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试题试卷 > 二模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语文试题

编辑:sx_yangyang

2014-04-04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 (《黄鹤楼》)

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 。 (《生查子 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5.此中人语云:“ 。” (《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 的个性,表现了曹操 的个性。(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

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16. 依据第②段,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堪称“建筑版太极拳”的原因是 。(4分)

17.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 所以 B.不但 而且 C.倘若 而且 D.非但 所以

19. 本文围绕中国古代木结构抗震智慧介绍的内容依次有(6分):

(1) ;(2) ;(3)建筑中带有斗拱;(4) 。

20. 第⑥段两个加点词“相当”能否替换为“很深”,为什么?(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自信第一课

毕淑敏

①1972年的一天,我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

②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菌素。

③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菌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菌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④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⑤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⑥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菌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菌素的话,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⑦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⑧我说:“分数并不重要。”

⑨教室的门开了,老先生又要来了。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

⑩他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 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

11我只有站起来。

12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

13全班寂静无声。

14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叔敏所在的那个5000米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菌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

15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16这席话zhìdìyǒushēng。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

17我的三年习医生涯,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从生理上明了了人体,也从精神上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

2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zhìdìyǒushēng( )

22.从全文看,关于治疗方案,老先生认为使用抗菌素无效的理由是: ① ;

教务老师认为老先生讲得很有道理的主要依据是 ② ;毕淑敏使用抗菌素的具体理由是: ③ 。(4分)

23.第⑨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其表达效果是

。(4分)

24.作者在结尾处强调“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从内容看,目的之一是 ;目的之二是 。(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赞扬老先生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磊落的品格。

B.批评唯权威是从,没有独立见解的行为。

C.告诉人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坚持正确的。

D.体现医生忠诚于病情比忠实于导师更重要。

26.选择一个角度,就文中“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行为谈谈看法。(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唱响心里的那首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以上是由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语文试题,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2年广东河源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分值

2014年上海中考化学二模测试卷

标签:二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