接收工作,在滨海根据地墩尚建立了中共海州市委和海州市政府。

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一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群众自发组织庆祝会。学校暂时停办。

日伪投降后国民党接管时期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农历乙酉)

12月1日,国民党政府委派牛云峰为校长,筹备恢复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农历丙戌)

2月,牛云峰到职,接管日伪"淮海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挂上"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校牌,招收师范和初中各两个班,并对原在校未毕业生学生缩编班级,开班上课。

与此同时,在东海县国民党县党部旧址(在海州儒学东侧),摘下日伪"淮海省立东海师范附属小学校"的牌子,换上"江苏省立东海师范附属小学校"校牌,牛云峰自兼校长,开班上课。

10月,国民政府省教育厅签发训令,要求海师校长牛云峰将本部校地(考棚)及前渔村师范校基有无被人侵占情事查明具报。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农历丁亥)

1月10日(农历丙戌十二月十九日),牛云峰将学校本部(考棚)校地及前渔村师范校基保管情事具文上报省厅。

1948年11月6日(民国卅七年农历十月初六),淮海战役即将打响,李延年率部弃城西撤,国民党党政警特机关一起跟随转移。海师当权者通知校生,学校要南迁镇江,许多师生仓促之间随国民党军队西撤南下。流落各地,学校历史由此结束了一个时代。[1]

从军管会接管到海中、海师"分家"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11月7日(农历戊子十月初七)海州、新浦宣告解放。

11月8日(农历戊子十月初八)本地区改新海连特区,实行军事管制。海师的校具、物资、器材遭到哄抢、摸拿被劫掠一空。郇华民接受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和鲁中南军区关于接受东海师范的派遣。

11月10日(农历戊子十月初十)郇华民奉新海连特区军管之命令负责海师复校工作。

由张国华带领随国民党军队西撤的军队350名师生抵徐州万慈小学;只有102人走南路辗转流落到镇江。

11月12日(历戊子十月十二日)军管会发出复学号召。

11月14日,郇华民到海州区政府联系接管海师。

11月15日,新的海州区政府成立,改名为"锦屏区公所"。

11月16日,郇华民校长带领葛维玲、骆名淦等学生到海师校园。学校桌椅板凳已荡然无存,门窗已成了大大小小的的黑洞洞。服课的首要任务是找人(教师、学生)、找物(课桌、课凳等教具等)、找房子(可以上课的地方。11月30日,徐州解放,滞留徐州的师生陆续返回,留在本地的教师也被"动员"回校。学校开始整理学籍,调整班级。进行转变思想的教育。

1949年元旦(历戊子十二月初三)

2月(农历己丑正月)学校对班级进行适当调整合并,学校初中部和师范部同时开办上课,并正式挂出"山东省东海师范学校"的校牌。

随后,学校又收容东海县中海州分校与私立乐德女校部分无所依归的学生在海州中学堂原址(今师专二附小校内)开办了海师二部。海师的前师班和初中一二年级的部分学生也迁至二部上课。初中三年级和后师班在本部上课。

2至3月,设在孔庙儒学东侧明伦堂里原海师附小的两班学生连同老师并入了锦屏小学(中大街小学前身)。

1951年 3月18日,私立国英中学学生要求政府派员到校掌握领导。不久,市政府派海师孙汝川等人进驻国英中学调查摸底。

7月上旬,市政府决定海师、新中、国英三校联合招生。12月17日,据临沂专署令市政府命海师校长接收国英中学,将其改为东海师范三部,并将海师原有的初一两班学生迁入三部 ,对教员重新进行调配。

1953年

1月2日,江苏省政府决定成立徐州专署,原由山东省代管的新海连市及赣榆、东海重新划回江苏,由徐州专署管辖。我校随地方领属关系变更也改名江苏省东海师范学校(包括本部、二部、三部)。

7月2日,市政府决定,东海师范初中部与师范部"分家",初中部的所有班级通通划出,单独立校,成立新海连市初级中学,由市政府领导。[1]

市中时期(1953夏--1958年夏)

8月下旬,新海连市初级中学(简称"市中")在海州北门外原海师三部(国英中学址)正式建立。严剑寒为临时负责人,李涤三任教导主任,丁旭霆任总务主任。

在原海师三部(海州中学堂址)重建海师附小。

3月26日,徐州专署任命杨竹铭为新海连市初级中学校长。市中开始建立中共党支部,杨竹铭任支部书记。王琦任团支部书记。

1956年

3月10日,市人委和海州区委决定,市中要在省立十一中,省立东海中学,省立东海师范原址(老棚)重建,市中观址(即原海师三部--国英中学址)要让给新海发电厂扩建和嶙矿修铁路。同时规划天后宫和中大街小学二部为市中教职工宿舍。

6月,为解决市中建校所需砖石,市政府和区政府指派专人组成拆城指导委员会,市中师生参加搬运砖石的劳动。拆天后宫,解决建房所需部分木料。

1957年 3月,学校向省教育厅报告,要求开设高中班。7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报收高中一年级新生两个班92人。[1]9月,高速师生毕业等待分配。学校增设高中部。[1]

新海连市海州中学时期(1958秋夏-1961.8)

1958年

夏,学校改名新海连市海州中学。陈鸿钰调任海中副校长。

1959年6月6日,东海师范更名海州师范。

1961年8月,刘太武任海中校长。[1]

连云港市海州中学时期

196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准: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不久,学校随地方易名为连云港市海州中学。

10月,学校开始对58――60年底受批判,受处分的 干部进行甄别,平反。

1978年4月14日,市局确定海州中学为市重点中学。4月26日与被确定为市重点学校的新海中学、海师附小、解放路小学同时公布。9月20日,学校改名为连云港市第二中学。

1986年年内,因新海电厂扩建截路,在海中与海师附小两校园之间开筑新海南路。海中开西校门。

1989年

海中被确定为连云港市教育整体改革试点单位。

1990年6月,学校与盐城一中、徐州三中、扬师附中、清江中学结成联谊校。首次联谊活动在盐城一中举行。

1991年

1月23日,省教委发苏普教中(1991)5号文--《关于确认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的通知》,确认海州中学为省合格重点高中(首批27所之一)。

2000年

1月,省教委下文确认海中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6月,根据4月22日"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精神和市教委决定,学校合并连云港市蔷薇中学。[1]8月27日,市教委发文决定在原蔷薇中学校址建海州中学分校,王慎庆任分校校长,隶属海州中学领导和管理。[1]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时期

2001年

2月,学校制定《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五年规划》。(2001年10月18日市教育局发教基(2001)51号文,同意实施。)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4月8日,举行新校牌揭牌仪式,冯义副市长致辞。

10月,经市政府批准,分校更名"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经市教工委批准,海州实验中学成立党总支,张岗任书记(兼)11月9日,殷氏纪念图书馆奠基。

11月,李宏伟同志被任命为海州高级中学校长。

11月,海州中学分校正式更名为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并于11月26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2002年4月,学校初中部------海州实验中学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

5月,殷氏纪念图书馆封顶,进入装修阶段。7月26日,殷氏纪念图书馆竣工。

2003年1月,四十届校友殷宗文先生决定在海高中设立奖学金。3月,殷宗文先生捐100万元巨资在海州高级中学设立"殷氏奖学金",设立殷氏奖学金董事会.杨善德(市教育局局长)任名誉董事长,殷宗文先生之长子殷志卓任董事长,校长李宏伟任副董事长,武可韶、王玮任财务监督。(暂定实行20年)

3日,殷氏奖学金一百完员人民币全部汇入银行专户。

12月,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6年2月15日,校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在《海中苑》刊载公布,新学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定为: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精细管理,加快发展,提高质量"20字方针,转变质量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校庆筹备工作;以争创省"五星级高中"为标杆,积蓄力量,创造条件,打造品牌,努力构建学习型、现代化、人文化、和谐发展的书香校园。[1]

新百年 新征程

2006年10月19日,百年庆典在我校隆重举行。[1]

3校歌编辑

作词:董淮(1928年校长)作曲:顾静芳(1928年音乐教师)

海中!海中!济济一堂,

道合志同。

锻炼体魄,砥砺学行。

立下做大事的志向,

抱着爱人类的心胸。

革命化,铲除封建思想;

纪律化,培养合理人生。

一个个坚毅勇猛,

亲爱精诚!

大家努力!

大家努力!

爱护我们的海中!

发扬我们的海中!

4校园文化编辑

为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学校成立了紫藤文学社.大批莘莘学子在此提高文学的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

“紫藤”文学社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是本文学社开展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 本社团的名称: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紫藤”文学社。

第三条 本文学社隶属校长室、校团委,由语文组负责,组织、开展活动,是联合各班文学爱好者,主要从事中学生文学活动与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第四条 本社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展现海中底蕴,体现课改理念。

第五条 本社的全体会员在政治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指导文学创作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工作中必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文学社团工作的新局面。

第六条 热爱文学,团结协作,加强与省、市文学社研究中心以及兄弟学校文学社团的联系、交流,创设条件积极与报刊、编辑、记者、诗人、作家联系,开设“百家讲坛”,虚心接受有关专家指导。

第二章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社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 本社团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优先在《紫藤文苑》、学校网站发表文章

(三)参加本社研讨、经验交流、评比奖励等活动

(四)获得本社团服务的优先权

(五)对本社团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对本社辅导教师、干部提出批评意见

(六)听语文教师、作家为社员举办文学讲座

(七)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第八条 社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社团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本社团的决议,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社团利益,维护本社团的合法权益

(三)宣传文学社,维护文学社形象

(四)向本社团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章 社员的入社和退社

第九条 社员要求:

(一) 承认本社团章程,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三) 爱好文学事业,具有一定的文学写作和鉴赏能力

(四) 思想健康,积极向上

(五) 工作认真、主动,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

第十条 会员入社的程序

(一) 提出入社申请或社员推荐,填写表格

(二) 通过考核委员会的面试和

审核

(三) 由考核委员会发给社员证

第十一条 会员退社的程序

(一)社员提交退社申请

(二)经审批同意其退社

第四章 社员的奖惩

第十二条 社员的奖励 设置年度优秀干部、优秀社员和优秀作品等奖项,经文学

社考核组表决评出,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奖励

第十三条 社员的惩罚 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处罚:

(一)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

(二)每次出刊不交作品的

(三)不支持本社工作,违反本社章程,做出有损社团荣誉之事的

(四)开会无故3次不到者

评估和奖惩结果,报学校审查、核准并备案。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社员全体会议

(一)全体社员参加,每学期至少两次,由社长提交工作报告,接受社员的提议

(二)社员全体大会须有2/3以上的社员(或社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社员同意

(二)社员全体会议职责。

1、制定和修改章程

2、监督文学社各项日常工作

3、制定内部管理制度,表决内部重大决议

4、选举社长、副社长和各部门部长

5、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本社的主要负责机构分为:社长处、编辑处、宣传处。这些机构对全体社员负责并受其监督

(一)社长职责

l、主持文学社的日常工作,对社团进行全面规划、决策、统筹、组织、调节

2、定期召开社员全体会议,向全体会员汇报工作进展。

3、监督、指导下设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

4、主持对副社长及全体社员的考核和评定

(二)副社长职责

1、全面协助社长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协助社长处理突发事件

2、对各部门实行分管、监督

3、具有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人事变更建议权

4、定期向社长汇报工作

(三)编辑部

组成:设主编、副主编各一名,编委若干

职能: 1、负责主持创作、约稿、投稿、评稿和登记整理稿件等

2、对稿子进行修改、润色

3、推荐优秀习作到《紫藤文苑》发表

(四)宣传部

组成:设部长、副部长各一名,成员若干

职能: 1、配合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活动进行适当宣传

2、进行文学社内部活动的宣传工作

3、策划文学社有关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培训等活动

4、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文学社团的交流、合作,提升文学社在校内外的知名度

第四章 社团活动

第十六条 每月出一期期刊《紫藤文苑》,每学期邀请校内外老师、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两至三次

第十七条 召开文学研讨会、读书交流会,举办征文活动,参观、访问或外出采风等

第十八条 每学期定期评选一次优秀活动小组、优秀社员,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 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其它文学活动,旨在提高社员的文化素养

第二十条 在条件允许时,组织举行“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一条 经费来源:学校拨出专款;刊物宣传广告费;社员所交纳社费;其他形式

第二十二条 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活动、课题研究、外出活动等项正常开支

第二十三条 经费管理使用接受学校财务组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的修改需经大会出席总人数的2/3通过方为有效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紫藤”文学社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5现任校长编辑

校长:周艳

周艳,女,汉族,现任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68年5月出生,199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6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学士。1991年8月任教于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历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副校长,2009年8月任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她始终以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热情诚恳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教学技艺,优良的教育质量,去赢得师生员工的肯定。先后获得市高中语文教学技能大赛、市课堂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2003、200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市级名师。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省级课题,实验过程中撰写二十多篇论文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7年10月赴英国进行21天的教育考察,回来后坚持将自己21天教育考察中的最深感受撰写出来,写成了22万余字的《英国教育考察手记》并在2008年教师节前正式出版,受到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先后获得了省三八红旗手等众多荣誉称号,还作为惟一的基层女教师代表光荣当选省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并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展示了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情怀。

副校长:李兴远

李兴远,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7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11月-12月在英国苏曼教育中心参加学科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10月8日-12月26日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全国高中校长研修班学习。

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中学物理优秀课会课高中组优秀观摩课,省中学物理教改创新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省物理奥赛高级教练员。

连云港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 、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连云港市名师、市“521工程”技术学术带头人。市高中 物理学科带头人、 市高中物理首席研究员、市骨干校长。7次获得市教育局嘉奖、1次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市高三教学先进工作者、市高三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有22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编三本教辅用书。“十五”期间,承担了省级课题高中教学“引导自主学习”和市级课题“构建高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并已结题。“十一五”期间,主持省中小学教研室立项课题《“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

副校长:周志

周志,副校长,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师德模范,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市物理学会理事,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市高三物理学科基地首席研究员,市德育研究会兼职教研员。从教近三十年,具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较完美的教学艺术。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两项,参编多本教学参考用书。

副校长:吴洪亮

吴洪亮,男,1963年7月生,江苏淮安人。1981年 9月至1984年7月在淮阴县渔沟中学读书,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在徐州师范大学英语系读书。1988年8月至今在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任教。1991年2月至2002年7月任英语教研组长,2002年8月至2005年7月任年级组长,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任政教处副主任,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任年级管委会主任。[1]

6学校奖学金编辑

为了奖优扶困,我校多方筹措资金,设立以下奖助学金:

1.新生奖学金:对考取我校的优秀学生,入学后学校将按标准给予每人1000—10000元的奖励和资助,我校去年发放新生奖学金达94000元。

2.爱心助困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在我校学习期间思想行为表现好、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家庭生活困难的,或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我校去年发放爱心助困基金达112800元.

3.殷氏奖学金:由我校四七届校友殷宗文先生捐资一百万元设立的,奖励每学年成绩优秀学生。去年我校共发放殷氏奖学金58700元。

另外,我校还和许多单位签订友好共建协议,每年资助学校近100名学生。学校不会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7课改实验班编辑

我校在高一新生录取后,按中考文化成绩前200名编排四个课改实验班。我校课改实验班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实验班本科录取率为100%,本一录取率为92%,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全国、省学科奥赛中获一、二等奖。为激励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班采用动态的管理模式,一学期(或一学年)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

上文就是精品学习网给您带来的关于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