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文综 > 中考文综复习

2014中考文综复习资料历史知识点归纳

编辑:

2014-06-04

一、欧洲联盟(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体)

1、成立目的:随着经济发展,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

2、成立时间:

1)20世纪60年代 欧洲共同体

2)1993年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3、相关政策:①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③同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

4、作用:①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②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③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二、日本

1、崛起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进行经济扶持;②日本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③日本重视教育,实行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政策。

2、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A识记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

赫鲁晓夫改革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东欧剧变

1)剧变的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②现实原因:各国改革的失败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③外部原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

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3)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3、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戈尔巴乔夫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

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以及和平演变策略。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六、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A识记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经过长期的斗争,1947年,原英国殖民地印度独立。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印度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A识记 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史实。

知道中东战争,了解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知道科索沃战争。

B理解 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一、冷战: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开始运用其强大的实力遏制苏联,向全球扩张称霸,经济上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则针对性地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之对抗。随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出现,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形成。

3、冷战: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