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模拟题

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曹刿论战》阅读

编辑:sx_liax

2016-09-20

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是《曹刿论战》阅读,《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

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曹刿论战》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栖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C.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骄死于槽枥之间 B.行者休于树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夫战,勇气也

4.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6.当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认为“可以一战”,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7.《曹刿论战》是编者添加的一个题目。请你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所拟题目的合理性进行简要分析。

1.B (B.均为“缘故、原因”。A.养;平安。C.信用;相信。D.虚报;更)

2.C (A、B、D三项均为介词,后面加处所,意为“在”; C.也是介词,但后面加对象,意为“对”)

3.D (A.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古义为“案件”,今义为“监狱”; C.古义为“第二次”,今义为“又一次”)

4.D (A.“以何战”的倒装; B.“有何陋”的倒装; C.“吾与谁归”的倒装)

5.(1)做大官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我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远望他们的旗子也已经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鲁庄公先将战胜齐国的希望寄托于贵族近臣的效力,然后又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这些都不是作战取胜的关键。最后鲁庄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明他能做到公平执法,取信于民,而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正因为这一点,曹刿才认为鲁国可以与齐国作战。

7.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课文选段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后总

结上,内容与题目一致。

这篇中考语文模拟卷试题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

2017中考英语一模试题练习(考前检测)

2017中考英语第一轮模拟试题(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