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fengzb
2014-01-20
学而不“咽”,“毁”人不倦,又到了一年一度中考的时候,2014年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2014青海海东中考复习内容,大家一定要细细品读参悟哦,祝大家旗开得胜。
历经近4个月的激烈争论,广州“中考新政”终于在清明节前揭晓:高中“指标到校”3年后实行,“老三区”分区招生今年“按兵不动”,异地中考方案亦随后再议,但明年将取消公办高中择校……
正当“小升初”家长们为应对3年后的新政左右为难之时,初中间的生源争夺战已在暗地里拉开。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公办学校正在进行秘密点招,有不少小六学生还没有进行毕业考试就已拿到了“签约邀请函”或“测试通行证”。
于是,有人开始反思:如何才能保证3年后或1年后再执行政策,不会再出现民意反扑?如何防止人们钻时间的空子,造成教育资源更大的不均?今年中考政策回到原点,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试图从各方的反应中,剖析中考政策出台后的机遇和挑战。
■调查■
家长
“小升初”提前到越秀“抢学位”
曾经激烈反对的家长张女士,听到“指标到校”缓3年实施后激动不已:“广州真的是一个很尊重民意的城市!”在张女士看来,中考新政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民意反弹,关键在于“征求意见的时间太仓促”,调研过程并未提早告知公众。
“‘指标到校’缓3年,既可以避免现在读初中的考生受影响,又能引导今年‘小升初’的家长学生理性择校;而如今老三区教育资源仍不均,分区招生确实应该等时机成熟再实行。”张女士的话代表了众多改革反对者的心声。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指标到校”推迟实行,势必留给一些人“钻空子”的时间,让本来教育资源不均的势头加剧。这种担忧确实有迹可循,记者发现,自年初新政“放风”开始,已有“小升初”家长提前筹划。
家住海珠区的家长林先生近日正盘算着,让孩子到越秀区或者荔湾区读初中。“现在广州中考可以选择学籍或户籍所在地升学,假如孩子不去好学位多的区读初中,以后分区招生实施,在海珠区就很难考好学校了。”林先生的想法并非特例,在广州妈妈网论坛,如何到越秀、荔湾买学位房成为了家长们的热议帖。
事实上,当初中生的家长们“长舒一口气”之时,今年“小升初”的家长却陷入迷茫:面对孩子中考时将出现首批“指标生”,他们是该选择较容易争得指标的弱校还是学风较好的名校?假如届时老三区分区招生实施,孩子在哪个区就读对升高中更有利?……
卓越教育高级副总裁周贵支招,“指标到校”的实施实际上是为考生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因为就算派位到了差学校也有可能成为指标生,进好高中”;另一方面,分区招生的屏障并非不能突破,且3年后各区的招生计划和稳录比例也可能有变化,因此,家长们无须过早担心。
学校
有初中暗地进行“掐尖”生源战
正当“小升初”家长们为应对3年后的新政左右为难之时,初中间的生源争夺战已在暗地里拉开。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公办学校正在进行秘密点招,有不少小六学生还没有考毕业试就已经拿到了“签约邀请函”或“测试通行证”。
近日,有家长爆料称,某中学近期内会秘招附近8所省一级小学全级前5名的学生,而考试只考数学和英语,考上了就拿到了“名校入场券”。这样的消息,得到了多位家长和学生的确认。“这些座谈会都开得很秘密,是初中与小学私下相授揽生源,很多家长学生是事后才知道的,孩子班上有个学生现在已经拿到两三张预录通知书了。”家长陈女士愤愤不平。
据了解,公校提前“点招”已成为“小升初掐尖”的惯用招数,近年却一直屡禁不止。一方面是源于风云莫测的中考政策让“小升初”生源战愈发激烈,另一方面是这种签约方式并不妨碍学生参加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还可以参加民校考试,无疑是难得的“保底”机会。
而远观这场生源大战的高中学校,也不由得担心起来。“3年后倘若实施‘指标到校’,一些整体成绩较好的初中,可能会留下尖子正常中考冲名校,而引导中等的学生报指标生,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一位高中校长告诉记者,他听说某些初中正计划暗地里组建类似“指标生班”招揽生源。
“这是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禁止开办重点班的规定。”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教育部门应在政策实施前,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避免在3年过渡期中衍生新的不公平。
■建言■
明年择校取消 异地中考宜“分步走”
在本次新政发布中,“广州将在明年取消公办高中择校”一条同样备受关注。以往,除了特殊政策照顾学生外,外来随迁子女在穗读公办高中,只能通过报考“公办择校”的方式。按照教育部去年关于“3年内取消择校”的要求,今年广东的高中择校生比例以被压缩到15%。
然而,明年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停收择校生,是否断了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的后路?“明年停招择校生后,就没有‘公费’或者‘择校’的概念了,但是外来随迁子女还是可以入读公办学校的,那就是异地中考政策将为他们打开这扇大门,只要是符合相关条件的外来随迁子女,将通过异地中考这一渠道,进入公办初中、中职和民办初中。”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说。
但是,面对广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53万人的巨大数字,市内的学校又是否能完全“消化”符合“异地中考”政策的学生人数?据广州市招考办提供的数据,去年广州中考11.8万考生中,非广州户籍的考生23664人,比往年增加1662人;而择校招生计划7275人,比往年减少112人。公办择校(含自筹经费班)共录取6709人,其中非广州户籍考生5526人,占择校录取人数的82%。
由此可见,以往择校学位数与非户籍人口数量仍有一定差距。更为严峻的是,此前有统计显示,广州如果要全面放开异地中高考政策,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仅义务阶段教育,全市就一共要建340所小学和初中。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广州市出台异地中考首先要测算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人口,假如在取消“公办择校”学位后仍不足以容纳,政府应设法增加公办学位;此外,鉴于教育的承载能力有限,广州应向全省学习,放开异地中考实施“分步走”。
■中考报考答疑■
今年中考政策“回到原点”,但不少家长围着新政“绕了一圈”后,对老政策却是雾里看花。下面为各位考生家长简单讲述录取类别中公费、择校的概念和报考事项。
问:如何区分公费和择校?
答:广州公办高中的招生,一般来说都是分为“公费生”和“择校生”两种。公费是要求具有广州市户口的学生才能报读,而择校则可招广州户口和非广州户口的考生。但今年规定,省一级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人数不超过招生人数(不包括择校生人数)的15%。
其中,“公办公费”须同时具有广州户籍和学籍才可报读,但高中三年除了书杂费外,不用交赞助费用。而以“公办择校”录取的考生,即使上了该校的“择校”分数线,也需要交纳择校费或赞助费,费用一般在4万至5万元左右。
问:公费和择校志愿应如何选择?
答:假如考生拥有广州市户口,按照政策规定,第一志愿必须要报公费;考生也可在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择校,以作“保底”,但要交几万元的择校费。但假如考生无广州市户口,则只能报择校。
通常来说,如华师附中、执信等名校,其公费生通常在第一志愿就已经录满;而择校生则可以录到第二、三志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择校的要交多几万元,但历年都有不少学校择校的分数线会比公费线还高,出现“倒挂”的现象,且今年择校名额更少,因此家长考生填报“择校”要慎重。
希望小编的辛勤劳动成果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2014青海海东中考复习内容小编配您一起度过,让我们共同期待美好的结果发生。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海东中考资讯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