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复习指导(14)
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1、需要的界定
需要:反应了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乏。(生理层面和心里层面)
内驱力: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并使个体指向实现一定目标的内在倾向。
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
2、人类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指向一定的对象)
(2)动力性(不会因为暂时满足而终止)
(3)独特性(人的需要与个性有关,各人需要不同)
(4)社会性(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如交往、成就、权力等)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基本观点:人类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断递进的顺序分为若干个层次,层次越低的需求,其强度越大;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强度越弱。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需要层次论
ERG理论
(1)生存需要(Existence)
(2)关系需要(Relatedness)
(3)成长需要(Growth)
ERG理论的特点:
(1)不强调层次的顺序;
(2)当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时,个体也可能会退而求其次;
(3)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物性需要——原发性需要
关系到保存和维持机体生命及延续种族繁衍的需要。进食、饮水、睡眠和觉醒、性需要等。
(2)社会性需要——习得性需要
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需要。
交往需要:与他人亲近、合作、发展友谊、
交流情感与信息
成就需要:努力去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事,完成困难的任务,通过竞争超过别人。(地位、名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