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7-04-19
3、初中毕业生享受加分照顾政策条件的考生,必须认真从严审查,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加分条件如下(参照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5〕38号)文件执行):
①正住户口在我市居住三年以上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②归国华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③烈士子女加20分。
符合多种照顾条件的,只能享受其中一项最高分值的加分项目,不再累计加分。
符合以上②、③照顾条件的考生,须有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和原始证件;考生的加分(即特征分)材料由县(区)招办审核后,按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特征分数据库结构,建立考生特征分数据库,于5月底前报市招办。
五、考生报名号及考场座号编排
1、考生报名号由县(区)招办统一编制。
2、考生报名号由12位数组成,从左到右,前两位“17”为年份,三、四位“65”为巴中市代码;五、六位为县(区)代码(巴州区为01,平昌县为02,通江县为03,南江县为04,恩阳区05);第七位“1”为考试类型,所有学校的考生均为“1”,八、九、十、十一、十二为考生流水号,各县(区)分别从00001连续编排,不得间断。
3、考点由县(区)招生委员会确定,原则上应相对集中在考生较多、交通便利、应试环境较好的镇(乡)政府所在地。每考场为35人。
4、考生考试座位号由市招办按考点统一编排。
六、考生信息管理
1、县(区)招办按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采集标准和要求,核对、汇总后,于2017年4月15日前上报市招办。
2、为有利于考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规范以及国家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县(区)学校要严格管理考生的基础信息,任何人不能更改和对外泄漏。要严格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生信息管理要求》标准以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的要求采集和校验考生基础信息,确保考生基础信息规范、准确、安全。
附件1:巴中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库信息项目表
序号 |
字段名 |
类型 |
宽度 |
字段项含义 |
字段项说明 |
1 |
BMH |
C |
12 |
报名号 |
见文件 |
2 |
XM |
C |
16 |
姓名 |
姓名紧左填写中间不留空格(卡上为4个汉字) |
3 |
XB |
C |
1 |
性别 |
1 男2 女 |
4 |
KSXJH |
C |
19 |
考生学籍号 |
考生初中阶段学籍号 |
5 |
BMXH |
C |
5 |
报名序号 |
报名号第8——12位 |
6 |
XQDH |
C |
4 |
市级县区代码 |
见文件 |
7 |
BYZXDM |
C |
8 |
毕业中学代码 |
由各县(区)招办编制 |
8 |
BJDM |
C |
2 |
班级代码 |
由各学校编制 |
9 |
ZZMM |
C |
1 |
政治面貌 |
1党员 2 团员 3 其他 |
10 |
MZ |
C |
2 |
民族 |
见:民族代码表 |
11 |
CSNY |
C |
8 |
出生年月日 |
YYYYMMDD(卡上为YYMMDD) |
12 |
SFZH |
C |
18 |
身份证号(为考生唯一标识) |
按本人身份证号填,内地身份证只有15位数字和18位数字(18位身份证最后一位可为X)两种格式。末尾为“X”的,录入大写“X” |
13 |
KSHLB |
C |
1 |
考试类别 |
1 升学类 2只参加毕业考试不升入高一级学校 |
14 |
JS |
C |
1 |
加试 |
1 藏文,2彝文 |
15 |
DDKS |
C |
1 |
单独考试 |
1 藏文 2彝文 |
16 |
BSWY |
C |
1 |
笔试语种 |
1 英语2 俄语3 日语 |
17 |
KSLB |
C |
1 |
考生类别 |
1初中应届 2初中往届3农民工4退役军人 |
18 |
JKS |
C |
1 |
借考生 |
1借考生 |
19 |
HKLB |
C |
1 |
户口类别 |
1农村 2城镇 |
20 |
YZBM |
C |
6 |
邮政编码 |
按国家公布的《全国邮政编码》填写 |
21 |
LXDH |
C |
17 |
联系电话 |
只能填写半角数字 |
22 |
HZZG |
C |
18 |
照顾对象代码 |
A 地区级三好生 B 地区级优干生 C 地区级体尖 D 少数民族 E 教师子女 F 烈士子女 G 归华侨及子女 H 残疾青年 I 台湾省籍青年 J 县级三好生 K 县级优干 L 艺术特长 M优抚对象 N科技发明 O科技论文 P 市、州自定义Q市、州自定义 R市、州自定义 |
23 |
TXDZ |
C |
54 |
通知书寄达地址 |
指省(区、市)/地市区/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为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地址,考生必须填写) |
标签:巴中中考报考时间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