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家长

父母陪读用心良苦但需理性

编辑:sx_zhuy

2013-04-15

【摘要】:合肥某中学学生小吴的经历仿佛是新版的“孟母三迁”。小吴告诉记者,读小学时,其父母就计划在重点初中和高中的附近买房。

可怜当代“孟母”心

早晨,6点半准备早餐,7点叫醒儿子,7点半梳洗好准备上班。中午,12点半准备午饭,1点半叫醒午休的儿子,自己再赶公交上班。晚上,6点10分开始给孩子做晚饭,10点准备夜宵,10点半休息。这就是省城一位陪读妈妈——叶梅女士每天的生活。

供职于省城某事业单位的叶梅,自儿子去年升入高中以来,这样的作息时间已成规律。由于家在包河区,而儿子上学的六中离家太远,于是她平时带着儿子在学校旁的出租屋居住,周末回家。这样一来,孩子上学倒是方便了,可叶女士每天得在出租屋与单位间奔波四趟,路上得花三四个小时。此外,租房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每月的房租加水电煤气费等开销,超过2000元。 “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经济压力又大,身心疲惫。 ”叶女士说。

与叶女士过着相同生活的还有在省城某高校工作的张洁女士。张女士家虽然在滨湖新区和省直家园各有一套住宅,但由于女儿今年刚刚升入四十二中,为了方便女儿上学,她只好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90平方米的旧房子,月租2000元。“房屋很旧,而且临街很吵,但由于陪读的家长很多,房子很抢手,再晚一点可能就租不上了。 ”张洁说。

合肥某中学学生小吴的经历仿佛是新版的“孟母三迁”。小吴告诉记者,读小学时,其父母就计划在重点初中和高中的附近买房。小学毕业,她搬了第一次家;顺利升入高中后,父母又不辞辛苦地把家搬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套房里。“每次搬家都是为了我上学近,可他们从来不考虑过自己工作是否方便。 ”

辛苦也好,无奈也罢,如今,陪读的家长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母亲加入到当代“孟母”行列。

优质资源稀缺是根源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大多已经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可为什么还有许多家长选择这种“看守教育”方式?采访中,不少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苦衷。

叶梅说,儿子所在学校的旁边有不少小饭馆,日常生活孩子自己其实也能解决,当初也考虑过让他中午在学校附近小饭店吃饭,晚上再回家。但这样儿子每天早上6点钟就得起床赶公交,晚上很晚才能到家。 “再过一年他就要高考了,高考学业负担已经很重了,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尽可能地给他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减轻他的负担。 ”

叶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多陪读家长的心声。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如今虽说人人能上大学,可上名牌大学不仅不容易甚至竞争更加激烈了,就业压力又大,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就意味着失去一块强有力的就业敲门砖。“陪读就是为了让孩子衣食无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

与叶女士相比,省城胡女士的陪读多了几分无奈。她告诉记者,孩子比较贪玩,尤其是喜欢玩电脑游戏。初中时家离学校近,为防止他进网吧,她每天亲自接送。2011年上重点高中后学校离家远了,开学没几天,孩子放学后就泡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无奈之下,开学仅一个月,胡女士全家搬到学校旁边住。现在孩子如果没有按时回家,胡女士立刻赶到学校找。与胡女士一样因为孩子自控能力差而选择陪读的家长不在少数,她们希望通过自己近距离的管教,避免子女因为受到外界干扰而误入歧途。

“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是陪读热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 ”受访的陪读家长一致认为,大家放着舒适的家不住租房住,都是为了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有名校附近的小区才有可能成为“陪读小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父母选择陪读须理性

家长陪读,学生不用为生活琐事操心,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但同时也让部分学生承受了无形的压力。

“陪读生活,让我感到欠母亲太多。 ”在省城某重点高中复读的汪筝同学说,2012年高考失利后,父母暑假就设法将她从肥东带到合肥,母亲辞了工作专职陪读。前几天一次考试没考好,这几天又有点失眠,但这些都不敢向母亲说,怕引起她的担心。

小汪告诉记者,上初中时,她每天与同学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上学路上神侃是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光。上高中后,学习压力太大了,根本没有闲聊的机会。 “很担心来年高考还是没考好,那我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带着这样的心理负担,小汪继续着她的复读生活。

合肥工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中心李艳老师认为,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本质是改变受教育的环境,从教育规律来说,现代租房陪读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好处。 “就近上学是保证中小学生足够睡眠的最好方式,而在城市交通拥堵的今天,住得太远,不仅会牺牲掉睡眠时间,还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每天上学路上的颠簸、堵车的焦急,容易让孩子性格变得焦躁不安。 ”

李老师也指出,陪读因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很多家长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更高的期望值。一旦孩子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失落感。 “家长期望值过高,极易诱发孩子怕失败、输不起的心态,进而影响今后的教育。 ”

合肥四十六中教务处高歆老师认为,是否陪读要因人而异,有些体弱多病的学生确需家长照顾,而有些学生则完全出于依赖心理。家长在打算陪读前最好能与老师和孩子充分沟通,在摸清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后再决定是否陪读。

“学习只是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有教育专家提醒,从孩子角度来说,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立;对家长来说,不仅要培养优秀的孩子,也要有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家长如果把学校教育变成孩子的唯一任务、家庭的唯一重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陪读热’,该降降温了。降温的关键,是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均衡教育资源。 ”采访中,不止一位教育专家呼吁。

更多内容请进入:中考 > 中考家长

标签:中考家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