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资格考试《儿童心理学》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011-05-26 10:43:55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搜集了2011教师资格考试《儿童心理学》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供大家参考。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

在小学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掌握了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有关的研究指出,小学儿童在四、五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才可能达到初步本质概括的水平。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关于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向比较精确、比较本质的水平发展。

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小学儿童由于道德知识的理解不精确、不全面,在道德评价上,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

皮亚杰曾以故事的方式来测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结果指出:小学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往往是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如遵守某种法则,完成某种作业)。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开始能对出于无心而犯错误的同学,表示一种责备、惋惜、同情和谅解的复杂心情。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人物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时取决于他们的印象的强烈性,有时取决于某些品质是在什么情境中表现的。

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一种道德知识,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也可能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道德知识是否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处于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和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使小学六年级儿童也还没有达到强有力的内化推理水平。这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儿童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它的深刻性和坚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儿童道德经验发展的水平。教师从低年级起,就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儿童由于认识和行为不一致而产生的思想斗争中,逐步使儿童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儿童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还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但这不等于说,小学儿童就不能做出很好的道德行为来。事实上,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做出很使人感动的道德行为,不过这常常是由于道德情感或道德习惯,而不是由于高度的道德信念。

根据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有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抽象性发展的趋势,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抽象性具有一致性。

研究还指出,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但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而言,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最低。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