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个方面。
1.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有几个趋势:(★重点)
(1) 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2) 从简单到复杂,从只看到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3) 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4) 从具体到抽象思维
(5) 从弥散性、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例:6、7岁儿童对他人的认知首先是了解外部的、具体的特征,如姓名、身体特征、外部的行为等。7、8岁之后逐步增加到适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描述,也逐渐过渡到讨论他人的行为动机。
2.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1)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等。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近的人做朋友;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交往频率更大,交往时间更多,交往形式复杂,儿童在同伴中传递信息能力增强,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
(2)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第一,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进入小学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如a.双方交往时间减少;b.发生冲突数量减少;c.父母对儿童关注减少;d.对儿童控制程度在变化,由直接控制变为引导儿童自我控制和监督。
(3)与老师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幼儿园的老师相比,小学老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品行。与中学老师相比,小学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老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老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老师了。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老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老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老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老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老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