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3-10-12
【摘要】初三的同学们进入中考前的第一轮复习,精品学习网编辑了“中考历史复习指导:掌握规律理清线索”帮助大家复习初中课程,希望大家加强练习,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采写:本报记者吕海波2008年中考在即,许多考生对历史的复习和把握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认为历史学科知识点多、头绪纷繁复杂,而中考中由于历史学科分值的设置,所考内容又非常有限,因此考生对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比较困惑、茫然。其实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复习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同学们只要掌握规律、明晰主干、理清线索,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日前,记者采访了唐山友谊中学的王秀玲老师,她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为例,并结合河北中考题,向广大考生介绍了复习方法和归纳的技巧。
-重点内容分析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其间,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从未间断,涌现出像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这样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从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捍卫了中国的主权、维护了民族尊严。
-学法指导点拨
(1)采用知识体系构建法。本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就要求我们将学过的知识纳入这一体系和线索中,形成框架,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2)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3)结合教材中的地图、插图,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5)注意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联,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件都与世界上一些大事密切相关。
-中考命题透析
这一主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中考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五次侵华战争、三大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等内容上。中考命题形式多种多样,有选择题、读图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等。其中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所占的比例较大。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今后中考中可能以比较题形式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会让我们认识到强健体魄、远离毒品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可能成为今后中考考查的热点所在。
-综合问题归纳
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1)发动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2)经济侵略: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倾销商品,抢夺原料;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3)割占领土: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俄国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4)镇压革命: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义和团运动;美蒋勾结,发动全面内战。
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认识:(1)从原因上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产物,是他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他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他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领土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瓜分世界的要求。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斗争的必然结果。(3)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在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4)从结果和影响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每次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
探究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和现在招商引资的本质区别:在本质上有区别,在近代,清政府是被迫允许殖民者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主动利用外资在中国办厂,这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中国的进步。
此外还有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30—4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近代中国面临的“两次民族危亡”等相关知识的比较。
-中考试题链接
(2005·江苏课改区试题)谈一谈,《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答:《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是“国中之国”,成了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的公使成为中国的太上皇;而今天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设置的,是由中国驻兵保护的。
点拨:回答该题关键看两者是否都是由中国充分行使主权,这是应抓住的根本点。
总结:中考历史复习指导:掌握规律理清线索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好历史这门课程,祝中考考取优异的成绩!
推荐阅读:备战2014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精汇
相关推荐:
标签: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