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wl
2012-11-19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收集并发布了历史中考复习指导:12年历史中考专题:近代化的起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年历史中考专题:近代化的起步
【总体结构综述】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由经济变革(洋务运动)到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
【基础知识识记】
洋务运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清政府内外交困。②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③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④创办的主要工业: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⑤性质: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⑥评价: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百日维新 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的宣传,维新变法运动逐步展开。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但是,由于维新派没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发动政变,此次变法历时103天,最后失败。
新文化运动 ①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民主主义者。②口号是:民主与科学。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能力情感价值】
(1)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但也正是由于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化发展缓慢而曲折。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我们要辨证的对待,全面的评价。
(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同步进行。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虽然最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我们要学习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认识到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考试题解析】
例 [2005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22、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请完成以下各题:(本题共6分,每问3分)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
解析:此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把握,中国的近代化是在特殊的背景下进行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它只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只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经济领域的变革发展到政治领域的变革,开始追求西方的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又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政治领域的层面推广到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只要明白了中国近代化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做到论从史出。
参考答案:(1)第一阶段,洋务运动。(1分)第二阶段,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1分)(答出一项即可)。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1分)
(2)任意举出第二、第三两个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的一个人物并进行说明即可。如:康有为,(1分)宣传维新思想、推动变法实行。(2分)其他事例如: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帝制。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和科学,所列人物只要属于这两个阶段且史实正确无误均应给分。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标签: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