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资讯

预计今年年底前推出“垃圾分类”将纳入北京中小学教材

编辑:

2013-11-13

□现状

垃圾分类基本要靠指导员

北京市不断产生的大量垃圾无处可埋,倒逼垃圾分类深入推广。目前,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近3000个,占全市4000个小区的近3/4;而为推动垃圾分类,全市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全部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有些叫志愿者),全市的分类指导员数量已经超过5000人。指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基本都要重复进行垃圾分类。虽然一些区县政府投入人力、资金,开展垃圾分类积分换礼等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部分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仍要依靠垃圾分类指导员。

此前,中华环保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可排满北京的三环路。如果这些垃圾能够经过科学分类后再处理,90%以上能够得到重新利用。这一组数据无疑更加说明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而如果每人每天减量50克,那么北京1500万常住人口每天将减少垃圾750吨,相当于北京市日产垃圾总量的4%,如果长期坚持,将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对话

短期内没效果也属正常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小区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很少,这正常吗?

北京市垃圾问题专家、高级工程师王维平:这很正常,垃圾分类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简单。

记者:您认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不理想原因是什么?

王维平:首先,做垃圾分类要有系统性。垃圾分好类了要分别运输、分别处理和加工利用,后续的产业链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二是长期性,德国的垃圾分类10多年了,现在还有20%多的人不按规矩分类,日本也10多年了,还有17%的人不会分。所以垃圾分类是个长期的问题,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最终形成习惯。第三是社会性,垃圾分类与人们的知识、素养、自觉性都有关系。

现在北京的垃圾分类刚刚开展三五年,不要急,不能一蹴而就,现在还不要着急看效果。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素养和自觉性都提高了,长期进行垃圾分类,就会最终形成习惯。我认为,政府也不要着急,不要盼望垃圾分类三年就能到位,要坚持下去。

记者:有哪些好的措施来提高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王维平: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长期宣传,持续不断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同时,政府最好再出台些刺激措施,比如给居民发放记录本或者绿色存折,对那些垃圾分类好的、觉悟高的居民给些奖励,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都行。

标签:中考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