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baiw
2014-08-15
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
林巧稚的故事:落入凡间的天使
她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之一;她是一个有着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人;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
谁说女子不如男
林巧稚1901年12月31日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养成才。林巧稚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林巧稚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去世时那极端痛苦的一幕,她朦胧地意识到,做女人是多么的不易。7岁那年,她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林巧稚从小学习勤奋,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她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人之间的不平等给了她强烈刺激。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不甘屈辱的强烈自尊感与她的年龄悄悄地同时生长。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考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然而,当她回到考场时,考试时间已过,使她最拿手的英语试卷没有做完,林巧稚只好悻悻地离去,也不对考试结果抱什么希望了。可在发榜之时,她却发现在百里挑一的金榜之上有她的名字!原来,恰是她在考场救人的出色表现,被协和医学院看中,认为她的爱心和沉着具备了一个医生的优良品质。
为了向“妇女不能持刀”的陈腐观念挑战,为了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妇女,也为了在无奈中死去的母亲,她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所鄙薄的妇产科。协和的淘汰制极其残酷,75分才算及格,一门主课不及格留级,两门不及格除名,绝无补考和商量的余地。但林巧稚凭着她的苦学和聪慧“生存”下来了,在八年的学习和残酷的淘汰竞争中,林巧稚一直高居榜首,并获得协和象征最高荣誉的文海奖学金,开创了女生获此奖学金的先例。林巧稚以自己的实际结果向世人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
不平凡的道路
林巧稚毕业后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协和留下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仅仅半年时间,她就以自己出色的表现折服了众多同行和上司,被破格聘为总住院医生,走完了常人需要5年才能走完的路。1932年,林巧稚获得了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的机会。
回国以后,林巧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妇产科事业。她解除妇女的痛苦,分享母子的欢乐,忙得连自己的婚姻与家庭都未顾及。1939年,她再次远渡重洋,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1940年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在“协和”,就是外国人要想获得这个职位也决非易事。然而,凭着高超的医技和众人皆知的高尚医德,在妇产科主任空缺时,院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中国女医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林巧稚在北京弄堂小胡同10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以平民大夫身份穿街走巷,在中华民族惨遭蹂躏和杀戮之时,她迎接着民族一个个新生命、新希望的降临。为了给更多贫苦的人治病,林巧稚将门诊费降低到3角,而当时北平妇产科诊所的门诊费都在5角以上。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拎着药箱、身单力薄的女子,到那些漆黑、脏乱、偏僻的小胡同去出诊,她对那些在日寇统治下痛苦挣扎的父老乡亲倾注了一腔热血和一片爱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重回医院任职。从1942年4月开业,到1948年5月协和医院恢复,仅六年时间,这个小诊所里由林巧稚亲自填写的病历就有8887份。
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感到欢欣鼓舞,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她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城镇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为了降低我国婴儿死亡率,防治妇女宫颈癌,她撰写了妇幼卫生科普通俗读物《家庭卫生顾问》等书,受到普遍欢迎。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林巧稚邀集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林巧稚的故事:为了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林巧稚邀集有关专家座谈,终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标签:名人故事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