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19

2014-10-20 10:49:35 字体放大:  

2014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19

五、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原则是班级管理者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学习、劳动、文体、社交等多项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这是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班级活动、处理班级事务的基本要求。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就是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这是班级工作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二)全面管理原则

学生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相比有其独特性,它要实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学生管理必须面向全体,从整体着眼。

(三)自主参与原则

自主参与原则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们真正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

(四)教管结合原则

教管结合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地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全员激励原则

全员激励原则,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六)平行管理原则

所谓平行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影响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坚持平行管理原则应遵循如下要求:第一,要组织、建立好的班集体。第二,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第三,要加强个别教育。

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四)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用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五)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健康的班级舆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七)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七、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一)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