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资讯

2013年湖南株洲市中考考试政策

编辑:sx_weizc

2013-05-24

【摘要】试题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思想品德科目分数的15%。

湖南株洲市中考考试政策如下:

(一)命题原则

总体要求:试题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贯彻课改理念,切合教学实际,不出偏、怪、难题,同时引导学校摒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

(2强调能力立意,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

(3)注重学科核心知识和通用方法,注重实验操作技能和学科精神培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4)难度适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株洲实际,整卷难度控制在0.55-0.65之间。

(二)命题依据

各学科的《2013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和教材,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精神,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思想品德科目分数的15%。

(三)学科命题要求

(1)语文试卷结构采用语言文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的形式。基础知识考查应放在实际语言环境中,避免纯粹知识的考查。阅读理解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状物、抒情、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作文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抒发真情实感,切实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材料作文。

(2)数学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关注学生对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内容的考查。可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加强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及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不追求解法技巧。

(3)英语既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知识立意为辅”的原则。力求在语篇层次上,在尽可能真实情境中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地域以及文化差异,选用真实、地道、形式多样的语言素材。

(4)理科物理、化学、生物试题要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不过分追求对知识的全覆盖,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联系生活、生产及社会实际,注重科学思想及科研方法的渗透,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5)文科政治、历史、地理试题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通过对文字材料、图表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突出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地方特色素材的应用,如“两型”社会建设的知识认识等。

(四)命题管理工作

(1)市教育局建立命题教师库。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小组,建立健全命题、审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及命题、审题分离制度。

(2)市教育局建立对命题教师的培训工作机制。对命题原则、学科命题要求及学科学业考试标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

(3)进一步完善命题、审题、制卷、评卷等各个环节工作制度,确保考试质量,杜绝事故。

四、考试科目及成绩评定办法

2013届初中毕业生参加的学业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七科,2014届初中毕业生参加的学业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二科,各科卷面分均为100分,其中英语科听力占20分。均实行闭卷考试。

今年全市初中毕业学业成绩继续采用等级制呈现。城区以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5个学科呈现,每个学科按参考总人数,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分别占25%、30%、26%、10%、8%、1%的比例用A、B、C、D、E、F六个等第表示,F等为不合格等第。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参照城区方式确定划分比例。全市7月1日公布成绩。城区由市教育局基教科统一发布到各区教育局。移动用户、电信用户分别可拨打12580和16829106(16829100)查询成绩,城区学生还可通过输入学号和考号在株洲教育网上查询成绩。

成绩发布后第三天由中考办公室组织查分。查分结果发到各县市区教育局并公布到校。查分不更改主观评分,只进行合分核对和有无漏阅核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考 > 中考资讯

标签:中考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