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数学 > 中考数学模拟题

三角形苏州市2001-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2-11-19

∵△ABC为正三角形,∴∠CDF=∠A=60°。

∴△CDF为正三角形。∴DF=CD。

又∵BE=CD,∴BE=DF。

又∵DF∥AB,∴ ∠PEB=∠PDF,∠PBE=∠PFD。

在△DFP和△EBP中, ,∴△DFP≌△EBP(ASA)。∴DP=PE

(2)由(1)得△DFP≌△EBP,可得FP=BP。

∵D为AC中点,DF∥AB

∴BF= BC= a。∴BP= BF= a。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过点D作DF∥AB,构造三角形全等,可证得△CDF为等边三角形,得到DF=BE,可由ASA证得△DFP≌△EBP,从而得DP=EP。

(2)若D为AC的中点,则DF是△ABC的中位线,有BF= BC= a,点P是BF的中点,得到BP= BF= a。

6. (江苏省苏州市2005年6分)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单位拟建造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该地下停车库的设计示意图。按规定,地下停车库坡道口上方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告知停车人车辆能否安全驶入.为标明限高,请你根据该图计算CE.

【答案】解:在△ABD中,∠ABD=90°,∠BAD=18°。

∴ tan∠BAD= 。 ∴ BD=9×tan18°。

∴ CD=BD-BC=9×tan18°-0.5。

在△ABD中,∠CDE=∠ABD ∠BAD=72°。

∵ CE⊥ED,∴ sin∠CDE= 。

∴ CE=CD ×sin∠CDE= (9×tan18°-0.5)× sin72°≈2.3(m)。

答:CE为2.3 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解直角三角形ABD和CDE 即可。

7. (江苏省苏州市2005年6分)如图一,等边△ABC中,D是AB边上的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结AE。求证:AE∥BC;

(2)如图二,将(1)中等边△ABC的形状改成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所作△EDC改成相似于△ABC。请问:是否仍有AE∥BC?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证明:∵△ABC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ECD=∠ACB=600。

∴∠ECD-∠ACD =∠ACB-∠ACD,即∠ACE=∠BCD。

又∵AC=BC,EC=DC,∴△ACE≌△BCD(SAS)。∴∠EAC=∠B=600。

∴∠EAC=∠ACB。∴AE∥BC。

(2)仍有AE∥BC,证明如下:

∵△ABC∽△EDC,∴∠ECD=∠ACB, 。

∴∠ECD-∠ACD =∠ACB-∠ACD,即∠ACE=∠BCD。且 。

∴△ACE∽△BCD。∴∠EAC=∠B。

∵在△ABC中,AB=AC,∴∠B=∠ACB。

∴∠EAC=∠ACB。∴AE∥BC。

【考点】等边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的判定。

【分析】(1)由△ABC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通过△ACE和△BCD全等的判定,得到∠EAC=∠B,同时,由等边三角形内角相等的性质得到∠EAC=∠ACB,从而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得到AE∥BC的结论。

(2)与(1)仿,不过将证全等变为证相似。

8. (江苏省苏州市2006年6分)如图,在一个坡角为15"的斜坡上有一棵树,高为AB.当太阳光与水平线成500时.测得该树在斜坡上的树影BC的长为7m,,求树高.(精确到0.1m)

【答案】解:如图,过点C作水平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则AD⊥CD。

∴∠BCD=150,∠ACD=500。

在Rt△CDB中, CD=7×cosl50,BD=7×sinl50。

在Rt△CDA中,AD=CD×tan500=7×cosl50×tan500

∴ AB=AD—BD=(7×cosl50×tan500一7×sin150)

=7(cosl50×tan500一sinl50)≈6.2(m)。

答:树高约为6.2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CDB和CDA,过点C作水平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解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即可求。

9. (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6分)某学校体育场看台的侧面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看台有四级高度相等的小

台阶.已知看台高为l.6米,现要做一个不锈钢的扶手AB及两根与FG垂直且长为l米的不锈钢架杆AD

和BC(杆子的底端分别为D,C),且∠DAB=66. 5°.

(1)求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

(2)求所用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 (即AD+AB+BC,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sin66.5°≈0.92,cos66.5°≈0.40,tan66.5°≈2.30)

【答案】解:(1)∵DH=1.6× =l.2,

∴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为12米。

(2)过B作BM⊥AH于M,则四边形BCHM是矩形。

∴MH=BC=1。∴AM=AH-MH=2.2-l=l.2。

在RtAMB中,∵∠A=66.5°

∴AB= 。

∴ =AD+AB+BC≈1+3.0+1=5.0。

答: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为l.2米;所用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约为5.0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1)由看台是四级高度相等的小台阶和看台高为l.6米,即可求出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

(2)过B作BM⊥AH于M,构造直角三角形AMB,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解。

10. (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7分)如图,已知AD与BC相交于E,∠1=∠2=∠3,BD=CD,∠ADB=90°,

CH⊥AB于H,CH交AD于F.

(1)求证:CD∥AB;

(2)求证:△BDE≌△ACE;

(3)若O为AB中点,求证:OF= BE.

11. (江苏省苏州市2008年6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1=∠2,∠3=∠4.

求证:(1)△ABC≌△ADC;

(2)BO=DO.

【答案】证明:(1)在△ABC和△ADC中,

∵ ,∴△ABC≌△ADC(ASA)。 (2)∵△ABC≌△ADC,∴AB=AD。

又∵∠1=∠2,AO=AO,∴△ABO≌△ADO。∴BO=DO。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由已知用AAS判定△ABC≌△ADC,得出AB=AD,再利用SAS判定△ABO≌△ADO,从而得出BO=DO。

12. (江苏省2009年10分)如图,在航线 的两侧分别有观测点A和B,点A到航线 的距离为2km,点B位于点A北偏东60°方向且与A相距10km处.现有一艘轮船从位于点B南偏西76°方向的C处,正沿该航线自西向东航行,5min后该轮船行至点A的正北方向的D处.

(1)求观测点B到航线 的距离;

(2)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结果精确到0.1km/h).(参考数据: , ,

, )

【答案】解:(1)设AB与 交于点O。

在 中,∠OAD=600,AD=2

∴ 。

又∵AB=10,∴OB=AB-OA=6。

在 中,∠OBE=∠OAD=600,

∴ (km)。

∴观测点B到航线 的距离为3km。

(2)在 中, ,

在 中, ,

∴DE=OD+OE= 。

在 中,∠CBE=760,BE=3,∴ 。

∴ (km)。

∵ ,∴ (km/h)。

答:该轮船航行的速度约为40.6km/h。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解 和 即可求得观测点B到航线 的距离。

(2)解 、 和 ,求得CD的长,即可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求得该轮船航行的速度。

13. (江苏省苏州市2010年6分)如图, 是线段 的中点, 平分 , 平分 , .

(1)求证: ≌ ;

(2)若 =50°,求 的度数.

【答案】解:(1)证明:∵点 是线段 的中点,∴ ,

又∵ 平分 , 平分 ,∴∠1=∠2,∠2=∠3。∴∠1=∠3。

在 和 中, ,∴ ≌ 。

(2)∵∠1+∠2+∠3=180°,∴∠1=∠2=∠3=60°。

∵ ≌ ,∴ 50°。

∴ 。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

【分析】(1)根据SAS即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与 的度数,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平角的意义求出所要求的角。

14.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5分)如图,小明在大楼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A处的俯角为15°,山脚B处的俯角为60°,已知该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为1: ,点P、H、B、C、A在同一个平面上.点H、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HC.

(1)山坡坡角(即∠ABC)的度数等于 ▲ 度;

(2)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1.732).

【答案】解:(1)30。

(2) 设过点P的水平线为PQ,则由题意得:∠QPA=15°,∠QPB=60°,

∵PQ∥HC,∴∠PBH=∠QPB=60°,∠APB=∠QPB-∠QPA=45°。

又∵ ,∴∠ABC=30°。

∴∠ABP=180°-∠ABC -∠PBH=90°。

∴在Rt△PBC中,PB= 。

∴在Rt△PBA中,AB=PB= 。

答:A、B两点间的距离约34.6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 由tan∠ABC ,知∠ABC=300。

(2) 欲求A、B两点间的距离, 由已知可求得△PB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知AB=PB。因此在Rt△PBC中应用三角函数求解即可。

15. (2012江苏苏州8分)如图,已知斜坡AB长60米,坡角(即∠BAC)为30°,BC⊥AC,现计划在

斜坡中点D处挖去部分坡体(用阴影表示)修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CA的平台DE和一条新的斜坡BE.(请

将下面2小题的结果都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

⑴若修建的斜坡BE的坡角(即∠BAC)不大于45°,则平台DE的长最多为 ▲ 米;

⑵一座建筑物GH距离坡脚A点27米远(即AG=27米),小明在D点测得建筑物顶部H的仰角(即

∠HDM)为30°.点B、C、A、G、H在同一个平面上,点C、A、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CG,问建筑物GH高为多少米?

【答案】解:(1)11.0。

(2)过点D作DP⊥AC,垂足为P。

在Rt△DPA中,DP= AD= ×30=15,

PA=AD•cos30°= 30× 。

在矩形DPGM中,MG=DP=15,DM=PG=PA+AG= +27。

在Rt△DMH中,HM=DM•tan30°=( +27)× ,

∴GH=HM+MG=15+ ≈45.6。

答:建筑物GH高为45.6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BEF最大为45°,当∠BEF=45°时,EF最短,此时ED最长,从革命利益出发而得出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修建的斜坡BE的坡角(即∠BEF)不大于45°,∴∠BEF最大为45°,

当∠BEF=45°时,EF最短,此时ED最长。

∵∠DAC=∠BDF=30°,AD=BD=30,∴BF=EF= BD=15,DF= 。

∴DE=DF-EF=15( -1)≈11.0。

(2)利用在Rt△DPA中,DP= AD,以及PA=AD•cos30°,从而得出DM的长,利用

HM=DM•tan30°得出即可。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 【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