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点(2)

2011-05-16 14:51:17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一、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序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阶段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3发展主动性阶段4变得勤奋的阶段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7显示充沛感的阶段8达到完善的阶段。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初中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予学生有关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6、试述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2、智力测验: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的比内-西孟量表(法国),后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平均数100,标准差为15

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智力构成: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信息加工活动中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言语智力、数理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

智力差异:个体差异: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量的差异主要是指个体在IQ分数上的不同。质的差异主要是指个体的构成成分的差异。

群体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3、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1、学生风格生理因素;2、学生风格心理因素3、学生风格的社会性要素

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持久性,二是一致性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美国赫尔曼·威特金

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性者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②反思型与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与冲动型学生相比,反思型学生表现出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反思型学生能够较好的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更能抗拒诱惑。

③、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戈登·帕斯克),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就是说从一个假设到下一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④、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斯特伯格提出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人具有与社会一样的自我管理或组织系统,研究的重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系统调控其认知活动。。

(1)心理自我调控的功能: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和分析评判型

(2)心理自我调控形式: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和随意无拘型

(3)心理调控的水平:整体抽象型、局部具体型

(4)心理调控的范围: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

(5)心理调控的倾向: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