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资格考试《儿童心理学》如何促使儿童保持言行一致

2011-05-26 10:42:08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整理了2011教师资格考试《儿童心理学》如何促使儿童保持言行一致供大家参考。

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研究看来,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情况,促使儿童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统一的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一致指出;环境和教育不能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在儿童个性的发展上,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同一教育影响,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效果。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他认为这个中介就是儿童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就像一个三棱镜,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

对一些成绩落后和品行不好的儿童的研究证明:儿童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例如,不愿意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等等。而儿童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的生活条件或教育下所形成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一年级儿童虽然有了很好的入学条件,有了从事学习的准备和愿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毫无曲折地、顺利地学习下去。他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还要看他能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看他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怎样,看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等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的人的要求的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适当地提出教育要求,并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促使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以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来促使儿童具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具有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也就是说,应当设法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逐步变成儿童的内心要求,逐步成为儿童的动机和需要,使儿童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首先,必须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要在积极的动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实现,一切强迫、惩罚的方式是无效的。所谓积极的动机,就是外部的要求变成了儿童的“内心的”需要,社会的动机变成个人的动机。有些研究者提出,唤起儿童的同情心,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是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的一个重要手段。移情是儿童采取道德行为的一个基础。

其次,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道德行为不是一两次尝试就可以形成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使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必须使道德行为变成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