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辅导:中国文房四宝之墨

2013-11-07 11:59:14 字体放大:  

【摘要】:距离2013年下半年导游资格的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了帮助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3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辅导:中国文房四宝之墨”,希望考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多的收获,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精品学习网!

中国文房四宝之墨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这是宋代苏轼在《孙莘老寄墨》诗中写的赞美墨的诗句。诗中的“潘翁”即北宋制墨名家潘谷,据说他所制造的“潘谷墨”被誉为“墨中神品”,“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一宝。韩愈在《毛颖传》称它为“降人陈玄”。北宋大学士苏易简在《文房四宝谱>中写道:“松滋侯易玄光,墨也。”历代关于墨的专著很多,有宋代李孝美的《墨谱》又名《墨苑》、《墨谱法式》;元代陆友的《墨史》;明代程义的《墨史》、程君房的《程氏墨苑》、沈继孙的《墨法集要》、万瑞生的《墨海》等等。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墨的呢?据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在《古今事物考》卷二“墨”条中,也写道:“墨始于黄帝之时,一云田真造墨。”

最早的墨是什么模样的呢?据来人李孝美在《墨谱》中记载:最早的墨是用漆和石粉所做。陶宗仅在《辍耕录》卷二十九中云:“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他们所讲的墨就是古代的“石墨”,它是最原始的墨,用天然石炭所制成,使用时从研石在砚石上磨成粉末,再渗以水融成墨汁使用。在陕西临撞姜寨遗址出土的那套绘画工具中,就有一根石质磨棒,它的用处就是用来研墨的。由此可推定早在五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的石墨。《述古书法纂》中记述道:“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邢夷为西周宣王时人。邢夷所制的墨也是石墨。在徽墨产地歙县有这样的传说,有一天邢夷在溪边洗手,见水中飘来一段松树木炭,随手捡起,手为之黑。于是他捣为末,用饭粥拌和,以手搓成扇形和圆形,凝成固体,以之研磨。他所制的墨,史称 “那夷墨”。在纸还没有出现前,甲骨文和竹简,也都是先用墨写好后,然后再镌刻的。中国的墨是源远流长的。

秦汉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考古学家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就发现了松烟墨的遗物,这种墨与《说文解字》中所记“墨者黑也,松烟所成”相同。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所以从秦、汉出土的砚台都附有研石,证明了那时的墨不能直接用手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到了东汉,墨的形状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从此,研石就渐渐地绝迹了。

汉代的墨很珍贵,一般人是很难得到它的。据《汉宫仪》记载,当时做尚书令、仆、丞、郎等官的人,每月才发给一枚,汉代已形成了全国制墨中心,那就是渝麋(陕西省千阳县)。渝麋出产的“渝麋墨”,在当时最有名气。

三国时,我国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记载着三国魏书法家韦诞制墨的方法:“参以真珠、麝香,捣细合烟下铁臼,捣三万杵。”韦诞制作的墨被称为“韦诞墨”,是古代的珍贵之墨,被赞誉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

到了唐代,我国的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在唐末乃至历代各朝中最负胜名的制墨大师奚超,就是河北易州人。当时北方战事连绵不断,奚超父子只得举家避乱南迁,“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陶宗仪《辍耕录》)。当他们来到安徽歙州地界时,看到那里到处是葱郁的古松,质地又好,于是便定居下来重操旧业。奚氏父子刻苦钻研制墨技艺,据说他们选用松烟一斤,珍珠、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杵十万柠,终于制成“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好墨,被称为“奚墨”。

中国最为有名的墨是徽墨。

当时南唐后主李煜酷爱作诗绘画。安徽知府为了讨好皇上,差人选了两块奚墨进献给朝廷。李后主一试,果然不沾不涩,不滞不滑,乌亮光泽,而且芳香四溢,连声称赞。当即把奚廷控召去,封为“墨务官”,赐姓为李,又加封“奚墨”为“徽墨”。所以到了宋代,徽州(北宋末年歙州改为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了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李氏的制墨艺术被人们历代相传,一直至今。

徽州作为中国的“墨都”,从唐、未至元、明、清,都涌现了许多制墨名家高手。前面提到苏东坡那首诗中的潘谷,就是宋代徽州制墨名家,有“墨仙”之称,他制造的“松丸”是很有名的古墨。明代,在“徽墨”中形成了以歙派(歙县)和休宁派(休宁县)两大派系,各有千秋。在诸制墨家中,方于鲁制造的“铜雀瓦”,被赞为“前无古人”的好墨。程君房所制的“清玉案”,更有“一技之精,上掩千古”之誉。明代著名大画家董其昌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明代的墨为什么这般好,原来在那些高级的徽墨中,掺有麝香、梅片、冰片等名贵中药香料,故清香四溢,还有的墨中含有金箔,因而乌黑铮亮。当时称为“徽墨甲天下”。

清代,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这时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江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1615万… 北1689)原名圣臣,一作孺昌;字昌言庵;号素功。安徽歙县岩寺人。他原是一位秀才,由于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便在家乡潜心经营制墨。早期他凭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创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之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曹素功墨庄乾隆年间迁址苏州,同治三年(1864)又迁址上海。这个经历十三代,绵延三百年的制墨世家发展成为今天的上海墨厂。

2013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辅导:中国文房四宝之墨的内容就介绍到这,更多详情请关注:导游资格考试网备考指导

 

<--导游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