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由于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精品学习网整理了“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重点:遗传的作用”教育学考试辅导资料助您顺利通过考试。
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遗传下来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例如,神经系统是一切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无脑畸形儿不但不能产生心理,而且也活不长。色盲是由遗传而来的,后天不能补救。所以,色盲者不能成为画家,也不能从事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个体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先天的心理特征,也会对他后天的学习和社会成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1972年,在印度一森林中发现了与狼生活在一起的“狼孩”,这“狼孩”已没有人的社会特征,不懂人类语言,从而也没有人类的意识。在“狼孩”回到人类中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仍狼性不改,昼伏夜行,吃了就睡,饿了就引颈长嚎……这一事实说明,人虽然有无比优异的遗传素质,但是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失去了教育影响,就不能得到发展,甚至失去人的特征。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新生儿呱呱落地,有的安安静静,有的大哭大叫……这表明神经类型的特点不同。天资高的儿童,就可能比一般儿童发展得快一些、高一些。父母身高都比较矮的人,一般个子不会高,从事篮球等需要高个的职业就不大可能。
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在于核糖核酸排列及其活动的差异。一个先天禀赋优异的儿童,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更快、更好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对他的发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22.8万名儿童的调查发现,低能儿占同龄儿童的3%—4%,而低能儿中有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儿童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刚出生时,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是不完备的,它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都服从年龄解剖学规律。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发展的年龄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只要机体某一部分达到成熟,某种技能就能出现,如抓握动作。有些机能是靠学习获得的,但也受成熟水平的限制。如让6个月的婴儿进行步行训练,不但没好处,‘而且会有害于他的发展。同样,小学生学高等数学也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家都认为,早于或迟于成熟期的学习都无助于发展。由于儿童的智能发展始终是与个体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直接相关的,所以那种认为可以对学生任意施教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有差异,但就一般人而言并不是相差很大。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分工造成的。”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则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如王安石的《伤仲永》记述了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小时聪颖异常,五岁即能诗,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大不如前,二十岁左右便“泯然众人矣”。而有些生来似乎愚笨的人经过后天的教育也能成为一代英才。如《天才的教育》一书中记录的威特,小时几近于白痴,但经过他父亲的悉心教育,掌握了多门外语,取得两个博士学位,成了法学权威和研究但丁的专家。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因此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者把遗传看做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人的智力、能力和个性都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的。他们把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的好坏,说成是天生的遗传决定的,否定教育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只在于延迟或加速遗传能力的实现。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