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baiw
2014-01-22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介绍关于浙江省台州中学,考生们应多了解一些中考信息,对大家会有很大帮助的。
浙江省台州中学
编辑
台州中学即浙江省台州中学。
浙江省台州中学的前身为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创办的“三台书院”,1902年始称为“三台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浙江省第六中学校”。1937年,改名为浙江省台州中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临海第一中学。1981年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85年,学校复名为台州中学。1996年4月,学校被确认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98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百强中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
中文名
浙江省台州中学
外文名
TaiZhou High School
简 称
台中
校 训
求真、务实、敬业、乐群
创办时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类 别
公办高中
主管部门
临海市教育局
学校属性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现任校长
施小森
知名校友
朱洗、周至柔、柔石、尉健行
所属地区
浙江台州
旧 称
三台中学堂、临海一中
发展目标
全国知名、省内一流、台州第一
教育愿景
大气、灵气、才气
目录
1学校简介
2学校规模
3师资队伍
4交流合作
5学校历史
6学校成绩
7校训校歌
▪ 校训
▪ 校歌
8学校荣誉
9学校地址
10知名校友
1学校简介编辑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在灾难深重中不断探索奋斗,终于赢得解放、恢复、发展和初步兴盛的百年。台中与之同步,也走过曲折发展直至初步兴盛之路。面对变革的社会实际,学校历来崇尚立志,鼓
台中中学新校区
励树立“救国为民”的远大理想,严格制度,严谨管教,重视品行,倡导“求真、务实、敬业、乐群”精神,选聘优秀教师,坚持教书育人。
创校以来,师生代有英才,展示了台中的峥嵘历史,光荣业绩。有辛亥革命志士杨哲商、张任天等,有“五四”爱国运动闯将项士元及其一批学生,有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王观澜、张崇文等,有一批任教的学者名师朱自清、许杰、许钦文、陶元庆、李平心等,有成为党和政府的高级领导人尉健行等,有早期为党和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柔石、林炯、林通、陈学西、梅其彬、叶信庄、秦龙、陈祥等,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先锋英雄谷虚、解良美、夏发稚、陈恭、罗天冶、阮吉强等,有在科学文化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朱洗、冯德培、闻邦椿、吴全德、池志强、徐世浙、陈洪渊等,亦有大批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医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批知名的高级经济师、银行家、企业家等。百年台中,形成了为国为民、求进求真的革命传统,浇铸了有纪有则、奋学开拓的优良校风,塑造了品高学优、全面发展的台中风貌,也因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现今学校占地面积490亩。
2学校规模编辑
校中具有I类的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规整的教学楼;有九层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台州中学地理位置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的科学馆,建筑面积达13500平方米;有3000平方米的体育馆,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体育场;有14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13万余册(不包括教师资料用书等),兼设470个座位的学生阅览室等;另有双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和计算机网络,共有各种电脑400余台;还有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多功能演播厅、多媒体演示教室、多媒体教学备课制作室、网络电子阅览室、天文观察台、天象馆、语音实验室、音像电子资料库、录音室等。
全校现有三个年级60个班,2800多学生;有教职员工200多名。现任校长施小森(省特级教师,任教地理科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朗伯能(副研究员,任教思想政治);副校长金松涛(省特级教师,任教生物,教研员);副校长吴飞龙(历史);副校长兼校办公室主任张学飞(政治);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胡正钼(语文)。学校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科研处、政教处及工会、团委。教研室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艺、技术。学校党总支下设行政、文科、理科、工厂、离退休教师5个支部,共有党员123人。
3师资队伍编辑
师资队伍建设正向着高层次发展,现有230名任课教师,其中有省特级教师6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1名,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3名,省优秀教师及班主任3名,省教坛新秀3名,高级教师116名,一级教师104名,台州市名师名校长17人,临海市名师29人。整个队伍整齐精良。学校领导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珍视台中的优良传统,总结吸取历史发展经验,结合新世纪新时代的更高要求,遵循我国的各项教育法规和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努力形成鲜明特色,正逐步把台中办成管理科学、队伍精良、教学科研一流、设施设备先进、教育环境优美、有崇志进取的素养和氛围、有奋学开拓的精神和风貌、品高学优、全面发展、声誉卓著、示范作用突出的名牌中学,努力以卓著的成绩和鲜明的特色,跻身于全省重点中学的前列,跻身于全国示范性普通中学的行列。
今日的台中,在深入改革、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阔步前进。学校实行校
台州中学老校区
长负责制,全面负责各项工作,并发挥教代会、工会的积极作用。学校有一整套的各岗位职责要求、规章制度及考核评比奖惩办法,统一执行,分工落实,努力加强管理,鼓励冒尖创优。德育有健全的队伍、网络、制度,德育常规管理及社区教育大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有序,教科研年年发展,已成风尚,有国家级课题5个,省级、台州市级课题20多个,参研教师达110多人。每年均有一百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台州市级以上奖,其中有数十篇教学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省级以上奖。近几年还出版了专著十多部。
4交流合作编辑
学校还重视面向世界,开展了与各国的交谊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安排至各国访问参观,也邀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交流指导。2000年,学校举办了第三届中美大中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的研讨会。2001年6月,韩国草堂大学、木浦市文泰中学的领导一行五人来校访问,并建立了联谊关系。2002年1月,时任学校领导徐林德、叶良文、郑米杰等5人至韩国回访,交流经验。2002年5月,韩国文泰市中·高等学校再次组团来访,商谈交流联谊事宜。
办学百年来,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迅速发展而兴盛,出骨干,铸经验,人才辈出,成绩斐然。
5学校历史编辑
清末时的创校改制(1902-1911)
台州中学之前身,系清同治六年(1867)所创办的“三台书院”(初名广文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维新影响日见深广,值秋,台州太守徐承礼奉诏令改“三台书院”为“三台中学堂”,聘全文田等为教员,任方荣阳为监督(校长)。校址在北固山磊落岩之中峰(现台临党校的一部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监督喻长霖添建校舍楼房两所,开辟操场一片。古代书院,专习“四书五经”等,无年级,不分班,多如师带徒形式为授。三台中学堂初办时,未分级、班,书院之旧制旧俗 尚留,学科开设亦颇不齐。光绪三十三年秋,周继潆任监督,学堂再行改革,改名为官立台州府中学堂,分年级,编班次,添设简易师范科,并按学堂章程开设经学、历史、修身、英文、算学、地理、博物、理化、体操、音乐等,实行了新制,还添建校舍一幢。从书院到学堂,是中国从古代教育迈向近现代教育的一次大变革。学堂初办时,管理及教职员仅七人,其中教员三人。至宣统三年(1911年),已有教职员工二十人。学校重视选聘师资,先后延请了金文田、楮传浩、王荦、张俊三等名师来校执教。同年,学堂改名为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堂。
民国时的曲折发展(1912——1949春)
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名为浙江省第六中学校,监督亦改称校长。学校添建了数幢校舍,添置了仪器设备,建起了围墙。但此后30多年,学校历尽曲折发展之路。民国5年(1916年),师范部划出,于白云山(北固山)下正学书院旧址(现台州初级中学东半部分)单独成立会稽道师范第三讲习所。民国6年(1917年),定名为浙江省第六师范。同年,柔石考入六中。民国8年(1919),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台、临在京学生数十人,积极参加了运动。当军阀段祺瑞政府派军警镇压运动时,台、临多名学生被逮捕,被打伤。当时,省立六中国文教员项士元(也兼回浦中学教员、校董),向师生宣传发动,于是六中、六师,还有回浦中学学生积极响应,宣布罢课,上街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声援北京的爱国斗争。在项士元等的发动下,省立六中、六师学生张一尘、朱洗(也为回浦校友)、许杰、蒋径三等都积极参加,他们印发传单,组织宣传队,上街以至到海门等地宣传,“劝用国货,抵制日货”,提倡、宣传新文化等。这一爱国运动很快从“学界”发展到“工商界”,从临海发展到台州各县,成立了“台州救国协会”、“台属商学联合会”等,项士元在艰难斗争中接任“台州救国会”会长,力促运动发展。“五四”的爱国精神、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在校中、在台临得到发扬光大。民国11年(1922年),朱自清先生应邀来校执教,值第二年春去温州。该年,六师又奉命并回六中统辖,而校址保留,从此,台中遂发展到老校址(现台州初级中学)。
民国26年(1937年),学校增设高中部,并改名为浙江省立台州中学。
解放后的改造勃兴(1949.6—1976)
1949年6月开始,第六专署文教科与华东军区临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专署文教科副科长徐朗、副科长梅法烈及廖永华等多人组成学校接管小组,先后接管了台州中学、临海师范、台州师范、建成中学及圣心中学,合并为台州中学,定址于临海北山路老校址(现台州初级中学)。在城隍山(原建成中学处)设台中师范部(1950年独立为台州师范);在海门设台中分部(1954年独立为海门初级中学,即现在之台州一中)。9月,本部及各分部均开始招生,10月2日,均正式开学,师生皆欢庆新台中。解放后,新台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台中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不久改称教导处)、生活指导处(后改总务处)。1950年又成立学校工会,同年5月4日建立共青团组织。学校废“训育处”及“训育制度”,废当时的“公民课”。并贯彻了向劳动人民开门的方针,动员劳动人民子女入学。学校学习解放区的办学经验,改革办学方针与教育思想;改用新教材,教学重视联系生产,联系实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政治课,讲授革命道理和时事政治;宣传劳动光荣,劳动人民光荣;对有困难的劳动人民子女实行减免费或助学金;师生均参加开荒等生产劳动,组织“生产自救”,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还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政治活动,如拥军优属、土地改革、帮助农民收割庄稼、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宣传、演出、服务,十分活跃。
1953年1月,学校首次被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
1956年,学校改名为临海第一中学。
新时期的改革兴盛(1977-现在)
1977年,邓小平同志批判了“文革”中提出的“两个估计”,揭开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序幕。学校立即进行了学习和贯彻。1978年8月,学校第三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0月,学校实行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学校进一步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平反了历来的冤假错案,纠正了种种错误处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并发展先进教师入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步步深入,从而迅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兴盛。
1980年,学制恢复为六年(初、高中各三年),逐步采用部编六年制新教材。学校认真贯彻“两全”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上,重视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1981年3月,学校再次被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下半年,明确提出“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研组活动,努力抓教育质量。
1982年,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学校领导、党支部带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带头义务劳动,使全校形成良好的风气。
1983年开始,学校逐步兴建了有2000平方的实验楼,有1400平方的图书馆,内有两个大型阅览室,又开始兴建2500多平方的礼堂膳厅,还改建大门,添建了部分教室、学生宿舍等。
1985年,学校复名为台州中学。
1987年,学校建立了党总支。学校实验室被国家教委评为学校实验室及仪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1988年,学校举办了第一届艺术周活动。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之题词。活动中,有朗诵比赛、独唱比赛、画展、邮展、会演等,活泼而丰富多彩。学校的体育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该年,又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校里改革步步深入,工作全面发展,学校开始走向兴盛,逐步迈向现代化。学校深化改革,加强了管理和教学。学校巩固了校长负责制,保持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重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积极作用。
1992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开始扩招自费生。
1993年,学校制定了各岗位责任及一整套规章制度,与“校长负责”配套,实行了“岗位责任制”、“人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等以及一整套的奖惩制度,加强了管理,打破了“铁饭碗”和平均主义,促进了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1994年,学校明确提出,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深化改革,严格执行制度,发挥制度管理的巨大作用,加强教研组和队伍建设,多方优化 课堂教学,遵循“两全”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管理科学、队伍精良、质量一流、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声誉卓著、具有示范作用、具有自己特色的名牌中学,努力跻身省重点中学的前列,跻身全国重点中学行列。从而,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1995年9月,为争创一级重点中学,校长亲自负责,成立自查自评工作小组,根据省定“一级评估标准”,提出“鼓干劲,抓落实,练内功,上台阶”的构思,部署并狠抓全面工作。
1998年,初中部分出,立为台州初级中学(一年后完全自立)。学校制订了新的近、远期发展规划,扩大招生规模,加强管理,加速教 育现代化建设。该年,学校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还被省教委评为“师德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电化教学先进集体”、“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
1999年,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校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全面提高。该年,学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治安安全优胜单位、省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等。
2000年,学校被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评为国家“九五”重点课题一一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优秀试验学校,被评为台州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等。
2001年,为适应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学校调整发展规划,决定易地再建。新校区规划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101162平方米。
2002年,学校举行百年校庆。同时举行新校区工程奠基典礼。经过两年的建设,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校园矗立在临海大道南。
2004年,学校开始搬迁。
2007年,学校全部搬迁到新校区,老校区置换给台州初级中学。[1]
6学校成绩编辑
早在民国时,学业成绩、体育竞赛等均曾获冠得奖。民国22年(1933),在省立各中学会考中,名列全省第一。在清末的十年中,已培养了中学毕业生460多名。在民国时期,学校又培养了中学毕业生(不分初高中的四年制、五年制中学)900多名,初中毕业生1400多名,高中毕业生590多名,师范毕业生540多名等。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学校的发展兴盛,毕业生也成倍增加,至2002年,学校共培养了12840余名初中毕业生(共计252班,至1998年初中分出止);高中毕业生13490多名(共计253班);还有数班师范毕业生。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每年参加学科竞赛,均有多科多名获全国和省级奖,列全省前茅。省会考的合格率及高考升学率也不断提高。八十年代,高考的升学率在60%至80%左右。自九十年代实行省会考以来,每年省会考的合格率均在99%以上;高考升学率从九十年代初期的80%左右,升到90%以上。如1996年为82%,1997年及1998年均为80%,1999年为93%,2000年为97.78%,2001年为99.0%,2002年为99.67%。其中毕业生经大学深造,成了硕士、博士等,有的出国留学或从事各项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校友遍于海内外,在各行各业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类拔萃者数不胜数。2000年以来,共有83人上清华、北大分数线,上名牌大学人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高考上重点线673人,名列全省前茅;重点人数、重点率、尖子生人数均居台州第一。2013年高考重点线上了673人(含艺术生),重点率首次达到65.
1981年3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4月,经省教委督导评估组的检查评估,确认台中为一所合格的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6年,又经省督导评估,确认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98年,学校又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党总支被浙江省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浙江省高中会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成果突出学校,全国和浙江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浙江省治安安全先进集体,浙江省绿色学校等。另外,学校团委被评为省先进团组织,学校实验室还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实验室和仪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紫藤文学社也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百家文学社。
7校训校歌编辑
校训
求真、务实、敬业、乐群
校歌
台州中学校歌
学生植树照片
徐成淼 作词
一、
二、
三、
东湖清波水,
灵江春潮涌,
今日幼苗绿,
北固苍茫山,
江南长城长,
雨露又阳光,
青松傍翠柳,
浪激鱼儿出,
明朝参天树,
白水映蓝天;
风起云飞扬;
祖国好栋梁;
同窗似手足,
少年显风采,
薪火相传递,
良师如兄长。
花季正灿烂。
桃李更芬芳。
我台州中学,
我台州中学,
我台州中学,
光华永久长!
光华永久长!
光华永久长!
作者系台州中学1955届校友,此校歌创作于台州中学百年校庆时期。
8学校荣誉编辑
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成果突出学校
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优秀试验学校
全国中小学实验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
浙江省文明单位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浙江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
浙江省绿色学校
全国百强中学
浙江省治安安全先进集体
浙江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
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北京大学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学校[2]
9学校地址编辑
校址:浙江省临海市双林南路220号
邮编:317000
10知名校友编辑
周至柔(1899—1986)
原名百福,临海东塍镇人。国民革命军空军一级上将。1915-1918于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台州中学前身)就读,1919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33年,出访欧美,考察各国航空事业。193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校长、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作战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央执行委员、空军总司令等职。1986年8月29日,病逝于台北医院。周至柔十分重视航空教育,并著书立说。抗日战争时期,周至柔兼任空军前敌司令部总指挥,率领中国空军对日作战。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编写的《国民党将领传略》(新华出版社,1989年内部发行),记载周至柔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空军建设、指挥空军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观谰(1906-1982)
原名金水,字克洪,临海城关天灯巷人。年轻时在省立六中师范部学习,与陈学西等交往,接受了革命思想。民国15(1926)冬年入党,任学生支部书记。民国16年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后转共产主义大学。回国后,在闽西、瑞金等地参加革命工作,主编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央工作团主任。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他任中华苏维埃土地部部长、中央农委主任等职。被选为“七大”代表时,生病住院,毛泽东曾去看望他,还致信说,“既来之,则安之”,鼓励他与疾病做斗争。解放后,他历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农大校长等职。他到各地调查,能如实向中央报告。毛泽东曾把他的报告批转全国,还打电话向他致谢。
林迪生(1903-1997)
原名林攸棉,三门泗淋人,民国11年(1922)省立六中毕业,15年入党,18年,与人一起创办东洋晓村小学,开展革命和宣传活动。后曾赴日攻读教育学。后赴延安,任延安大学中学部主任、教学研究室主任等职。解放后,任兰州大学校长26年。后又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著有《浙江之新城》、《校史简述——延大》、《新中国的新学制》等。
张崇文(1903-1995)
临海城关人,省立六中毕业,民国15年(1926)初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后,于10月到临海,与陈赓平等建立了中共临海县特别支部,任书记。翌年,任台州特别支部组织委员。后赴苏联劳动大学学习。回国后于民国19年,人杭州中心县委组织委员。被捕后,在狱中7年。民国26年8月杭战开始时出狱,任中共中央浙江省共委宣传部长。后转战南北,曾任新四军一师宣传部长、苏浙军区宣传部长、华东军大政治部副主任等,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后,任国防科委副秘书长、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等职。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等。
尉健行(1931- )
浙江新昌人,民国20年(1931)生。台中校友。1949年入党并参加工作,1952年于大连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曾留学苏联,学习企业管理,为高级工程师。“文革”中受冲击。后曾任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厂长、党委书记。1981年后,先后任哈尔滨市市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及党组副实际、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监察部长。1992年10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等职。现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
冯德培(1907-1995)
临海人,民国11年(1922)“六中”毕业,后毕业于复旦,留美获生理学硕士学位,又留英获博士学位。后为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神经生理学家、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医学院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后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等。他研究发现了静息肌肉“冯氏效应”,是神经肌肉接头生理研究的先驱者,还深入研究了神经肌肉营养性相互关系等等,是我国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带头人、倡导人。
朱洗(1900-1962)
原名朱永昌,字玉文,临海双港人。在省立六中时,成绩全班第一,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不幸被“开除”。他到沪打工一年,筹足路费,立志赴法“勤工俭学”,求知报国。后立志清白,该名朱洗。在法国,当国机床工人、汽车工人、绘图职工等,不辞辛苦,“且工且读”、“心手并用”,笃学深钻,毅然坚持十二年,以优秀成绩,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中山大学、台湾大学教授。他假期回乡,见家乡落后贫穷,感痛万分,于是自己出资,在双港筹办小学,后来发展成琳山初级职业学校。解放后,任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有多项重大成果。1956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有《现代生物丛书》等专著6部,有《生化说的进步》、《实验的蛙类双胎》、《家蚕混精杂交的研究》等大批论文发表。
吴全德(1923-)
黄岩人,民国12年(1923)年生,台中校友。民国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电子物理学家,纳米权威,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专长于电子物理薄膜和表面电子学。1963年提出阴极轱溶胶理论,1966年提出离子晶体或共价晶体中固溶胶粒的形成和生长理论。1979年提出银氧色阴极光电发射物理模型,推导出长波光电发射电流密度和量子产额公式,计算了该波长光谱响应理论曲线,从而得出对长波研究颇有贡献的平均银超微粒的直径约为21埃,这在国际上称为“吴氏理论”。1987年,他的有关超微粒研究,获得国家级奖。后又有多项研究,其中全新型银超微粒子——氧化钡光电转换薄膜,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闻邦椿 (1930- )
民国9年(1930)生,温岭人。台中高中毕业后,于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电系,1957年又于该院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现为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际转子动力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又兼浙江省经济管理专修学院院长等。闻专于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非线形理论及应用、机械故障震动诊断、工程机械理论等研究,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学”,有专著6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多篇。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惯性共振概率筛等多项高新技术,先后获国际奖2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专利6项。国际发明博览会还授予闻发明骑士勋章。
池志强(1924-)
黄岩人,民国13年(1924)生,台中毕业后,入浙江大学,毕业后曾留校任教。1953年后,至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药物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研究员。1959年曾获苏联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博士学位,1983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为上海市政协常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发表论文50多篇,多项研究获国防科委、中科院奖。
徐世浙(1936-2012)
徐世浙,椒江人,民国25年(1936)生,1952年台中毕业,后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先后在中 国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先后任地质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等,有专著《地球物理中的边界单元法》、古地磁学》等三部,对地球物理学有独创性开拓,作出了重大贡献,另有论文70多篇发表,有多项研究获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奖,曾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99年调浙江大学工作,2001年12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柔石(1902-1931)
柔石,原名赵平复,宁海人,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革命作家。他曾在宁海、三门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参与了亭旁起义。后来参加鲁迅组织的“左联”及鲁迅创办的“朝花社”,任“左联”编辑部主任。著有《二月》、《三姐妹》等。民国20年(1931),与几位“左联”作家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杀害于上海龙华。鲁迅写了著名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以志悼。
陈洪渊(1937-)
陈洪渊,三门人,民国26年(1937)生,1956年台中毕业,入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
教,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高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中国代表等。他在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基础理论、生物电化学、光谱电化学、超微电极及其陈列等等方面,均有深人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与人合写专著《分析化学前沿》、《离子选择性电极》等5部,论文50多篇,多次获国家级奖。2001年12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炯(1900-1937)
林炯,临海城西宝藏岙人。原为省立六中学生,固参加反对学校行政贪污的“学潮”被学校当局“开除”。后至上海、南京等地学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在南京河海工程专科学校学习时,经恽代英介绍入党。临海“乙丑读书社”成立,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民国14年(1925)11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与张闻天、沈泽民等同班学英语。22年夏,任东北满州省委宣传部长,继而任满州省委书记。民国3年9月,又赴苏联任莫斯科(救国 时报)编辑。后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被捕,枉死在异国狱中,时年仅38岁。
杨哲商(1883-1911)
临海城关人,原三台中学学堂学生。在校时,“好读书”,“爱诗话”,“娴技击”,能拳善剑。他目睹清廷没落,“少有远志”,“革命思想勃发”。交好革命党人王文庆后,更高涨了革命精神。后至沪参加了光复会,结识秋瑾等一批革命党人,奔走各地联络革命。秋瑾在绍兴兴办“大通体育学堂”,杨哲商在临海创建“耀梓体育学堂”与之呼应。杨以从教为革命作准备,并进行宣传,曾领导了临海的“天足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宣统三年(1911)11月,杨在沪负责赶制炸弹,不幸失爆牺牲,年仅28岁。
许杰(1901-1993)
天台人,现代著名作家。少就读于省立六师,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不幸被“开除”,后于绍兴第五师范毕业。在沪参加了茅盾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创作乡土文学。曾来母校任教,任过小学部主任。又曾与柔石等任教于宁海中学。后在中山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任教,一直参加革命斗争。解放后,先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等。著有《许杰短篇小说集》、《许杰散文集》、《鲁迅小说讲话》等。1993年9月逝于沪。
金干(1929-1994)
临海岭景人,台中毕业。他小有大志,原名名金承立,自改为金干,意为要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毕业后于浙江医学院,1953年入党。他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还兼学校党政管理工作,是浙医大党委书记、副校长、教授、全国知名的心血管专家。他参加过“全国十组人群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对比”等多项课题研究并获奖,参加过10多个国家的有关国际会议,著作有《心血管疾病诊疗手册》等多部。
梁信军(1968-)
临海人,1968年生,1987年台中毕业,复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1992年离校创办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开始仅10万元资金,很快发展到10多亿元,下有40余家企业,以现代生物医药为主导,发展多项产业。其复星集团在上海民营企业中名列前矛,成为上海市政府、国家科委重点扶持的科技企业。梁为集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并当选为普陀区当代表、人民代表、人大常委等。[3]
关于浙江省台州中学一文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初三的同学们要好好复习,备战2014年中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精品学习网。
标签:台州中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