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wl
2012-11-09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数学模拟题:图形的变换中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形的变换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 (2001上海市2分)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AE为BC边上的高,将△AB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E,那么△AB'E与四边形AECD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
【答案】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根式化简。
【分析】∵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AE为BC边上的高,∴AE= 。
由折叠易得△AEG和△OC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设OC=OG= x,则AO=2-x,CG= x。
由△ODA∽△OCG得 ,即 ,解得 。
∴ 。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2. (2001上海市2分)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的顶点A、B、C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中画一个△A1B1C1,使△A1B1C1∽△ABC(相似比不为1),且点A1、B1、C1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
【答案】
。
【考点】作图(相似变换)。
【分析】在4×4的方格纸中,使△A1B1C1与格点三角形ABC相似,根据对应边相似比相等,对应角相等,可知要画一个145度的钝角,钝角的两边只能缩小,又要在格点上所以要缩小为1和2,画出这样的两边长后,三角形的三点就确定了。
4.(上海市2003年2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那么tg∠BAD’= ▲ 。
【答案】 。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由旋转的性质求出BD′的长,再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对角线BD= 。
∴BD′=BD= 。∴tan∠BAD′= 。
5.(上海市2004年2分)如图所示,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点H,那么DH的长为 ▲ 。
【答案】 。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连接CH,得:△CFH≌△CDH(HL)。
∴∠DCH= ∠DCF= (90°-30°)=30°。
在Rt△CDH中,CD=3,∴DH= CD tan∠DCH= 。
6.(上海市2005年3分)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30°,AC=3,折叠该纸片,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D和点E(如图),折痕DE的长为 ▲
【答案】1。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ABC中,∠C=90°,∠A=30°,AC=3,
∴ 。
又∵△BDE是△ADE翻折而成,DE为折痕,
∴DE⊥AB, ,
∴在Rt△ADE中, 。
7. (上海市2009年4分)在 中, 为边 上的点,联结 (如图所示).如果将 沿直线 翻折后,点 恰好落在边 的中点处,那么点 到 的距离是 ▲ .
【答案】2。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沿直线 翻折后,点 恰好落在边 的中点处,假设这个点是 ′。作 ,垂足分别为 。
∵在 中, ,
∴ ′=3, , ′= ′ =3, 。
∴ ,即 。
∴ ,即 。
所以点M到AC的距离是2。
8.(上海市2010年4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 = 2,EC = 1(如图所示), 把线段
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
两点的距离为 ▲ .
【答案】1或5。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旋转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顺时针旋转得到F1点,由旋转对称的性质知F1C=EC =1。
逆时针旋转得到F2点,则F2B=DE = 2, F2C =F2B+BC=5。
9.(上海市2011年4分)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如图).把△ABC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m(0
10.(2012上海市4分)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1,点D在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线段DE的长为 ▲ .
【答案】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在Rt△ABC中,∠C=90°,∠A=30°,BC=1,
∴ 。
∵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ADB=∠EDB,DE=AD。
∵AD⊥ED,∴∠CDE=∠ADE=90°,
∴∠EDB=∠ADB= 。
∴∠CDB=∠EDB﹣∠CDE=135°-90°=45°。
∵∠C=90°,∴∠CBD=∠CDB=45°。
∴CD=BC=1。∴DE=AD=AC﹣CD= 。
三、解答题
1. (2001上海市12分)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
(1)如图,P为AD上的一点,满足∠BPC=∠A.
①求证;△ABP∽△DPC
②求AP的长.
(2)如果点P在AD边上移动(点P与点A、D不重合),且满足∠BPE=∠A,PE交直线BC于点E,同时交直线DC于点Q,那么
①当点Q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设AP=x,CQ=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CE=1时,写出AP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解:(1)∵ABCD是梯形,AD∥BC,AB=DC。∴∠A=∠D。
∵∠ABP+∠APB+∠A=180°,∠APB+∠DPC+∠BPC=180°,∠BPC=∠A。
∴∠ABP=∠DPC。∴△ABP∽△DPC。
∴ ,即: ,解得:AP=1或AP=4。
(2)①由(1)可知:△ABP∽△DPQ,
∴ ,即: 。
∴ 。
②当CE=1时,AP=2或 。
【考点】动点型问题,二次函数综合题,等腰梯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高次方程。
【分析】(1)当∠BPC=∠A时,∠A+∠APB+∠ABP=180°,而∠APB+∠BPC+∠DPC=180°,因此∠ABP=∠DPC,此时△APB与△DPC相似,那么可得出关于AP,PD,AB,CD的比例关系式,AB,CD的值题中已有,可以先用AP表示出PD,然后代入上面得出的比例关系式中求出AP的长。
(2)①与(1)的方法类似,只不过把DC换成了DQ,那么只要用DC+CQ就能表示出DQ了.然后按得出的关于AB,AP,PD,DQ的比例关系式,得出x,y的函数关系式。
②和①的方法类似,先通过平行得出△PDQ和△CEQ相似,根据CE的长,用AP表示出PD,然后根据PD,DQ,QC,CE的比例关系用AP表示出DQ,然后按①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
∵AD∥BC,∴△PDQ∽△CEQ。∴ ,即 。
当点E在BC上时,
式中AD=5,EC=1,AP=x,CQ= ,DQ= ,
∴ ,即 , 。
解得,适合条件的解为 ( 和 在 之外)。
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此时 。
式中AD=5,EC=1,AP=x,CQ= ,DQ= ,
∴ ,即 , 。
解得, 或 或 ,舍去在 之外的 和 ,
∴ 。
综上所述,当CE=1时, AP的长为 或 。
2.(上海市2007年14分)已知: ,点 在射线 上, (如图). 为直线 上一动点,以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点 按顺时针排列), 是 的外心.
(1)当点 在射线 上运动时,求证:点 在 的平分线上(4分);
(2)当点 在射线 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时, 与 交于点 ,设 , ,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5分);
(3)若点 在射线 上, ,圆 为 的内切圆.当 的边 或 与圆 相切时,请直接写出点 与点 的距离(5分).
【答案】解:(1)证明:如图,连结 ,
∵ 是等边三角形 的外心,
∴ ,圆心角 。
当 不垂直于 时,作 , ,垂足分别为 。
由 ,且 , ,
∴ 。∴ 。∴ 。
∴ 。∴点 在 的平分线上。
当 时, ,即 ,
∴点 在 的平分线上。
综上所述,当点 在射线 上运动时,点 在 的平分线上。
(2)如图,∵ 平分 ,且 ,
∴ 。
由(1)知, , ,
∴ ,∴ 。
∵ ,∴ 。
∴ 。∴ 。∴ 。
∴ 。定义域为: 。
(3)①如图1,当 与圆 相切时, ;
②如图2,当 与圆 相切时, ;
③如图3,当 与圆 相切时,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点在角平分线上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
【分析】(1)分 不垂直于 和 两种情况分别证明。
(2)由已知,证出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 ,从而得到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由于点 在射线 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
(3)分点 在射线 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点 与点 不重合,点 在射线 的反向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三种情况分别讨论:
①当点 在射线 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时,如图1,在 中, , ,∴点 与点 的距离 。
②当点 与点 重合时,如图2, , ,∴点 与点 的距离 。
③点 在射线 的反向上运动(点 与点 不重合)时,如图3,点 与点 重合,∴点 与点 的距离 。
3.(上海市2009年14分)已知 为线段 上的动点,点 在射线 上,且满足 (如图1所示).
(1)当 ,且点 与点 重合时(如图2所示),求线段 的长(4分);
(2)在图1中,联结 .当 ,且点 在线段 上时,设点 之间的距离为 , ,其中 表示 的面积, 表示 的面积,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5分);
(3)当 ,且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求 的大小(5分).
【答案】解:(1)∵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 。
(2)如图:添加辅助线 ,根据题意,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分别表示成 , , 高分别是 ,
则 ,
化简,得 。
∴ 。
又 ,∴由 得 。
∴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为 。
(3)假设 不垂直 ,则可以作一条直线 ′垂直于 ,与 交于 ′点,则: , ′, , 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又由于 所以,点 ′与点 重合,所以 。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四点共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出线段 的长。
(2)由 求出 和 两高之间的关系 ,即可由 列出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 。
定义域:当 垂直 时,这时 ,∴ 。
当点 运动到与 点重合时, 的取值就是最大值,连接 ,作 ,由已知条件得: , , , 四点共圆,则由圆周角定理可以推知: ,∴ 。
令 ,则由勾股定理得 。
在 中, ,即 。
在 中, ,即 。
消去 ,整理得: , , 得 (舍去) 。
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 。
(3)作出一条直线 ′垂直于 ,与 交于 ′点,证明其与 点重合即可。
4.(2012上海市14分)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AOB中,∠AOB=90°,点C是弧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OD⊥BC,OE⊥AC,垂足分别为D、E.
(1)当BC=1时,求线段OD的长;
(2)在△DOE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BD=x,△DOE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答案】解:(1)∵点O是圆心,OD⊥BC,BC=1,∴BD= BC= 。
又∵OB=2,∴ 。
(2)存在,DE是不变的。
如图,连接AB,则 。
∵D和E是中点,∴DE= 。
(3)∵BD=x,∴ 。
∵∠1=∠2,∠3=∠4,∠AOB=900。
∴∠2+∠3=45°。
过D作DF⊥OE,垂足为点F。∴DF=OF= 。
由△BOD∽△EDF,得 ,即
,解得EF= x。
∴OE= 。
∴ 。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OD⊥BC,根据垂径定理可得出BD= BC= ,在Rt△B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D的长。
(2)连接AB,由△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AB的长,再由D和E是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出DE= 。
(3)由BD=x,可知 ,由于∠1=∠2,∠3=∠4,所以∠2+∠3=45°,过D作DF⊥OE,则DF=OF= ,EF= x,OE= ,即可求得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 ,点C是弧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标签:中考数学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