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wl
2012-11-19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数学模拟题:2012年贵州中考数学押轴题汇总(带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2年贵州中考数学押轴题汇总(带答案)
贵州各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2:押轴题
一、选择题
1. (2012贵州贵阳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5≤x≤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最小值﹣5、最大值0 B.有最小值﹣3、最大值6
C.有最小值0、最大值6 D.有最小值2、最大值6
【答案】B。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最值。
【分析】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
∵﹣5≤x≤0,∴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y最大=6;当x=﹣5时函数值最小,y最小=﹣3。故选B。
2. (2012贵州安顺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无理数
B. 函数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
C. 若点P(2,a)和点Q(b,﹣3)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1
D. ﹣8的立方根是2
【答案】C。
【考点】无理数,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立方根。
【分析】A、 =3是有理数,故此选项错误;
B、函数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故此选项错误;
C、若点P(2,a)和点Q(b,﹣3)关于x轴对称,则b=2,a=3,故a﹣b=3﹣2=1,故此选项正确;
D、﹣8的立方根式﹣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 (2012贵州毕节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以A为顶点作等边△AEF,交BC边于E,交DC边于F;又以A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 。若△AEF的边长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约是【 】
(参考数据: ,π取3.14)
A. 0.64 B. 1.64 C. 1.68 D. 0.36
【答案】A。
【考点】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扇形和三角形面积。
【分析】由图知, 。因此,由已知,根据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等边△AEF的边长为2,高为 ;Rt△AEF的两直角边长为 ;扇形AEF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600。
∴ 。故选A。
4. (2012贵州六盘水3分)如图为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点A为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A分别作AB⊥x轴和AC⊥y轴,垂足分别为B,C.则四边形OBAC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配方法的应用,函数的最值。
【分析】∵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点A为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A分别作AB⊥x轴和AC⊥y轴,垂足分别为B,C.
∴四边形OBAC为矩形。
设宽BO=x,则AB= ,
则 。
∴四边形OBAC周长的最小值为4。故选A。
5. (2012贵州黔东南4分)点P是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PD并将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PE,连接BE,则∠CBE等于【 】
A.75° B.60° C.45° D.30°
【答案】C。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过点E作EF⊥AF,交AB的延长线于点F,则∠F=90°,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AB,∠A=∠ABC=90°。∴∠ADP+∠APD=90°。
由旋转可得:PD=PE,∠DPE=90°,∴∠APD+∠EPF=90°。
∴∠ADP=∠EPF。
在△APD和△FEP中,∵∠ADP=∠EPF,∠A=∠F,PD=PE,
∴△APD≌△FEP(AAS)。∴AP=EF,AD=PF。
又∵AD=AB,∴PF=AB,即AP+PB=PB+BF。∴AP=BF。∴BF=EF
又∵∠F=90°,∴△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F=45°。
又∵∠CBF=90°,∴∠CBE=45°。故选C。
6. (2012贵州黔南4分)为做好“四帮四促”工作,黔南州某局机关积极倡导“挂帮一日捐”活动。切实帮助贫困村民,在一日捐活动中,全局50名职工积极响应,同时将所捐款情况统计并制成统计图,根据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0,20 B.30,20 C.30,30 D.20,30
【答案】C。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0,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0。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第25和26名职工捐款金额的平均数,(30+30)÷2=30。
故选C。
7. (2012贵州黔西南4分)如图,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1,0),点M(m,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MD的值最小时,m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如图,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1,连接C1D交x轴于点M,连接CM。
则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MC+MD的值最小。
∵点A(-1,0)在抛物线 ,
∴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
又∵ ,∴点D的坐标为 。
在 中,令x=0,得 ,∴点C的坐标为(0,-2),点C1的坐标为(0, 2)。
设直线C1D: ,由C1(0, 2),D 得
,解得 。∴直线C1D: 。
令y=0,即 ,解得 。∴ 。故选B。
8. (2012贵州铜仁4分)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54 B.110 C.19 D.109
【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
第①个图形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
第②个图形中有1+4=5个平行四边形;
第③个图形中有1+4+6=11个平行四边形;
第④个图形中有1+4+6+8=19个平行四边形;
…
第n个图形中有1+2(2+3+4+…+n)个平行四边形;
则第⑩个图形中有1+2(2+3+4+5+6+7+8+9+10)=109个平行四边形。故选D。
9. (2012贵州遵义3分)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F点,若CF=1,FD=2,则BC的长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 (2012贵州贵阳4分)如图,在△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An的度数为 ▲ .
【答案】 。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A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n的度数:
∵在△ABA1中,∠B=20°,AB=A1B,∴∠BA1A= 。
∵A1A2=A1C,∠BA1A是△A1A2C的外角,∴∠CA2A1= 。
同理可得,∠DA3A2=20°,∠EA4A3=10°,••••••
∴∠An= 。
2. (2012贵州安顺4分)已知2+ =22× ,3+ =32× ,4+ =42× …,若8+ =82× (a,b为正整数),则a+b= ▲ .
【答案】71。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规律:可知a=8,b=82﹣1=63,∴a+b=71。
3. (2012贵州毕节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 ▲ 个小正方形。
【答案】100。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
第1个图案中共有1=12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4=22个小正方形;
第3个图案中共有9=32个小正方形;第4个图案中共有16=42个小正方形;
……
∴第10个图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
4. (2012贵州六盘水4分)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它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a+b)n(n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按次数从大到小排列的项的系数。
例如, 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
再如, 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
请认真观察此图,写出(a+b)4的展开式,(a+b)4= ▲ .
【答案】a4+4a3b+6a2b2+4ab3+b4。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由(a+b)=a+b,(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可得(a+b)n的各项展开式的系数除首尾两项都是1外,其余各项系数都等于(a+b)n﹣1的相邻两个系数的和,由此可得(a+b)4的各项系数依次为1、4、6、4、1。如图:
∴(a+b)4=a4+4a3b+6a2b2+4ab3+b4。
5. (2012贵州黔东南4分)如图,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2)个图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3)个图有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第(4)个图有20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按此规律,那么第(n)个图有 ▲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答案】n(n+1)。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
第(1)个图有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2=1×2,
第(2)个图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6=2×3,
第(3)个图有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12=3×4,
第(4)个图有20个相同的小正方形,20=4×5,
…,
按此规律,第(n)个图有n(n+1)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6. (2012贵州黔南5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两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C,D两点在抛物线 上,设OA=m(0
【答案】 。
【考点】矩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求l与m的函数解析式就是把m当作已知量,求l,先求AD,它的长就是D点的纵坐标,再把D点纵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C点横坐标,C点横坐标与D点横坐标的差就是线段CD的长,用l=2(AD+AB),建立函数关系式:
把x=m代入抛物线 中,得AD= ,
把y= 代入抛物线 中,得 ,解得x1=m,x2=6-m。
∴C的横坐标是6-m。∴AB=6-m-m=6-2m。
∴矩形的周长是 。
7. (2012贵州黔西南3分)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5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为 ▲ cm 2。
【答案】 。
【考点】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设ED=x,则根据折叠和矩形的性质,得A′E=AE=5-x,A′D=AB=3。
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
∴ (cm 2)。
8. (2012贵州铜仁4分)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O为端点,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最小值是 ▲ .
9. (2012贵州遵义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为A、C在双曲线 上,B、D在双曲线 上,k1=2k2(k1>0),AB∥y轴,S△ABCD=24,则k1= ▲ .
【答案】8。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在 ABCD中,AB∥CD,AB=C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设A(x,y1)、B(x、y2),(x<0)。
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知,C(﹣x,﹣y1)、D(﹣x、﹣y2)。
∵A在双曲线 上,B在双曲线 上,∴ , 。∴ 。
又∵k1=2k2(k1>0),∴y1=﹣2y2。
∵S△ABCD=24,∴ ,即 。解得,k1=8。
三、解答题
1. (2012贵州贵阳12分)如果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1)三角形有 条面积等分线,平行四边形有 条面积等分线;
(2)如图①所示,在矩形中剪去一个小正方形,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3)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AB≠CD,且S△ABC
【答案】解:(1)6;无数。
(2)这个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如图:
连接2个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的直线即把这个图形分成2个相等的部分.即OO′为这个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3)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如图所示:
理由如下:
过点B作BE∥A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E。
∵BE∥AC,∴△ABC和△AEC的公共边AC上的高也相等,∴ S△ABC=S△AEC。
∴ 。
∵S△ACD>S△ABC,
∴面积等分线必与CD相交,取DE中点F,则直线AF即为要求作的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分线。
【考点】面积及等积变换,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分析】(1)读懂面积等分线的定义,不难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线是三角形的中线所在的直线;过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的直线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成2个相等的部分;从而三角形有3条面积等分线,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面积等分线。
(2)由(1)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矩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3)过点B作BE∥A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E.根据△ABC和△AEC的公共边AC上的高也相等推知S△ABC=S△AEC;由“割补法”可以求得 。
2. (2012贵州贵阳12分)如图,二次函数y= x2﹣x+c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
(1)若A(﹣4,0),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在(1)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MBM′的面积;
(3)是否存在抛物线y= x2﹣x+c,使得四边形AMBM′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4,0)在二次函数y= x2﹣x+c的图象上,
∴ ×(﹣4)2﹣(﹣4)+c=0,解得c=﹣12。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
(2)∵ ,
∴顶点M的坐标为(1, )。
∵A(﹣4,0),对称轴为x=1,∴点B的坐标为(6,0)。∴AB=6﹣(﹣4)=6+4=10。
∴S△ABM= 。
∵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S四边形AMBM′=2S△ABM=2× =125。
(3)存在抛物线 ,使得四边形AMBM′为正方形。理由如下:
在y= x2﹣x+c中,令y=0,则 x2﹣x+c=0,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A(x1,0)B(x2,0),
则x1+x2= ,x1•x2= 。
∴ 。
点M的纵坐标为: 。
∵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四边形AMBM′为正方形,-
∴ ,整理得,4c2+4c﹣3=0,解得c1= ,c2=﹣ 。
又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b2﹣4ac=(﹣1)2﹣4× c>0,解得c< 。∴c的值为﹣ 。
∴存在抛物线 ,使得四边形AMBM′为正方形。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轴对称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1)把点A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计算求出c的值,即可得解。
(2)把二次函数解析式整理成顶点式解析式,根据对称性求出点B的坐标,求出AB的长。根据顶点坐标求出点M到x轴的距离,然后求出△ABM的面积,根据对称性可得S四边形AMBM′=2S△ABM,计算即可得解。
(3)令y=0,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的长度,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顶点M的纵坐标,然后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列式求解,如果关于c的方程有解,则存在,否则不存在。
3. (2012贵州安顺12分)如图,在⊙O中,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P,∠CAB=40°,∠APD=65°.
(1)求∠B的大小;
(2)已知AD=6,求圆心O到BD的距离.
【答案】解:(1)∵∠APD=∠C+∠CAB,∠CAB=40°,∠APD=65°,
∴∠C=65°﹣40°=25°。
∴∠B=∠C=25°。
(2)过点O作OE⊥BD于E,则DE=BE,
又∵AO=BO,∴OE= AD= ×6=3。
∴圆心O到BD的距离为3。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垂径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根据圆周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求出即可。
(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OE= AD,即可得出答案。
4. (2012贵州安顺14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长OA、OC分别为12cm、6cm,点A、C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且18a+c=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点P由点A开始沿AB边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B移动,同时点Q由点B开始沿BC边以2cm/s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
①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设△PBQ的面积为S,试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②当S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R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由题意知点A(0,﹣12),
由矩形OABC知AB∥OC,且AB=6,
∴B(6,-12)。
∵抛物线y=ax2+bx+c经过A、B两点,且18a+c=0,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①由已知,PB=6-t,QB=2t,
∴ 。
②∵ ,∴当t=3时,S取最大值为9。
这时点P的坐标(3,﹣12),点Q坐标(6,﹣6)。
若以P、B、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如下三种情况:
(Ⅰ)当点R在BQ的左边,且在PB下方时,点R的坐标(3,﹣18),将(3,﹣18)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满足解析式,所以存在,点R的坐标就是(3,﹣18)。
(Ⅱ)当点R在BQ的左边,且在PB上方时,点R的坐标(3,﹣6),将(3,﹣6)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不满足解析式,所以点R不满足条件。
(Ⅲ)当点R在BQ的右边,且在PB上方时,点R的坐标(9,﹣6),将(9,﹣6)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不满足解析式,所以点R不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点R坐标为(3,﹣18)。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矩形的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1)由已知,求出A,B的坐标,结合18a+c=0,解方程组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①由已知得PB=6-t,QB=2t,,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由于AB=6,点P的速度为1;BC=12,点Q的速度为2,从而 。
②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S取最大值时t的值,从而求出点P和Q的坐标。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三种情况讨论:(Ⅰ)当点R在BQ的左边,且在PB下方时,(Ⅱ)当点R在BQ的左边,且在PB上方时,(Ⅲ)当点R在BQ的右边,且在PB上方时。
5. (2012贵州毕节1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为弦,D是 的中点,过点D作EF⊥AC的延长线于E,交AB的延长线于E,交AB的延长线于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 ∠F= ,AE=4,求⊙O的半径和AC的长。
【答案】(1)证明:连接OD,
∵D是 的中点,∴∠BOD=∠A。
∴OD∥AC。
∵EF⊥AC,∴∠E=90°。∴∠ODF=90°。
∴EF是⊙O的切线;
(2)解:在△AEF中,∵∠E=90°,sin∠F= ,AE=4,
∴ 。
设⊙O的半径为R,则OD=OA=OB=R,AB=2R.
在△ODF中,∵∠ODF=90°,sin∠F= ,∴OF=3OD=3R。
∵OF+OA=AF,∴3R+R=12,∴R=3。
连接BC,则∠ACB=90°。
∵∠E=90°,∴BC∥EF。∴AC:AE=AB:AF。
∴AC:4=2R:4R,∴AC=2。
∴⊙O的半径为3,AC的长为2。
【考点】弧、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分析】(1)连接OD,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BOD=∠A,则OD∥AC,从而得出∠ODF=90°,即EF是⊙O的切线。
(2)先解直角△AEF,由sin∠F= ,得出AF=3AE=12,再在Rt△ODF中,由sin∠F= ,得出OF=3OD,设⊙O的半径为R,由AF=12列出关于R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O的半径。连接BC,证明BC∥E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AC:AE=AB:AF,即可求出AC的长。
6. (2012贵州毕节16分)如图,直线l1经过点A(-1,0),直线l2经过点B(3,0), l1、l2均为与y轴交于点C(0, ),抛物线 经过A、B、C三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依次与 轴交于点D、与l2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F、与l1交于点G。求证:DE=EF=FG;
(3)若l1⊥l2于y轴上的C点处,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要使△PCG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并简述理由。
【答案】解:(1)∵抛物线 经过A(-1,0),B(3,0),C(0, )三点,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证明: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由直线l1经过A(-1,0),C(0, ),得
∴ ,解得 ,∴直线l1的解析式为:y=- x 。
直线l2经过B(3,0),C(0, )两点,同理可求得直线l2解析式为:y= x 。
∵抛物线 ,
∴对称轴为x=1,D(1,0),顶点坐标为F(1, )。
点E为x=1与直线l2:y= x 的交点,令x=1,得y= ,∴E(1, )。
点G为x=1与直线l1:y=- x 的交点,令x=1,得y= ,∴G(1, )。
∴各点坐标为:D(1,0),E(1, ),F(1, ),G(1, ),它们均位于对称轴x=1上。
∴DE=EF=FG= 。
(3)如图,过C点作C关于对称轴x=1的对称点P1,CP1交对称轴于H点,连接CF,PG。
△PCG为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
①当CG=PG时,如图,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此时P1满足P1G=CG。
∵C(0, ),对称轴x=1,∴P1(2, )。
②当CG=PC时,此时P点在抛物线上,且CP的长度等于CG。
如图,C(1, ),H点在x=1上,∴H(1, )。
在Rt△CHG中,CH=1,HG=|yG-yH|=| -( )|= ,
∴由勾股定理得: 。∴PC=2.
如图,CP1=2,此时与①中情形重合。
又Rt△OAC中, ,∴点A满足PC=2的条件,但点A、C、G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
③当PC=PG时,此时P点位于线段CG的垂直平分线上.
∵l1⊥l2,∴△ECG为直角三角形。
由(2)可知,EF=FG,即F为斜边EG的中点。
∴CF=FG,∴F为满足条件的P点,∴P2(1, )。
又 ,∴∠CGE=30°。∴∠HCG=60°。
又P1C=CG,∴△P1CG为等边三角形。
∴P1点也在CG的垂直平分线上,此种情形与①重合。
综上所述,P点的坐标为P1(2, )或P2(1,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已知A、B、C三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D、E、F、G四点均在对称轴x=1上,只要分别求出其坐标,就可以得到线段DE、EF、FG的长度。D是对称轴与x轴交点,F是抛物线顶点,其坐标易求;E是对称轴与直线l2交点,需要求出l2的解析式,G是对称轴与l1的交点,需要求出l1的解析式,而A、B、C三点坐标已知,所以l1、l2的解析式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3)△PCG为等腰三角形,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CG=PG,CG=PC,PC=PG。
7. (2012贵州六盘水10分)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决定对居民用水收费实行“阶梯价”,即当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5吨时(包括15吨),采用基本价收费;当每月用水量超过15吨时,超过部分每吨采用市场价收费.小兰家4、5月份的用水量及收费情况如下表:
月份 用水量(吨) 水费(元)
4 22 51
5 20 45
(1)求该市每吨水的基本价和市场价.
(2)设每月用水量为n吨,应缴水费为m元,请写出m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小兰家6月份的用水量为26吨,则她家要缴水费多少元?
【答案】解:(1)根据当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5吨时(包括15吨),采用基本价收费;当每月用水量超过15吨时,超过部分每吨采用市场价收费,
∵4月份用水22吨,水费51元,5月份用水20吨,水费45元,
∴市场价收费标准为:(51﹣45)÷(22﹣20)=3(元/吨)。
设基本价收费为x元/吨,
根据题意得出:15x+(22﹣15)×3=51,解得:x=2。
∴该市每吨水的基本价和市场价分别为:3元/吨,2元/吨。
(2)当n≤15时,m=2n,当n>15时,m=15×2+(n﹣15)×3=3n-15。
∴m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3)∵小兰家6月份的用水量为26吨,
∴她家要缴水费3×26-15=63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利用已知得出4月份用水22吨,水费51元,5月份用水20吨,水费45元,求出市场价收费标准为:(51﹣45)÷(22﹣20)=3(元/吨),进而得出每吨水的基本价。
(2)利用(1)中所求不同水价,再利用当n≤15时,m=2n,当n>15时,分别求出即可。
(3)根据(2)中所求得出,用水量为26吨时要缴水费。
8. (2012贵州六盘水16分)如图1,已知△ABC中,AB=10cm,AC=8cm,BC=6cm.如果点P由B出发沿BA方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2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0≤t≤4).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Q∥BC.
(2)设△AQP面积为S(单位:cm2),当t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3)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2,把△AQP沿AP翻折,得到四边形AQPQ′.那么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AB=10cm,AC=8cm,BC=6cm,
∴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ABC为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
(1)BP=2t,则AP=10﹣2t.
若PQ∥BC,则 ,即 ,解得 。
∴当 s时,PQ∥BC。
(2)如图1所示,过P点作PD⊥AC于点D。
则PD∥BC,∴△APD∽△ABC。
∴ ,即 ,解得 。
∴S= ×AQ×PD= ×2t×( )
。
∴当t= s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cm2。
(3)不存在。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
则有S△AQP= S△ABC,而S△ABC= AC•BC=24,∴此时S△AQP=12。
由(2)可知,S△AQP= ,∴ =12,化简得:t2﹣5t+10=0。
∵△=(﹣5)2﹣4×1×10=﹣15<0,此方程无解,
∴不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
(4)存在。
假设存在时刻t,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
则有AQ=PQ=BP=2t。
如图2所示,过P点作PD⊥AC于点D,则有PD∥BC,
∴△APD∽△ABC。
∴ ,即 。
解得:PD= ,AD= ,
∴QD=AD﹣AQ= 。
在Rt△PQD中,由勾股定理得:QD2+PD2=PQ2,即( )2+( )2=(2t)2,
化简得:13t2﹣90t+125=0,解得:t1=5,t2= 。
∵t=5s时,AQ=10cm>AC,不符合题意,舍去,∴t= 。
由(2)可知,S△AQP=
∴S菱形AQPQ′=2S△AQP=2×( )=2×[﹣ ×( )2+6× ]= 。
∴存在时刻t= ,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此时菱形的面积为 cm2。
【考点】动点问题,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平行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的最值,菱形的性质。
【分析】(1)由PQ∥BC时的比例线段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2)如图1所示,过P点作PD⊥AC于点D,得△APD∽△ABC,由比例线段,求得PD,从而可以得到S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S的最大值。
(3)利用(2)中求得的△AQP的面积表达式,再由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由于此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小于0,则可以得出结论:不存在这样的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
(4)根据菱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关系,求得PQ、QD和PD的长度;然后在Rt△PQD中,求得时间t的值;最后求菱形的面积,值得注意的是菱形的面积等于△AQP面积的2倍,从而可以利用(2)中△AQP面积的表达式,这样可以化简计算。
9. (2012贵州黔东南12分)我州某教育行政部门计划今年暑假组织部分教师到外地进行学习,预订宾馆住宿时,有住宿条件一样的甲、乙两家宾馆供选择,其收费标准均为每人每天120元,并且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家是35人(含35人)以内的按标准收费,超过35人的,超出部分按九折收费;乙家是45人(含45人)以内的按标准收费,超过45人的,超出部分按八折收费.如果你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你应选哪家宾馆更实惠些?
【答案】解:设总人数是x,
当x≤35时,选择两个,宾馆是一样的;当35
当x>45时,甲宾馆的收费是:y甲=35×120+0.9×120×(x﹣35)=108x+420;
乙宾馆的收费是y乙=45×120+0.8×120(x﹣45)=96x+1080。
当y甲=y乙时,108x+420=96x+1080,解得:x=55;
当y甲>y乙时,即108x+420>96x+1080,解得:x>55;
当y甲
综上所述,当x≤35或x=55时,选择两个宾馆是一样的;
当35
当x>55时,选乙宾馆比较便宜。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当x≤35时,选择两个,宾馆是一样的;当3535时,两个宾馆的收费可以表示成人数x的函数,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即可。
10. (2012贵州黔东南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M是线段BC上的点(不与B,C重合),过M作MN∥y轴交抛物线于N,若点M的横坐标为m,请用m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接NB、NC,是否存在m,使△BN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解:(1)∵抛物线经过点A(﹣1,0)、B(3,0)两点,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
将C(0,3)代入,得a(0+1)(0﹣3)=3,a=﹣1。
∴抛物线的解析式:y=﹣(x+1)(x﹣3)=﹣x2+2x+3。
(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y=﹣x+3。
已知点M的横坐标为m,则M(m,﹣m+3)、N(m,﹣m2+2m+3);
∴MN=﹣m2+2m+3﹣(﹣m+3)=﹣m2+3m(0
(3)存在。如图;
∵S△BNC=S△MNC+S△MNB= MN(OD+DB)= MN•OB,
∴S△BNC= (﹣m2+3m)•3
=﹣ (m﹣ )2+ (0
∴当m= 时,△BN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最值。
【分析】(1)由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0,3)三点.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
(2)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由点M的横坐标为m得其纵坐标为﹣m+3,结合点N的纵坐标﹣m2+2m+3即可用m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
(3)求出S△BNC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应用二次函数最值原理即可求得结论。
11. (2012贵州黔南12分)如图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且AE⊥EF,BE=2
(1)求EC:CF值;
(2)延长EF交正方形∠BCD的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图2),试判断AE与EP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2的AB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E⊥EF,∴∠BEA+∠CEF=90°。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90°。
∴∠BAE +∠BEA =90°。∴∠BA E=∠CEF。∴△ABE∽△ECF。
∴EC:CF=AB:BE=5:2。
(2)在AB上取一点M,使BM=BE,连接ME。
∴AM=CE。∴∠BME=45°。∴∠AME=135°。
∵CP是外角平分线,∴∠DCP=45°。∴∠ECP=135°。
∴∠AME=∠ECP。
∵∠AEB+∠BAE=90°,∠AEB+∠CEF=90°,
∴∠BAE=∠CEF。∴△AME≌△PCE(ASA)。∴AE=EP。
(3)存在,过点D作DM⊥AE交AB于点M,则此时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
∵DM⊥AE,∴∠ADM=90°-∠DAE。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AD,∠B=∠BAD=90°。
∴∠BAE=90°-∠DAE。∴∠BAE=∠ADM。
∴△BAE≌△ADM(ASA)。∴AD=DM。
由(2)AE=EP,得DM= EP。
双∵DM⊥AE,AE⊥EF,∴DM∥ EP。∴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外角平分线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C=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得:∠BAE=∠CEF,即可证得:△ABE∽△EFC,又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EC:CF的值.
(2)作辅助线:在AB上取一点M,使AM=EC,连接ME,利用ASA,易证得:△AME≌△PCE,则可证得:AE=EP。
(3)过点D作DM⊥AE交AB于点M,此时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一方面由△BAE≌△ADM(ASA)得AD=DM;另一方面由DM⊥AE,AE⊥EF得DM∥ EP。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证。
12. (2012贵州黔南12分)如图,对称轴为x=3的抛物线 与x轴相交于点B、O。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顶点A的坐标;
(2)连结AB,把AB所在的直线平移,使它经过原点O,得到直线l。点P是l上一动点。设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点P的横坐标为t,当0
(3)在(2)的条件下,当t取最大值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OPQ为直角三角形且OP为直角边。若存在,直接写岀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平面几何有个结论:如果两直线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坐标轴所在直线除外)
【答案】解:(1)∵点B与O(0,0)关于x=3对称,∴点B坐标为(6,0)。
将点B坐标代入 得:36a+12=0。∴a= 。
∴抛物线解析式为 。
当x=3时, 。∴顶点A坐标为(3,3)。
(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
∵A(3,3),B(6,0),∴ ,解得 。
∴直线AB解析式为y=-x+6。
∵直线l∥AB且过点O,∴直线l解析式为y=-x。
∵点P是l上一动点且横坐标为t,∴点P坐标为(t,-t)。
当P在第四象限时(t>0),则
。
∵0
又t>0,∴0
当P在第二象限时(t<0),作PM⊥x轴于M。
设对称轴与x轴交点为N,则
。
∵0
又t<0,∴-3≤t<0。∴t的取值范围是-3≤t<0或0
(3)存在。点Q坐标为(3,3)或(6,0)或(-3,-9)。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直角坐标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即可确定a的值,由此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通过配方可求出顶点A的坐标。
(2)根据A、B的坐标,易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从而可确定直线l的解析式,即可表示出P点的坐标。由于P点的位置不确定,因此本题要分成两种情况考虑:
①P点位于第四象限,此时t>0,四边形AOPB的面积可由△OAB和△OBP的面积和求得,由此可得到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根据S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出t的取值范围;
②P点位于第二象限,此时t<0,可分别过A、P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N、M;那么四边形AOPB的面积即可由梯形APMN与△ABN的面积和再减去△OPM的面积求得,由此可得到关于S、t的函数关系式,可参照①的方法求出t的取值范围。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即可得到符合条件的t的取值范围。
(3)根据(2)的结论,可求出t的最大值,由此可得到P点的坐标;若△OPQ为直角三角形且OP为直角边,那么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①∠QOP=90°,②∠OPQ=90°;可分别过Q、O作直线l的垂线m、n,由于互相垂直的两直线斜率的乘积为-1,根据直线l的解析式以及Q、O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m、n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Q点的坐标:
由(2)知t的最大值为3,则P(3,-3)。
过O、P作直线m、n垂直于直线l。
∵直线l的解析式为y=-x,
∴直线m的解析式为y=x。
可设直线n的解析式为y=x+h,则有:
3+h=-3,h=-6。∴直线n:y=x-6。
联立直线m与抛物线的解析式得:
,解得, 或 。
∴Q1(3,3)。
联立直线n与抛物线的解析式得:
,解得, 或 。
∴Q2(6,0),Q3(-3,-9)。
综上所述,当t取最大值时,使△OPQ为直角三角形且OP为直角边的抛物线上存在的点Q为:
Q1(3,3),Q2(6,0),Q3(-3,-9)。
13. (2012贵州黔西南14分)问题:已知方程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2x,所以
把 代入已知方程,得
化简,得:
故所求方程为
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请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1)已知方程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则所求方程为:
;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的倒数。
【答案】解:(1)y2-y-2=0。
(2)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 (x≠0),于是 (y≠0)。
把 代入方程 ,得 ,
去分母,得a+by+cy2=0。
若c=0,有 ,可得有一个解为x=0,与已知不符,不符合题意。
∴c≠0。
∴所求方程为cy2+by+a=0(c≠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则y=-x所以x=-y。
把x=-y代入已知方程,得y2-y-2=0。
(2)根据所给的材料,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再表示出x,代入原方程,整理即得出所求的方程。
14. (2012贵州黔西南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相交于点M.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和对称轴;
(2)设点P为抛物线(x>5)上的一点,若以A、O、M、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为四个连续的正整数,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3)连接AC,探索: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你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抛物线经过点B(1,0),C(5,0),∴设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又∵抛物线经过点A(0,4),∴ ,解得 。
∴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即 。
又∵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
(2)(6,4)。
(3)存在。△NAC的面积最大,即点N距AC的距离最大,此时点N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N与直线AC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设直线AC: ,则 ,解得 。∴直线AC: 。
设过点N与直线AC平行的直线为 。
由 整理得 。
∵直线 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交点,
∴ ,解得 。
∴ ,解得 。
当 时, 。∴N( ,-3)。
∴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N( ,-3),使△NAC的面积最大。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由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或用公式)可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由A(0,4)和对称轴x=3知OA=4,OM=3。
由点P为抛物线(x>5)上的一点,知PA>PM>2。
∴由以A、O、M、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为四个连续的正整数,只能是PA=6,PM=5。由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和勾股定理,知点P与点A关于对称轴对称。∴P(6,4)。
(3)△NAC的面积最大,即点N距AC的距离最大,此时点N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N与直线AC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解。
15. (2012贵州铜仁12分)为了抓住梵净山文化艺术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艺术节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95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需要800元.
(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
(2)若该商店决定购进这两种纪念品共100件,考虑市场需求和资金周转,用于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但不超过7650元,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答案】解:(1)设该商店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a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b元,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得: , 解方程组得: 。
∴购进一件A种纪念品需要100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50元。
(2)设该商店购进A种纪念品x个,则购进B种纪念品有(100﹣x)个,
∴ ,解得:50≤x≤53。
∵x 为正整数,∴x=50,51,52,53。∴共有4种进货方案。
(3)∵B种纪念品利润较高,∴B种数量越多总利润越高。
∴选择购A种50件,B种50件。
总利润=50×20+50×30=2500(元)。
∴当购进A种纪念品50件,B种纪念品50件时,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00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1)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本题等量关系为:
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950元
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800元。
(2)不等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不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求解。本题不等量关系为:
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不超过7650元。
(3)因为B种纪念品利润较高,所以选取B种数量多的方案即可求解。
16. (2012贵州铜仁14分)如图,已知:直线 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2+bx+c
经过A、B、C(1,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 上有一点P,使ΔABO与Δ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Δ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由题意得,A(3,0),B(0,3),
∵抛物线经过A、B、C三点,
∴把A(3,0),B(0,3),C(1,0)三点分别代入y=ax2+bx+c得方程组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由题意可得:△ABO为等腰三角形,如图1所示,
若△ABO∽△AP1D,连接DP1,则 ,
∴DP1=AD=4。∴P1 。
若△ABO∽△ADP2 ,过点P2作P2 M⊥x轴于M,连接DP2,
∵△ABO为等腰三角形,
∴△ADP2是等腰三角形。
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 P2M,即点M与点C重合。∴P2(1,2)。
(3)不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2设点E ,则
①当P1(-1,4)时,
S四边形AP1CE=S三角形ACP1+S三角形ACE
∴ 。 ∴ 。
∵点E在x轴下方 ∴ 。代入得: ,即
∵△=(-4)2-4×7=+12<0,∴此方程无解。
∴当P1(-1,4)时,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点E,使Δ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
②当P2(1,2)时,
∴ 。∴ 。
∵点E在x轴下方,∴ 。代入得: ,即
∵△=(-4)2-4×5=-4<0,∴此方程无解。
∴当P2(1,2)时,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点E,使Δ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
综上所述,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使Δ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求出A(3,0),B(0,3),由A、B、C三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
(3)由(2)的两解分别作出判断。
17. (2012贵州遵义12分)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当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60°。
∵∠BQD=30°,∴∠QCP=90°。
设AP=x,则PC=6﹣x,QB=x,∴QC=QB+C=6+x。
∵在Rt△QCP中,∠BQD=30°,∴PC= QC,即6﹣x= (6+x),解得x=2。
∴当∠BQD=30°时,AP=2。
(2)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不会改变。理由如下:
作QF⊥AB,交直线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QE,PF。
∵PE⊥AB于E,∴∠DFQ=∠AEP=90°。
∵点P、Q做匀速运动且速度相同,∴AP=BQ。
∵△ABC是等边三角形,∴∠A=∠ABC=∠FBQ=60°。
∴在△APE和△BQF中,
∵∠A=∠FBQ,AP=BQ,∠AEP=∠BFQ=90°,∴△APE≌△BQF(AAS)。
∴AE=BF,PE=QF且PE∥QF。∴四边形PEQF是平行四边形。
∴DE= EF。
∵EB+AE=BE+BF=AB,∴DE= AB。
又∵等边△ABC的边长为6,∴DE=3。
∴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不会改变。
【考点】动点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由△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可知∠ACB=60°,再由∠BQD=30°可知∠QCP=90°,设AP=x,则PC=6﹣x,QB=x,在Rt△QCP中,∠BQD=30°,PC= QC,即6﹣x= (6+x),求出x的值即可。
(2)作QF⊥AB,交直线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QE,PF,由点P、Q做匀速运动且速度相同,可知AP=BQ,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PE≌△BQF,再由AE=BF,PE=QF且PE∥QF,可知四边形PEQ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出EB+AE=BE+BF=AB,DE= AB,由等边△ABC的边长为6可得出DE=3,故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不会改变。
18. (2012贵州遵义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原点O,交x轴于点A,其顶点B的坐标为(3,﹣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
(2)在抛物线上求点P,使S△POA=2S△AOB;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AQO与△AOB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存在。
过点B作BP⊥OA,则tan∠BOP=tan∠BAP= 。
∴∠BOA=30°。
设Q1坐标为(x, ),过点Q1作Q1F⊥x轴,
∵△OAB∽△OQ1A,∴∠Q1OA=30°,
∴OF= Q1F,即x= ,解得:x=9或x=0(舍去)。
∴Q1坐标为(9,3 ),
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得Q2坐标为(﹣3,3 )。
∴Q点的坐标(9,3 ),(﹣3,3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根据函数经过原点,可得c=0,然后根据函数的对称轴,及函数图象经过点(3,﹣ )可得出函数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直接得出点A的坐标。
(2)根据题意可得点P到OA的距离是点B到OA距离的2倍,即点P的纵坐标为2 ,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出点P的横坐标。
(3)先求出∠BOA的度数,然后可确定∠Q1OA=的度数,继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x,得出Q1的坐标,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函数的对称性可得出Q2的坐标。
2012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2012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2012中考考后:
标签:中考数学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