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eizc
2013-01-09
读后感《再见童年》
当我将《再见童年》从头至尾读过几遍之后,我感到自己仿佛从一座岁月的画廊走过,蜿蜒的走廊两侧排列开一幅幅关于记忆的图画,我像是一位时光的参观者,手中的文字就是我的入场券,与过往时空中一段段回忆彼此凝视,做着将平仄、韵脚、对仗还原为一种生活的努力,这时,我才感觉到灵魂在这些文字的缝隙之间慢慢舒展开来,周遭的喧哗和浮躁变得安静,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注入身体,即使时空相隔,文字承载的情感仍然可以用诗的方式传达到我的心灵,告诉我那些远去的记忆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语言里,在我们笔下的文字里,它依然崭新如初,它可以被我们召唤回心中,成为手心里可以牢牢握紧的凭证,在黑夜中,照亮我们和所有那些拒绝遗忘的人们。
诗,与其说是中国文化最高成就的代表,不如说,诗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古人说“诗言志”,还说“不学诗无以言”,这种将语言进一步提纯的工作,正是祖先将生活建设其上的开始。人类天生拥有一种表达的本能,表达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和认知,这种本能伴随人类步步前行,在一个语言成熟,且文字被创造出来的世界里,这种本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诗,就是人类精神领域的边界,而那些被称为“诗人”的人,却无一不在做着穿越边界的冲刺,随着每一次成功的突破,人类的精神世界得到扩展,站在新的领域,期待着下一次的穿越。于是我们就看到诗,从千年前的语境中一路走来,从《诗经》、《楚辞》,乐府、古体、近体、律诗、绝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唐诗,从宋词开始的嬗变,到元曲……诗的外延将所有表达的愿望收入其中,汇聚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每一件作品,都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裹挟着时间如斯而去,被生活吸收的部分,就渗入语言的土壤,组成我们母语的骨骼和血肉;而那些被主流话语拒绝的文字,则重新回到洪流中去,朝向人类精神的大海一去不返。
这世界上,有些事情可以改变,有些则永远不变。即使在一个“口语诗”、“梨花体”大行其道的语境下,也丝毫不影响,那些饱经风霜的文体,完成其奥德赛式的回归。这是汉语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只是,这种权利同时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一名观察者,作为一名写作者,作为一名记录者,尤其在汉语的历史上,这种责任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有时过于沉重,于是就看到他们在面对墨与纸时转身的背影和无声地出走。但是,这并非全部的选择,依然还有人选择了灵魂的冒险,用激荡的才情和文字与大地签订终身契约,在役使灵感集中笔尖的同时,背负起文化和道义的双重责任,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始终的宿命。
人类从伊甸园放逐,语言的诺亚方舟是否可以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再见童年》对这道西学问题给出了一个方块字的回答。记忆,人类精神力量的源头,在这片大地上,竟然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通过垄断记忆而垄断权力,可以说是掌权者问鼎后的首要工作。因此,记忆,就成为了真相的同义词。我们拥有多少记忆,或者说,我们能寻找回多少记忆,就成为了能否抵达自由的关键。但是,自由只有在暗哑无语的情况下,才越发光亮,在一个遍布阳光的环境下,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反光。自由对每个人的重要,却不是人的唯一性质。心灵的丰富,就像六十亿张各异的面孔和表情,让每一种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才是让生命完整的唯一途径。而在一个记忆缺席的现状下,保持尊严,将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我们一直在从童年出走,知道天堂已经远去,了解无忧无虑地幸福只会在梦境里重现,时间推动着我们的年轮匆忙驶过,哪怕只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什么样的画面和情愫涌上心头,成为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旋律?我想更多的人是一种无奈和后悔吧。在一个普遍失语的环境下,大多数人的心路历程并无异样,苦难会摧毁一个人的生活和精神,但是,苦难也会让人成长和坚强,使那些原本晶莹脆弱的心灵得到时间的淬炼,拥有金刚石一般的硬度和纯度,将情感的原质永恒保留于璀璨的一刹。这,真是作为凡人的物种,不可思议的奇迹,为此,除了称颂那远远高于人类的存在;还有,要感激那些帮助我们寻找到回家之路的诗人。
《再见童年》的内容,全部取材于作者幼年时的经历,从历史的坐标上望去,作者成长的岁月,这里的空间正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巨变。作者曾说“我的眼睛具有照相机一般的性质,可以对过去某个场景准确地再现”。的确如此,看过《再见童年》图画,就知道,这并非虚言,作者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绘画训练,牛刀小试则是在十年前作者出版的《闲趣》中初露峥嵘。而今天将两个时期的绘画放置于一起参照,作者在十年前的向度上一日千里。这里只举两个小处:写在清真饭馆挂毯上的铭文;挂在墙上的古帖,都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臆造。
图像是具体的,尤其是准确还原记忆的图像,那么相对而言,诗,就是抽象的,较之于画的创作,诗,有它特殊的难度。如果将这本集子直接呈现在眼前,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会有一种对文字的感受;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笔者有幸目睹了在整个诗集创作过程中,作者对诗的认知和创作所经历的一个个阶段,其中的思索和用力,几乎无法,也不能为外人道也。
诗画集,诗画般配,相得益彰,可谓不言自明。但是,作者没有重蹈旧辙,诗,不仅是画面的注解,而且本身也要独立成篇,完成自我叙述的轮回。一首诗,既要画龙点睛打开图像背后的时间纵深,也要字镌金石成为大地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坐标点,把历史的真相和未来的命运指给寻路而来的人们。入画、出画,形成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美学张力。因此,即使将集子中所有的画面抽去,从文字的角度来看,这本诗集依然富有审美上的自洽。
文体之间的比较。诗的创作中,作者参对笔者说过,此次的创作要在两个向度超越十年前的作品,画,已经做到了;所余就是诗的部分。首要的问题,就是围绕文体的选择。在《闲趣》中,作者大量的用曲的形式,兼有少量的词和诗。而这一次,作者笑称“将文体拦截在词的范畴”。理论上,旧体诗要比词难操作,而词又难于曲,这样的三重递进关系,只有在实际运用的情况下,才能凸现出文体上的落差。这本诗集除了少量的词以外,大多是律诗。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孤诣,要为思想和情感寻找一种最贴切的文体,作者也说过“用诗不易表达的主题,用词就很轻易的完成了”。
五言与七言。这本集子中的五言诗占到很高比例,七言诗22首,词9首,曲一首,剩下的68首皆为五言。据我了解,作者五言诗的创作时段最长,对于五言诗的写作可谓驾轻就熟。作者也说过“七言难于五言,不仅仅是多出两个字而已。”作为一名读者,我感到一首好的七律要胜出好的五律,这可以说是文体的优劣。集子中的佳作不胜枚举,特别选取《看剑》一首作为例子,这首七律《看剑》,本身具有立意上的创作广度,同时,长久以来,有两样东西值得热情的人们为之付出全部心血,一为刀;一为笔。而作为锋刃的刀剑,和作为叙述的笔,一直以来就有着一种天生的亲缘关系,鲜血和墨水是互为表里的挥洒与书写。因此,我们看到许多名家笔下的利刃,泛着独特的幽光,昭示出作者本人一段打开锋刃的心路历程。这首《看剑》,若说是这本集子中的压卷之作,并不为过,它鲜明地勾勒出作者内心某个层面上的精神形象。这首《看剑》提供了读者另一个解读这本集子的视角,在以“童年记忆”为主题的一系列创作中,这一首可以说是一个例外,但我以为它更像是一把钥匙,用一种反写的方式将其他的诗篇连缀起来,为那些意欲逃遁或高蹈的解读进行纠偏,而这在还原记忆的意义上,正是本真写作的表现,正是通过坚守我们的记忆,生命才拥有获得尊严的可能。
主题与创作。这本集子的创作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是画,第二阶段是诗。作者在凭借记忆画出的120幅画中,选取了今天看到的100幅,并一一配诗。作者在作画时,并没有考虑为诗的写作提供任何意义上的便利,但是进入写诗阶段之后,有趣的事情就出现了,因为在这100幅画面之中,有许多主题操作起来相当困难。类似于100到命题作文,有的题目势如破竹,有的则剑走偏锋。比如说《烫臭虫》一诗,作者也承认,花的时间最久,与其说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如说要在思与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来铺排言路和诗情。作者也说“正因为那些难以表现的主题,才让创作的过程充满乐趣”。
《再见童年》实际创作的过程历时八个多月的时间,几乎在同一时间轴上,我也投入进一次漫长的写作之中。这段时间,作者和我保持着联系,交流写作心得,并及时更新我们的创作理论。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当我们都完成了手边的写作时,才发现冬春暗替。就在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写作的时间里,同时也完成了一次从主流话语出走的旅行。诗,究竟能否在如今的汉语世界中,传达作者的心声?我不敢肯定,但是我知道,文字如同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只有将根系紧紧抓住土壤,才能获取生命的动力。将那些远去的语法和修辞从文字的旷野唤回,在光荣和辉煌早已被时间穿蚀斑驳之后,文体背后的真髓才放射出恒久的光芒。只要我们还在说汉语,书写汉字,那么,前人在文字之中注入的思考和情感就不会无声流逝,它也许会长久地缺席,被迫或自我放逐,但是,文字永远朝着心灵之家前行,无论崎岖和风雨,我们注定抵达彼岸!
诗,不是用来评论的,实际上也无法评论,诗就是诗,是它本身,却又是一切。一首诗,在每一个读者眼中、心中,都是不同的,都有着它独特的美,而这种美,是无法形容,也不能表达,只是心领神会的瞬间,这一刻,神说:“成了。”
今夜,我要再次返回文字之中了,让思路慢下来,让感觉纯粹,将自己交付给文字,跟随着那些韵律,我感到自己的手被一个天真的孩子牵起,他一边开心地朝我笑着,一边带领着我,在这个夜晚,一步一步走近我们阔别已久的家园……
相关推荐
标签:读后感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