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7-09-29
易误辨正法技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题目文字较长,干扰源多。二是有关虚词的巧用。三要受同义词表义的影响。,详细介绍如下:
易误辨正法技巧:
一是题目文字较长,干扰源多。
例如1991年安徽中考作文题《记一个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人》,这个题目用字达13个,审题时可化繁为简:《记一个难忘的人》。“给我”介宾短语多余,“难忘”的当然是“我”。既然“难忘”,不可能不“留下”“印象”,这两个词也与“难忘”重合。这样一删,既合理,又未改变题意,而且增加了题目表意的透明度。
二是有关虚词的巧用。
虚词有时表意不虚,题目的易误点往往表现在虚词上。例如1991年吉林中考作文题《让我再说一声:“老师好!”》。这个题目,最易致误的是一个表示频率的副词“再”。考生往往只抓住了它的表层意义“第二次”做文章,实际上,这个“再”主要是指毕业离校之时的“再”,具有特殊意义,可从内容、时间、场合和情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再如1992年江西中考作文题《五星红旗从我心中升起——记一次升旗仪式》,对这个题目,考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记叙校园升国旗的情景,或仅客观地写“一次升旗活动”,这些都能扣住副标题,而这个题目的重点,是正标题中介宾短语“从我心中”四个字。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写出客观“升旗仪式”的情景,更要反映出主观“心中”的感情,要通过抒情、议论方式,来表现升国旗时“我心中”情感的升华和联想的加深。
三要受同义词表义的影响。
汉语同义词丰富多彩,拟题时所用的词语,一般都有与之相应的同义词存在,如果所见之词与我们平时常用的有关词语相近而不是完全相同,致误点也就随之产生了,例如1994年安徽中考作文题《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失误考生几乎占了一半,误点都出在“波折”一词上,有的把“波折”写成了“风波”,有的把它当“挫折”来写。这三个词表面看意义相近,实际差别还是明显的。“波折”是事情进行中所发生的曲折,中性词;“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挫折”是失败或失利之意,都是贬义词。审题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同义词之间在表意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还为考生朋友们整理了几个个性框架
开头两段,第一段语言优美或有哲理性,不要太长,三行以内;第二段入题、点中心,概括下文要写的内容。
结尾两段,一段点中心、扣题,另一段抒情联系生活、人生,升华主题。
中间的三段可以把其中的每一段变为两段或三段。
第一段,概括说明我这一段要讲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段,简洁生动地描写出这个故事,一定要围绕题目叙述故事,为下一段点明中心做好铺垫。
第三段,把前面归纳的那一组问题回答清楚。
可以采取更多的段落,使各段形成排比关系,但注意不要把内容写空了,要有具体的观察点,具体对这一点的感受。
喜欢我们就关注我们吧,我们网站是精品学习网中考站~
标签: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