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jixia
2015-12-12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江西中考语文知识点。
比拟之妙,在于灵动鲜活,情态毕现,意蕴无穷,让人读之印象深刻,产生共鸣。巧用比拟,会让我们的文章生动形象,情趣盎然。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拟物又分为两种:一是将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某种特征;二是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某种特征。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例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宗璞《紫藤萝瀑布》)
例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例3.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刘坚《草地晚餐》)
例1是把物当人来写,“推着挤着”、“活泼热闹”,是人的动作和情态,这里用来描写花朵儿,突出了它们也像人一样,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例2是把人当物来写,人本身是不会飞的,作者把宏儿当作会“飞”的鸟来描写,极言其轻快。例3中的“火苗”当作生物来描写,所以能“舔”“锅底”,这是把甲物比拟作乙物来写。因此,例1是拟人,例2、例3是拟物。
拟人的运用一般有如下形式:一是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事物,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何其芳的《秋天》等文就是范例;二是让人跟所描述的事物对话,如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就让物与人交流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引人入胜;三是让事物完全人格化,如童话作品。在行文过程中,有的着眼于局部,让事物充满灵性,读之情趣盎然,有的通篇拟人,物我交融,妙趣横生。
拟物的运用一般有如下形式:一是把人当作物来描写,赋予人以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如例2;人拟为植物,如:“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孙犁《荷花淀》)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如:“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此句中,“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
拟人在作文中运用最多,如何运用拟人呢?关键在于巧抓事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让其既具有物的特质,又拥有人的属性,追求“形似”与“神似”和谐统一。如《行道树》一文中,就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既写出了行道树生存于空气污浊的城市之艰辛,又写出其无私奉献的愉悦之情,使得物性与人性和谐统一,读之情味十足,意蕴无穷。
在运用拟人手法时,我们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支配它们的自然规律。如果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就会成为“硬伤”。其次要善于观察,丰富联想。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对事物的特性做到胸有成竹,写作时才会游刃有余。我们只有妙用联想,才能将事物之特性准确地人格化,巧妙地完成由物到人的飞跃。
另外,在运用比拟还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本体事物和所拟事物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具有可拟性,符合事物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二是要注意言语环境,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我相融,交相辉映。
为大家推荐的2016江西中考语文知识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相关推荐
标签:江西中考语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