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baiw
2014-01-02
这篇2013年杭州中考语文必考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说明:本次预测题型均出自黄保余老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考前梳理》(网络课程)课程讲义节选,总共将从中挑选24道题进行公布,每天将在考试吧公布4——6题,明天将公布说明文必考题型,适合学生考前几天学习。
为方便各地考生,欢迎转载,全部内容今年8月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书名《中考语文阅读不丢分策略与技巧》、黄保余编著)。
>>黄保余老师预测2013年中考语文必考题汇总
黄保余老师预测记叙文2题
一、 记叙文考点综述
记叙文,是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以人和事物为主要描述对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类文章的综合,它通常会包括写人记事文章、游记写景文章、小说、散文等。虽然各类文章文题各不相同,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但在写作和阅读考试中,却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原则,只是各自的表方式重点、结构、语文方面各有倚重。
第1题:分析文章题目的好处
考题变形
例1.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这篇文章以“冬天的脚印”为题,有什么好处,“脚印”有何深意?(5分)
例2.本文以“转基因食品的到底有没有危害?”为题,有什么样的好处?(3分)
例3.本文以“老照片”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换成“美好的回忆”(3分)?
答题思路:凡是问文章题目有什么样的好处及作用的,一概按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标准进行评价,文章开头的作用有,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结尾的作用有含蓄和点明中心。其中,点明中心还有个途径,就是题照应。
参考答案
例1:答,作者文章中写了自己在冬天受陌生人帮助,寻找帮助自己的人时,却只看到一双雪地留下的脚印的故事。文章以“冬天的脚印”为题,不但能够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还使得文章题目含蓄且富有深意,“脚印”代表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传递。
例2:答,作者用设问句为题,即亮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例3:答,以“老照片“为题,不但点明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使得文章的主题表现也更加含蓄,而“美好的回忆”则显得过于直白,缺少含蓄美。
第2题:文章两处内容或前后说法是否矛盾
题目变形.
例1.文中说吴孟超“那动作里,也有老年人特有的那种‘慢’”,又说“他走路的动作让我略有些意外:两脚迈得很快捷”,这互相矛盾吗?为什么?(4分)
例2.“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例3. “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 ”一句,前面说“芦苇更像一个人”,后面又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 ”,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4分)
答题思路:这里面需要用“虚实相应法”来答题,文章中往往前面先说的是“实”即事实或人物行为方面,后面往往说的是“虚”即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
参考答案
例1:答,不矛盾。“慢”是说吴孟超作为老人平时正常的动作特点,因为毕竟他已近90高龄;
而“快捷”是说他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动作特点(前面部分所指为“实”),表现了他对工作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他年轻了许多(后部分所指为“虚”)
例2:小时候,听不到军号声,作者说的是事实(“实”),而二十年后,我说听到了军号的声音,其实是说作者理解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之情,听到的是老人的心声(“虚”)。(答出“小时候听不到的原因”1分,答出“二十年后能听到的原因”2分,共3分)
例3:不矛盾。说“芦苇更像一个人”,是因为它生长的方式与人类有相似的地方(“实”的事实);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是因为芦苇不会拐弯抹角,只会一直向上生长,而人却会有歪心斜术(“虚”的思想情感)。
2013年杭州中考语文必考题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伴你成长!
标签:杭州中考语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