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数学 > 中考数学模拟题

定值问题2012年中考压轴题(含答案)

编辑:sx_zhangwl

2012-11-19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数学模拟题:定值问题2012年中考压轴题(含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值问题2012年中考压轴题(含答案)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5:定值问题

6. (2012湖北咸宁10分)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 ,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4,BC=8.

理解与作图:

(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的

反射四边形EFGH.

计算与猜想:

(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

启发与证明:

(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

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

【答案】解:(1)作图如下:

(2)在图2中, ,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在图3中, , ,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

(3)延长GH交CB的延长线于点N,

∵ , ,

∴ 。

又∵FC=FC,

∴Rt△FCE≌Rt△FCM(ASA)。

∴EF=MF,EC=MC。

同理:NH=EH,NB=EB。∴MN=2BC=16。

∵ , , ,∴ 。

∴GM=GN。

过点G作GK⊥BC于K,则 。

∴ 。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

【考点】新定义,网格问题,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作出相等的角即可得到反射四边形。

(2)图2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FG=GH=HE的长度,然后即可得到周长,图3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GH,FG=HE的长度,然后求出周长,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定值。

(3)延长GH交CB的延长线于点N,再利用“ASA”证明Rt△FCE和Rt△F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MF,EC=MC,同理求出NH=EH,NB=EB,从而得到MN=2BC,再证明GM=GN,过点G作GK⊥BC于K,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M的长度,然后即可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

7. (2012福建泉州12分)已知:A、B、C不在同一直线上.

(1)若点A、B、C均在半径为R的⊙O上,

i)如图一,当∠A=45°时,R=1,求∠BOC的度数和BC的长度;

ii)如图二,当∠A为锐角时,求证sin∠A= ;

(2).若定长线段BC的两个端点分别在∠MAN的两边AM、AN(B、C均与点A不重合)滑动,如图三,当∠MAN=60°,BC=2时,分别作BP⊥AM,CP⊥AN,交点为点P ,试探索:在整个滑动过程中,P、A两点的距离是否保持不变?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i)∵∠A=45°,

∴∠BOC=90°(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又∵R=1,∴由勾股定理可知BC= 。

ii)证明:连接BO并延长,交圆于点E,连接EC。

可知EC⊥BC(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

且∠E=∠A(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故sin∠A=sin∠A= 。

(2)保持不变。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AP,取AP的中点K,连接BK、CK,

在Rt△APC中,CK= AP=AK=PK。

同理得:BK=AK=PK。

∴CK=BK=AK=PK。∴点A、B、P、C都在⊙K上。

∴由(1)ii)sin∠A= 可知sin60°= 。

∴AP= (为定值)。

【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角三角形中线性质。

【分析】(1)i)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BOC=2∠A=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

ii)作直径CE,则∠E=∠A,CE=2R,利用sin∠A=sin∠E= ,得出即可。

(2)首先证明点A、B、P、C都在⊙K上,再利用sin∠A= ,得出AP= (定值)即可。

8. (2012四川自贡12分)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点E、F分别在菱形的边BC.CD上滑动,且E、F不与B.C.D重合.

(1)证明不论E、F在BC.CD上如何滑动,总有BE=CF;

(2)当点E、F在BC.CD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和△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答案】解:(1)证明: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为菱形,∠BAD=120°,

∠BAE+∠EAC=60°,∠FAC+∠EAC=60°,

∴∠BAE=∠FAC。

∵∠BAD=120°,∴∠ABF=60°。

∴△ABC和△ACD为等边三角形。

∴∠ACF=60°,AC=AB。∴∠ABE=∠AFC。

∴在△ABE和△ACF中,∵∠BAE=∠FAC,AB=AC,∠ABE=∠AFC,

∴△ABE≌△ACF(ASA)。∴BE=CF。

(2)四边形AECF的面积不变,△CEF的面积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由(1)得△ABE≌△ACF,则S△ABE=S△ACF。

∴S四边形AECF=S△AEC+S△ACF=S△AEC+S△ABE=S△ABC,是定值。

作AH⊥BC于H点,则BH=2,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边AE最短.

故△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

又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此时△CEF的面积就会最大.

∴S△CEF=S四边形AECF﹣S△AEF 。

∴△CEF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垂直线段的性质。

【分析】(1)先求证AB=AC,进而求证△ABC、△ACD为等边三角形,得∠ACF =60°,AC=AB,从而求证△ABE≌△ACF,即可求得BE=CF。

(2)由△ABE≌△ACF可得S△ABE=S△ACF,故根据S四边形AECF=S△AEC+S△ACF=S△AEC+S△ABE=S△ABC即可得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定值。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边AE最短.△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根据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CEF的面积就会最大。

9. (2012四川成都12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 ( 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 ,0),与y轴交于点C.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a,b,c为常数,且a≠0)经过A,C两点,并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1)求 的值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E是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作直线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及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使△ACP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点P任意作一条与y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试探究 是否为定值,并写出探究过程.

【答案】解:(1)∵ 经过点(﹣3,0),∴ ,解得 。

∴直线解析式为 。

令x=0,得 。∴C(0, )。

∵抛物线y=ax2+bx+c对称轴为x=1,且与x轴交于A(﹣3,0),

∴另一交点为B(5,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5),

∵抛物线经过C(0, ),∴ =a•3(﹣5),解得 。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3)(x﹣5),即 。

(2)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AC∥EF且AC=EF,如答图1。

(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

∵AC∥EF,∴∠CAO=∠EFG。

又∵∠COA=∠EOF=900,AC=EF,∴△CAO≌△EFG(AAS)。

∴EG=CO= ,即yE= 。

∴ ,解得xE=2(xE=0与C点重合,舍去)。

∴E(2, ),S▱ACEF= 。

(i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

同理可求得E′( ),S▱ACE′F′= 。

(3)要使△ACP的周长最小,只需AP+CP最小即可。

如答图2,连接BC交x=1于P点,因为点A、B关于x=1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AP+CP最小(AP+CP最小值为线段BC的长度)。

∵B(5,0),C(0, ),

∴直线BC解析式为 。

∵xP=1,∴yP=3,即P(1,3)。

令经过点P(1,3)的直线为y=kx+3﹣k,

联立 得

x2+(4k﹣2)x﹣4k﹣3=0,

∴x1+x2=2﹣4k,x1x2=﹣4k﹣3。

∵y1=kx1+3﹣k,y2=kx2+3﹣k,∴y1﹣y2=k(x1﹣x2)。

根据勾股定理得:

M1M2=

M1P= ,

M2P= 。

∴M1P•M2P=

∴M1P•M2P=M1M2。∴ =1为定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1)把点A的坐标代入 即可求出 的值。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A的坐标可得抛物线与x轴另一交点B的坐标,从而设抛物线的交点式,由点C在抛物线求出待定系数得到抛物线解析式。

(2)分点E在x轴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3)设出M1M2的解析式,与抛物线联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M1、M2两点坐标的关系:x1+x2=2﹣4k,x1x2=﹣4k﹣3,y1=kx1+3﹣k,y2=kx2+3﹣k, y1﹣y2=k(x1﹣x2)。由勾股定理表示出M1M2、M1P和M2P,化简即可求证。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 【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