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vzw
2012-11-29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散文鉴赏指导专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散文的特点
1. 广义的散文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意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按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也可以这样说,除了诗、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诸如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寓言、神话及记事抒情一类,均可列入散文范畴。
2. 狭义的散文
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3.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 取材广泛多样,联想丰富奇巧,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② 篇幅短小精练,立意深远、集中,从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
③ 结构自由洒脱,形式多样纷繁;可根据内容需要,精心剪裁,散得开,收得拢。
④ 表现方法灵活,富于变化发展;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由景触情;它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⑤ 语言朴素和谐、凝练优美,散文的语言是最有风格的语言,作者可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经历、爱好、个性。
4. 散文分类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
高考散文阅读的选文一般是篇幅短小、文情并茂的散文精品。 2 3 4 5 6 7 8
(二)散文阅读指导
1. 抓结构线索,把握选材。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形散主要体现在选材上,选材广泛,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一篇散文中,文章材料总是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散文的线索。阅读散文把握了线索,就把握了材料的组合点,也利于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散文线索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时间为线索。理清时间线索时,要力求把握叙事的起止时间和特殊顺序,如倒叙、插叙等。
(2)以空间为线索。
(3)以物件为线索。
(4)以情感为线索。
记叙的线索有的明确,有的则是隐藏的;或明或暗,明暗交错,虚实相同。阅读时,从明线(实线)中把握文章的选材,从暗线(虚线)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明确文章的主旨。如《荷塘月色》是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由出家门到欣赏月下的荷塘,再进一步欣赏塘上的月色,最后回家。而心里颇不宁静的复杂心理贯穿整个事件,因此所写景物中均带有一层心里烟雾(情感),分析这一暗线,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孤独与苦闷的情感,明确主旨。
2. 分析语言,把握情感。
散文的语言具有形象化、情味性的特征。语言是作家心灵的窗户,通过语言分析能把握作家的情感。如《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颇字,加深了不宁静的程度;小路夜晚更加寂寞,感到寂寞,已流露出其人生的孤独和心理的抑郁,更加寂寞,则包含了其深沉的孤独和不可解脱的苦闷。
把握情感具体可分为五步,由浅入深地阅读和鉴赏。
(1)领会文章的情感。
面对一篇散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正确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情感,认真体察作者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景仰什么,鄙视什么这对于每个阅读者都不至于成为难题。
(2)探究作者情缘。
在准确把握了作者在文意中表露的感情基调之后,就应当想一想为什么了。即探究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缘由,对某事物为什么热爱,为什么憎恶,为什么景仰,为什么鄙视这样,阅读就深入一步了。
(3)理清文中情物。
首先要说明,这里说的物是广义的,指一切可以感知到的东西,如人物、事物、景物、动物、植物、器物篇散文,总要提到许多物。一篇优秀的散文,提到的都是与表情达意有关的物,其中绝无废物,因而读一篇散文就必须考虑,作者写到哪些物,为什么要提到这些物。
(4)分析作品情言。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必须通过语言来传达感情,读散文时尤其应当捕捉那些渗透着作者鲜明、强烈的感情的语言。需要注意的是表达鲜明、感情强烈的语句,未必都是词语华美的语句,恰恰相反,作者表达鲜明、强烈感情的语句,往往很朴素。
(5)鉴赏多种情艺。
一篇好散文,很讲究表情达意的艺术,因而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感情共鸣,给读者美的享受。但作者在表现中心、抒发情感时,一般都不那么简单、直白,而是很讲究表现手法。这些手法都有不一般的表情达意功能。
如果仔细回顾一下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试题,你将会发现,几乎每一道试题(有关篇章结构的除外)都与上述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有联系,甚至可以说,上述五个方面正是命题的题眼。
3. 从多个角度把握主旨。
分析散文的主旨可从多个角度把握。
第一,常规的办法是对所选材料归纳综合,把握作者的情感,明确写作意图。如《灯》作者写了深夜的灯光、夜行经验、哈里希岛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的火炬、友人的故事等。透过众多的材料,我们可发现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正义力量、人类希望的代表者的热爱的情感。
第二,把握主旨时,应重视抓文眼。文眼有以下的特征:
① 情感性强,且代表全文感情基调;如《荷塘月色》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它体现了全篇文章中苦闷的抑郁之情;
② 综合性强,它是全部材料中的神,对材料有凝聚力。
③ 常带议论性。记叙性散文和写景状物的散文,文中的议论句一般起点明中心的作用,如《风景谈》中在写景状物的基础上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注意文题分析。一些散文文题本身起了点明主旨的作用。如白杨礼赞,表达了对白杨崇高的赞美之意,点示了中心。 3 4 5 6 7 8
「典型例题」
[例1] 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直接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得诗兴。杨万里有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诗人主张融身心与大自然中,物我两忘,以一种审美态度观照自然,大自然便会呈献诗思。在诚斋诗中,大自然被诗人赋予了人的灵性,十分亲切活泼。诗人写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写春光:拂花红露溅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与桃李,更将剩彩弄游丝。;写夕阳映山: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这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自然物象与审美主体融而为一了。
改变了那种依傍前贤、在书本中找诗材的思维定式,在与大自然的遇合中获取诗思,便形成了触处生春、随机感发的审美创造方式,这是诚斋体的构思特点。
1. ‘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一句中的拐棍的含义是什么?
答:题干中有抛开书本这个‘拐棍’的重要信息,也就是说拐棍就是书本。但是,仅仅这样回答是不够的,联系文章第2段的首句,就可以准确地得出依傍前贤,在书本中找诗材的完整答案。
分析:对词语的意义或修辞意义进行解释,是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微观题、必考题。这类题目的答题关键是寻找题目和文章中的语言信息。熟读题干,准确把握它所隐含的或显现的信息源,再依据这个信息源解读文章的相关内容,答案就会跃然眼前。
[例2]
(1) 很久很久,没有吃上家乡的红薯了;
(2)很久很久,没有闻到家乡浓郁的泥土香了。
(3)那天逛街,看见有人卖红薯。我一阵狂喜,不问价钱,称了好几斤。拿桶,倒红薯,浇上水,开始冲洗。红薯就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鸭子,绕着我的手游来游去。
(4)这时候,那缕久违的泥土香扑鼻而入,渐渐弥漫屋子___________.这使每一位熟悉乡村生活的人,都会想起红薯地,想起碧绿的薯叶,想起薯叶上更广更蓝的天空。
1. 文章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在第(3)段中表达的狂喜的情感?
2. 结合文意,选择最恰当的一句,填在文章第(4)段的横线上。
A. 窗前的牡丹,悄然收拢花瓣。
B. 窗前的腊梅,飘来幽幽清香。
C. 窗前的月季,依然鲜艳欲滴。
D. 窗前的水仙,还是淡雅素朴。
分析:第1题要抓住词语的基本内涵狂喜是一种心理活动;要注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哪个句子,即答案应该是句子。
答:红薯就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鸭子,绕着我的手游来游去;
分析:第2题的回答,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孤立地就四个选项来判断是否。B、C、D三种花卉仍旧是我行我素,唯独A有反常的表现(拟人的方法),这正是文章遣词造句的用意所在(闭花羞月也)。
答:A
[例3] 古诗文中忙字少见,倒是忙的死对头闲,在古诗文里头真忙得不可开交。请看,唐。李白孤云独去闲,皎然事外水塘闲,李昂心向白云闲,贯休风清闲客去,宋。孔武仲地闲花木为留春,陈颢夫子也将谓偷闲学少年,徐照倒也老实:爱闲却道无官好,等等。唐。李涉官至太常博士,也昏而闲,得闲就喜: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连戎马半生的陆游,都闲笔闲游:闲游野寺骑驴去,倦拥残书听雨眠。可见,古人那里闲的种类丰繁多姿,有地闲,有客闲,有清闲,有帮闲,还有闲情闲绪,当然是闲事最多。古人对于闲的感情也丰富多彩,有爱闲者,有闲游者,有去而闲者,更有小醉闲眠,像陆游《采桑子》:小醉闲眠,风引飞花落钓船,最妙,能两种闲趣都鱼与熊掌得兼。
1. 作者列举李白、皎然陆游等一些作家的诗句,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分析:这是对材料与观点关系的理解,也是考试中的常见题。此题有两种选择的可能:一是闲,在古诗文里头真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如果作者用诗句仅仅想阐述闲在古诗文里多,似乎没有多少意义。再者,依此类推,几乎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寻找到许许多多的诗句来作为例子。由此看来,这样的观点没有价值。其实,文中有可见一词作为提示:可见这个词支配的对象是什么?有了这样的思考和判断。
答:阐述观点有两层意思:古人闲的种类丰繁多姿;古人对于闲的感情也丰富多彩。
[例4] 画者练就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声有色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迷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一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便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只不过没有时间将它行之于纸,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须的全部思维过程。
1. 文中的画眼指的是什么意思?(作答不超过20字)
分析:现代文阅读有三种提炼和概括的方法:照抄原词原句直接回答;用原词原句整理组合;用原文的文意组织概括。
提炼和概括要求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推理、判断的同时,又要求有对语言组织、语意表述有较好的实际运用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份试卷往往会呈现对提炼和概括能力多个层面的考查。
本题有文字数量的限制,答题的区域不难寻找,主要是看学生对句子主干的把握和对句子枝节的筛选,以及考查语言(句子)的组织能力。答案应该抓住这些字眼:大千世界、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捉住。
答:敏锐捕捉大千世界中各种形象美感的能力。 2 4 5 6 7 8
[例5] 我们踏着月色静静地走着,时而沐浴在月光下,时而笼罩在斑驳的树影里,好像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着飘然若仙之感。袅袅清风中,依稀还有缕缕暗香在这深秋的夜空缓缓滑过。这时园内杳寂无声,只有我们每走一步,落在石板上的足音,发出空寂的幽响,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更加清脆、响亮、悠长,如灵隐寺中和尚的木鱼。
我怕破坏了这一片宁静,停住脚,却见一地素月分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于是,回过头,又这样低声对你说:轻点走,别把月光踩碎了。
1. 与文中划线句却见一地素月分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相呼应的是哪一个句子?
分析:好文章讲究布局和呼应。布局、呼应的精妙处,也就是命题者最关注、最喜欢的地方,试题也就从此而来了。这个语段开头写到的走着与下文的停住脚相呼应。走着的过程是时而沐浴在月光下,时而笼罩在斑驳的树影里。这样就提示我们要了解的是停住脚停在什么位置:是停在月光下还是停在树影里?下文写到的是却见一地素月分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一个精妙的比喻,只有在树影里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
答:相呼应的句子是:时而笼罩在斑驳的树影里。
[例6]
永恒的坐标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象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行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载判和贵宾的席位。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的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 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2. 作者写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1)作者写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2)这段话用了什么手法?
3. 作者在文中说: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实质是什么?
4. 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和雕塑联想到奥林匹亚的精神,赞颂对两种健康的追求。
B. 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原因是这里是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
C. 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作者在这里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别的文明也有智力和肢体这两方面的提倡。
D. 作者在奥林匹亚领受了不轻的文明冲撞,反思了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距。
E. 作者在文中写到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主要是为了表明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1. 答:(1)这是全人类的体育圣地。
(分析:文中两次提到圣地,这个圣地不仅是值得景仰,它的精神已为全世界所接受。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或者答健康是他们的宗教,也可接受。(分析:这一点是体育最直接的意义,即一般意义上的健康。)
2. 答:(1)这样写突出了圣地虽然年代久远,却仍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感觉;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沉思考。(2)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古希腊文明把健康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关注人的整体,追求人的双重健康;而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
分析:直接提取文中信息。
4. AD(分析:B项中最早的竞技场不是仰望的直接原因,作者赞颂的是一种精神;C项中别的文明虽然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常常顾此失彼,这个排比句说的是顾此失彼的种种表现;E项中写看到的雕像是因为这些雕像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阐明对双重健康的追求。)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散文鉴赏指导专题”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
标签: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