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zhangf
2013-03-22
【编者按】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的关注,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作文“我的中国梦”精选:一个殡仪馆职工的“中国梦”,供大家参考!
作文“我的中国梦”精选:一个殡仪馆职工的“中国梦”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泰山脚下大汶河岸边外祖父家度过的。
在一个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听从军20多年的外祖父讲述他南征北战,走遍大半个中国的故事,是我和伙伴们最高兴的事。因此,我暗下决心,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走遍中国,做一个象外祖父那样挂满军功章的人……
24年:无悔无愧的“中国梦”
作为一个工薪族,我是一家县级殡仪馆已经做了24年的火化工,在亲自火化了一万多具遗体的同时,还为300多具遗体化妆、整容或主持葬礼;
我是一个旅行者,24年间,在没有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我从未间断的集中利用休班业余时间,行程20多万公里,自费走遍了祖国31个省市区的1100多个县市的殡仪馆和公墓,在事业有成的同时,也圆了我的中国梦;
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还拍摄了38000多幅表现各地风光、各民族不同殡葬习俗及殡仪馆建设的图片,2001年12月,由国家民政部101研究所编辑、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画册《天堂揽胜》一书,就诞生在我的手下;
我还是一个演讲者,从1994年11月应国家民政部101研究所宋洪升所长邀请去该所讲课到现在,12年间我已经应邀为全国三所民政院校的殡葬管理班学生和广东、辽宁等九省市的58家殡仪馆、墓园搞专题讲座和员工培训。1993年和1994年,我应邀参加民政部部编教材《殡葬管理概论》、《殡葬管理》等书的撰稿,2001年,被国家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我更是一个信息传播者,20多年来,我累计在全国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图片、小说等稿件1100多篇,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和被选做各版头条的就有37篇。1989年5月,我自费参加了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系和人民日报办公厅联合举办的“新闻高等专业证书班”两年学习后,获得高等新闻资格证书,2003年创办了环球殡葬网(www.xhqbzw.com),2005年又以网站为依托,创办了内部资料《环球殡葬报》。由我发现并首次在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市场报1999年4月26日“春满人生后花园”一文)上公开发表的“江泽民同志论殡葬”,在全国殡葬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鞭策和激励员工的动力之一。
我还是一门新学科的首倡者。2002年10月和11月,我先后在上海“国际殡葬服务学术研讨会”和桂林“中国殡葬协会第三次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殡葬发展论坛”上,发表了“应该有一门殡葬学”(该文已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出版)的论文,在国内外第一个宣布了“殡葬学”科的诞生,引发了海峡两岸殡葬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研究高潮。2004年10月,中国社会出版社“殡葬学科丛书”12卷本问世,2005年2月,台湾学者钮则诚教授的《殡葬学概论》一书也已出版。
另外,我还是一个经常提“建议”的好事者。我总共给国家民政部的有关司局和院所提建议7项,被采纳的就有5项。比较有影响的如建议民政部101研究所(国家殡葬研究所)和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联合办学,走科研教育一体化发展之路,共有280多名殡葬学子接受培训;还有关于把毛泽东等老革命家联合签名倡导火葬的4月27日定为全国殡葬职工节的建议,目前虽因多种原因暂未确定,但已经有吉林、辽宁、河北、重庆、浙江等8个省市区,率先定为本省市区的殡葬职工活动日或职工节;影响比较大的要数1995年10月1日发表在《中国殡葬报》一版的“关于应隆重纪念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四十周年”的建议,半个月后既形成为民政部的决议。1996年4月26日,有中宣部、中组部、民政部、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等,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央各大媒体都作了报道。其后形成规律,每年的4.27前后都要搞些类似的纪念活动。
当许多人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问我的成功诀窍在哪里时,我都坦诚的告诉说,是信念和事业圆了我的中国梦!
做好事业是圆我“中国梦”的基础
1983年在殡仪馆工作的父亲因病退休有我替补参加工作时,我放弃了县民政局领导为我挑选的几家名声不错的企事业单位,而选择了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业余时间多(每天24小时值班,工作半个月,休息半个月),工资有保障的殡仪馆,做了一名火化工,从此开始了我的走遍“中国梦”。
为了圆我的“中国梦”,我首先干一行爱一行。开始的时候只是出于职业爱好,到家乡周边的殡仪馆看看,看到一家比一家好,慢慢的习惯了休班时就去看其他县市的殡仪馆。走的多了,就渐渐感觉到,殡葬改革和服务,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
1984年我结婚成家,在五天的婚假中,我和爱人没有去游山玩水,而是从徐州、腾州到曲阜,一路看了四家殡仪馆。
1987年冬天,我根据部分客户的要求,自费买了相机并学习摄影,义务为丧属拍摄祭祀和悼念活动的照片。这在当时全国的县级殡仪馆中属于首例,因此,《中国社会报》很快作了报道。我在外出的时候也选拍了许多其他殡仪馆的建筑景点和服务的照片,逐渐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也得到了更多同行的理解和支持。
1988年春节,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到我们殡仪馆来看望职工。陪同领导来馆的县民政局候培镇(全国民政系统劳模)局长知道我爱好写作,便鼓励我多写多练,一定能成功。在他的鼓励下,“县委书记慰问火化工”的新闻稿很快写成,三天后就发表在《泰安日报》上,这是我新闻写作的处女作,旗开得胜使我很快便爱上了新闻事业,到1991年我写的“县长三上阁老山”一文获得全国殡葬业十佳短新闻第一名,四年中我就在各种报刊发表稿件120多篇,还被泰安日报社和山东省民政厅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在以后的十多年中,我曾八次获得中国殡葬协会“优秀记者”奖和《中国社会报》征文奖等多种称号。
由于我的工作成绩突出,很快从做单一的火化工到兼做工会、业务,1994年又被聘任担任副馆长、县殡葬协会副秘书长。
为了能集中时间到西藏、新疆等更远的地方去考察,我常常是在上完班后既出发,出发回来就上班,有时候三两个月在家待不了几天。
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光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还远远不够,要能够拒绝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也尤为重要。
1986年秋,县第三中学校长(我读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知道我在殡仪馆工作很快就来到殡仪馆,邀我去中学任教。我当时真的动摇过。做教师也是很好的职业,未上高中前,我就把凯洛夫的名著《教育学》读过好多遍。可后来一想,我既然爱上了殡葬,就不愿移情别恋,考虑再三,还是谢绝了。
1991年春,我的一位表亲在县某大局担任主要领导,又想让我去做办公室文秘工作。这时候虽然我已经获得由《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评选活动”中颁发的“自学成才者”证书,这时我的“中国梦”已经不再朦胧,而是非常的具体化了,我立志要走遍全国所有的殡仪馆,把各地、各民族的殡葬习俗、殡仪馆和墓园的精华拍下来,编辑出版《天堂揽胜》一书。斟酌再三后,我同样谢绝了表亲的邀请。
后来,单位的主管局民政局领导想调我去做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向领导说明了我的理想和具体目标后,最终取得了领导的支持。
尽管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牺牲了许多的幸福和利益,甚至是许多人梦寐以求都难以得到的东西,但我无怨无悔,是因为我为我的国家和民族,做了我想做、该做也能够做的事情。
由于事业上的成功,《中国社会导刊》、《殡葬文化研究》、《八宝山》等六家行业报刊聘我为特约撰稿人;1993年,在中国殡葬协常务理事会上通过一项决议,吸收我为第一位个人会员。
坚定信念是我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强国应有我!为国家奉献一切是我的光荣。
1990年前后,我在到过100多家殡仪馆、墓园后发现,许多地方的殡葬设施建设,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资料,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也因为旧的传统思想在作怪,许多人不愿意接触这个行业,研究行业发展的人太少了。因此,我立下了用20年时间走遍全国所有殡仪馆(1594家)的决心。同时,还计划将所到过的殡仪馆都拍下图片,将来除出版有关书籍外,还将编辑成册,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实现我的“中国梦”,十几年来我节衣缩食,不吸烟不喝酒,不唱歌不跳舞,以此来积攒了十多万元的经费,用于支付交通食宿费用、购置摄影器材和书刊资料。
为了节约路上的费用,我几乎很少睡卧铺,买几张报纸座位底下一铺睡上一夜,第二天照样拍片、座谈和调研。
有几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1997年11月的云贵高原行。一天凌晨4点我到达贵阳,为了节约费用,我没有打出租车,而想步行去省民政厅。不巧,刚走出车站不到一里地,就被四个匪徒绑架了。他们拿着刀子逼着我,将身上的800元钱洗劫一空。由于我下车后就买上了去昆明的车票,所以到达昆明后向省厅领导先说明了情况,他们立刻安排昆明殡仪馆借给我了500元路费,使我完成了云南广西和广东之行后到达广州。在广州,省民政厅的程处长得知我的情况后,不仅给我买上了回家的车票,还给我200元路上的零用钱。
为了找到中国最北的殡仪馆,1995年我到了黑龙江省的黑河;他们告诉我,大兴安岭的加各达齐也有殡仪馆,位置还在他们以北,于是,我在1996年9月到达该馆。在找到该馆时,馆领导激动的告诉我,他们已经开业6年了,我是外地同行业者到他们殡仪馆的第一人;1998年7月我去内蒙采风调研谈起此事时,区民政厅的领导说,“因为漠河没有殡仪馆,我们内蒙呼盟地区的根河市的殡仪馆,应该是全国最北的,他们距漠河不到一百公里。”我马上给该馆的候馆长取得了联系。他们说,根河还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每年最冷的时间是腊月初八前后。于是,我暗下决心,要选在最冷的时候到最冷的地方看看殡仪馆职工是如何服务的。在经过了半年多的用冷水洗澡等适应性训练后,于1999年1月24日(腊月初八)这一天到达根河,上午10点50分在伊图里河站下车时温度是零下43度。在呼盟地区五天的调研采访中,我拍摄照片200于幅,撰写并发表稿件三篇,其中,“满洲里殡仪馆毁在旦夕”一文,还上了《中国殡葬报》的头版,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
1999年9月的西藏新疆行。为了赶在国庆五十周年之前完成全国省会城市、地级市及民族、地方特色城市的殡葬习俗、殡仪馆调研,我到拉萨、日喀则、安多等地时,鼻子插着氧气管,强忍着高原反应拍片和座谈。当时还不通火车,为了节约费用,我只好乘飞机进藏,坐汽车出藏。在经过海拔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时,由于极度缺氧(准备的氧气瓶用完),那种头疼欲炸、噩梦不断的感觉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唯一的止疼药是录制在采访机内的歌曲《青藏高原》。
最后,我想用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刘老根》的主题歌“圆梦”作为本文的结尾,因为他不仅仅是对刘老根带领村民圆脱贫致富梦事迹的概括,更是对包括我在内的祖国建设史上千千万万个“圆梦”人奋斗史的真实写照――
为了圆上那个梦
你赌上了一辈子的情
历尽艰辛不回头
老牛拉套劲不松
青丝变白发
改不了心中的爱
条条皱纹记下了
苦辣酸甜的风雨行程
人人都有一个梦想
每天都在圆这个梦
圆上了爱圆上了情
圆出个无悔无愧的人生!
标签:记叙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