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baiw
2014-05-24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精选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预测:守望春天,希望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禾,孩子找到一棵死树,把它砍掉了。到了第二年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生出了新芽。爸爸看了看说:“孩子,别在冬天里砍树。”
大自然有四季,烂漫的春、绚丽的夏、丰硕的秋、萧索的冬……人生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心情好,春风得意。有时坎坷、挫折接踵而至,让你仿佛置身寒冬。当你突遇寒流,请记住:不要在冬天里砍树,更不要忧郁地哭泣。等待,耐心地等待,始终眺望太阳升起的地方!只要你能够一直守望,暴风雪终将过去,春天终将来临……
请以“守望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守望春天”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命题。谁在守望?守望什么样的春天?如何守望抑或怎样守望?
要拓宽思路、广泛联想、巧妙构思。要使文章与众不同,可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求真,我手写我心,真切细腻地描摹再现“守望”的心情;二是求深,对“守望”的过程、“守望”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发掘;三是求新,就“谁在守望”“守望什么样的春天”来思考容易出彩。无论写什么,都要重在关照自我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表现真性情。
角度一:写记叙性文章,“我”在等待着某个春天。“我”既可是真实的自己,比如写正跋涉在高三漫漫冬夜的“我”怎样守望理想的春天;抑或因父母婚变而烦恼,致信父母写“我”在等待家庭生活的春天;也可针对社会热点写出自己的独特思辩和真情实感。“我”也可以是其他对象,以第一人称抒写呼唤、向往、期盼等真情实感。
角度二:写抒情或记叙性散文。这里的“谁”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等,或是自己喜爱的体育界、文学艺术界的明星、名人等;也可是自己关心的一类人,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甚至是学校、企业、民族、社会等各个领域。用第三人称,以开阔的视野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时代的关注和思考。
角度三:写议论性文章。精选典型鲜活的材料,深入阐释“守望”的内涵和意义。比如“守望春天”需要坚守理想、需要坚韧不拔、需要坚定的信念等。
【优秀例文】
守望春天
江南的春天,该是什么模样?
踮着脚,伸着脖儿,也难以望穿那温软迷蒙的杨柳烟,于是我闭上眼,想象她的容颜。
该有濡湿的粉墙黛瓦,潮润的青石街板,甜软的弹词在湿漉漉的空气中绵绵地唱,老渔夫们在烟雨迷蒙的鉴湖上摇那梭针似的乌篷船……江南的春天,该带着她满身的文化印记,清俏地立在黛绿色的江南。
可已是三月时节了啊……莺飞草长,烟雨欲来。我守望在太湖边,守望在断桥畔,江南的春天却迟迟不来。
迟迟不来啊……人们说你迷失在了现代生活的粉尘中,迷失在了轰鸣作响的机器声里,迷失在了人们匆匆的脚步中。
等待中,连油纸伞都已隐去了影踪。本应该是它来遮蔽春日江南那花针似的丝雨的——紫竹柄、香木伞骨、油纸伞面,更讲究的还在伞面上用苏绣针法绣上风摆荷叶、戏水鸳鸯。只有江南人才会如此精致地用心装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曾经的雷峰塔下,断桥旁边,许仙向白娘子递出的那一把伞,不就是这样灵秀唯美的油纸伞吗?试想若换作如今粗糙拙劣的尼龙伞,它如何承载得起那流传千年的美丽神话?
可江南的春天不来,油纸伞终究只能收在门后。小小油纸伞抵住了唐宋元明清的风雨颠簸,历千年不衰,却偏抵不住现代生活的疾风骤雨。据说四川直州还有全国最后一家油纸伞手工作坊,可在尼龙伞的洪流中,这最后一块江南文化的铭文又能存在多久?
等待中,也不见了乌篷船的倩影。古鉴湖如镜的水面上,本该有它自由翱翔的天地啊——传自古越国,历经千年时光,至清朝依然极为通用。五六只乌篷,三四片明瓦,在碧水中,长篙一点,便可渡行如飞,拴在湖岸则安稳如家。“船头一卷书,船尾一壶酒。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实在滋润自在。只有江南的水上才有如此灵巧精致的舟,也只有江南的人才发明手把酒盏、双脚划桨的行船方式。那种宁谧淡泊的风骨,浸在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日中,风华绝代。
可江南的春天终究不来,乌篷船只能被拖上湖岸孤寂地枯着船底。它毕竟是太过悠闲纤巧了。现代的效率,焉能容得那凌波悠闲慢渡?现今的鉴湖中,春日游湖的客人都乘着那嗒嗒作响的机动船,在汽笛声中,嗒嗒嗒嗒地渡过湖去。
我守望在太湖边,守望在断桥畔,守望江南明媚恬静的春天,可春天却迟迟不来。
你真的迷失在现代文明的烟尘中了吗?
【作文点评】
本文立意为“等待江南传统文化的春天”,构思新巧、匠心独具。
作者撷取油纸伞和乌篷船作为表现江南传统文化的意象,铺陈渲染,意境优美,内蕴丰厚,并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江南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尴尬境地,从而很好地表达出了“等待江南传统文化的春天”的主旨。
全文诗意盎然,灵动大气,散发着不可阻遏的人文魅力。
你喜欢这篇精选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预测:守望春天?如果你喜欢,来看看吧!
标签:江西高考作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