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6
29.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 ℃~35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品系 光合速率(μmol•g-1•h-1)
20 ℃ 30 ℃ 35 ℃
HA 20.32 18.32 12.36
HB 13.78 15.56 16.77
HC 8.32 9.36 9.07
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光合速率最高
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
C.与20 ℃比较,30 ℃时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
D.20 ℃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
30.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相等时光照
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
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h)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h)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注:光饱和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适宜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暗反应限制了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 mg/100 cm2叶•h
D.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 mg/100 cm2叶•h
第Ⅱ卷
31.(10分)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在细胞中的 合成,经过 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 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 ,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 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 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 储存起来。
(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 ,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 浓度的稳定。
(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 ,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参照指标。
32.(8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 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 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 ,直接能源物质是 ,后者主要是通过 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 (有、无)淀粉。
33.(8分)将若干长势良好的葡萄幼苗置于密闭的恒温箱中,并控制每天8:00~24:00为光照培养阶段,0:00~8:00为黑暗培养阶段,其他条件适宜。测量一天内恒温箱中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培养阶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在叶肉细胞中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
(2)12:00~24:00时间段,幼苗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据此分析农业上为提高大棚作物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3)8:00~24:00时间段幼苗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24:00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 。
(4)整个黑暗培养阶段幼苗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影响该阶段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4.(14分)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标签:中考生物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