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试题

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

编辑:sx_baiw

2013-12-20

这篇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下面四项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北京人体征的变化表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C、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D、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种类很多,以下是其中代表:(依次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针、铁器

2、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2070年

C、公元前1600年  D、公元1600年

4、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楚庄王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以下对这个成语故事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楚国自己想铸九鼎,但不知道大小轻重,所以询问周王室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图

C、楚国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D、周天子地位低下,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5、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    )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9、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6、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7、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8、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各年

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2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2、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2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25、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二、材料题()

2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事件?2分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8分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2分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3分

三、读图题、读图并回答问题(20分)

(1)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6分)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6分)

28、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分)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分)

四、问答题

29、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C 6、B  7、B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A  15、C 16、B  17、C  18、C  19、A  20、D 21、A  22、B  23、A  24、B  25、C

二、材料题

26、(1)秦始皇焚书

(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孙膑

(3)法家思想;秦国实行"法治",建立了秦朝,并巩固了统治;秦的暴政又引发了农民战争,秦朝又被推翻。

(4)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独尊儒术”,对其他学派是严厉的打击。

27、(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8、(1)张骞出使西域

(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三、问答题

29、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

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

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

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

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伴你成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