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校史:建校期

编辑:sx_xiexh

2014-01-22

如何实现中考取得好成绩的目标,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去努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浙江省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校史:建校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原瓜沥中学)创建于1958年,1959年11月单独在瓜沥镇於家溇设校,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它的创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带动人民在文化上翻身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使瓜沥地区、瓜沥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以能使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培养新的一代,特将瓜沥中学建校三十年的历史简要记叙于下。

建校期(1958.9—1966.5)

瓜沥初级中学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于1958年9月创建。当时由杭州市教育局拨款8000元,在瓜沥镇中心小学南面操场上建造了一幢有六个教室的“工”字形的教学平房,计487.5平方,附设在瓜沥镇中心小学。第一学期招收了三个班级,学生150人,招生范围是萧山东片南沙地区。入学后还是全民大炼钢铁之际,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大炼钢铁运动,还搞了五亩油菜试验田。这些来自农村的贫下中农子弟求知欲高,劳动观念强,对党和社会主义无限热爱,对未来抱着美丽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心。这为办好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1959年,省教育厅拨款三万元正式在瓜沥镇於家溇坟什地上建造了一幢有975平方的“工”字形教学大楼,可容纳十二个教学班,镇人民政府也为学校建造了厕所。当时学校占地面积为10.33亩。首届初中学生直接参加了建校劳动,他们搬运砖石,平整操场、修筑道路。新教学楼在1959年11月建成交付使用,学校定名为“萧山县瓜沥初级中学”由屠伯良任校长,原三个班合并为二个班。1959年招了四个班,共计六个班,300左右学生。这一年由于学生骤增,而学校又只是一幢教学楼,所以师生的生活相当艰苦,学校没有宿舍,学生就分散居住在中街耶苏教堂、明朗大队苞索厂等地方,有的在教室里搭起睡铺,大部分同学睡的是地铺,教师与学生一起同睡。学校没有厨房,学生就到镇机关食堂搭伙用膳,吃一餐饭既要排队,又要走里把路。当时晚自学根本没有电灯,用的是汽灯,这种学习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了。

由于学校刚开办,教师大多数是普师毕业生,在教学上也根本没有仪器、挂图、图书等设备,化学教师上课就是靠一只钵头、一根皮管做实验,但因为师生们有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些困难反而激发了全校师生认真教学,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们在教学大楼正面开垦了两片荒地,计五亩,作为学生的劳动基地。

1960年2月,校长屠伯良调萧山县文教局任副局长,由沈子正接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一年省教育厅及瓜沥镇委再次拨款,共同兴建了第二教学大楼和厨房,学生们坚持劳动建校,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挖掘附近坟堆中的块石120立方,搬运了建造大楼的二十多万块砖瓦、木材,为国家节约了运费965元。当时国家正提倡技术革新,学校也积极参加了这个活动,有技术革新创造成果计58件。在扫盲运动中师生分层包教,每晚都到附近工厂、农村教工人、农民识字,宣传党的政策。学生任水泉被评为扫盲积极分子,出席了团县委召开的青年积极分子大会。

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是我校创办以来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这一年秋收学校收获稻谷1200斤,络麻1500斤,蔬菜5000多斤,各班还饲养了猪、鸡、兔等家禽82只。这年暑假还请解放军传授军事技术,对全校18岁以上师生进行了基干民兵技能训练。

我校由于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好,领导和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创新精神,经杭州市教育局和萧山县文教局批准我校为十年制试点学校。决定在东片地区招收了一批优秀高小毕业生入学,学校也一下子发展到十个教学班,500多名学生。接着国家正值困难时期,党号召度过三年暂时困难,学校试点也从此停顿下来。学校开展了“节约粮食,支援灾区”的活动,一面发动师生大种秋菜,开垦什边地,一面搞“瓜菜代”,节约每一粒米,一年来为国家节约了一千余斤粮食。 此外,学校还动员教工储蓄,支援国家建设。这一年被评为萧山县储蓄先进单位。

1961年,学校贯彻了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号召超龄中学生支持农业,这一年就有250多名超龄学生和农村学生回乡务农,学生从十个班级490人,下降到5月底的七个班278人,10月底,只剩下五个班级184人。在教学工作方面,学校提出了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的要求,在教学上提出“五认真”,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并建立了毕业班思想指导工作小组,加强了毕业生思想指导工作。7月份,首届初中毕业生毕业,由于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好,学习主动刻苦,虽然劳动次数多了一些,但毕业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成绩突出,升学率占报考人数的70%,升学考试居全县第三位。不升学的农村学生也积极奔赴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为发展农业、克服国家暂时困难作出了贡献。

1962年,上级政府为充实中小学师资力量,对不达大专文化水平的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并从高校分配和下放一部分有大专文化,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充实我校,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草案(简称五十条),进一步重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重点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当时学校虽然只有四个班级149名学生,教师编制又紧,课多、头多、兼职多,但全校在党支部领导下都能团结一致,扎扎实实为贯彻方针提高质量而努力,学生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学习经验的交流,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刻苦学习蔚然成风,因此在1962年度被评为肖山县文教战线先进集体。

1963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一开始声势浩大,搞得生动具体、活泼、形象、收效也非常显著,在整个学雷锋过程中学生天天记日记、人人做好事,光初一年级五十三名同学一学年中做好事就达1414件。“活着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一句雷锋铭言,很多同学不但在思想上明确,而且能落实在行动上,在学习上发扬“钉子”精神。通过“学雷锋,做好事”,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年通过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总方针学习,在教育上更重视了面向农业,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教育,加强了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和教育工作,发放了《致毕业生的信》和《毕业生情况调查表》、出《校友通讯》、学校提出“听党的话,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艰苦朴素”20字的新校风。1963年度,由于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学校又被评为“萧山县文教战线先进集体。”

1964年—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每年招收新生由一班增加到两班,到1965年已恢复到五个班级,255名学生。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又提出了“尊师守纪,勤奋好学”的新校风。学生朝着思想好(包括劳动观点好),学习好,身体好的目标前进,并进一步加强了为农业,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勤奋学习的思想,教育效果十分显著。此届毕业生中除升上高一级学校外,其余留在瓜沥镇的九名城镇居民学生全部响应政府号召到长沙乡支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成为建国以来瓜沥镇第一次城镇初中毕业生下农村的典范。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浙江省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校史:建校期,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相关推荐:

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学校介绍

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办学思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