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阅读答案 > 小说阅读

高中课外小说练习阅读——《保护人 【法】莫泊桑》有答案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03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能潜移地影响人的气质、陶冶人的修养。多做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高中课外小说练习阅读。

高中课外小说练习阅读——《保护人 【法】莫泊桑》有答案

阅读文本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莫泊桑的小说,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范围之内,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都被选入过教材,考生对莫泊桑的作品应该不陌生。《保护人》写了一名行政法院参事主动保护他人,却无意中充当了罪犯的帮凶的故事。整篇小说情节设计精巧,人物言行颇为夸张而富于个性,在揭露法国官场丑恶现象、批判法国上层社会弊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小说篇幅不长,讽刺特色明显,易于理解和把握,绝大部分考生应该能读懂文本,这是以此作为命题材料的前提条件。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   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 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参考答案】C、D

【试题分析】本题A项前半部分是对人物的行状所作的介绍,后半部分是对人物性格所作的分析。面对突然而至的官运,玛兰几乎有点飘飘然了。他不知道怎样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兴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当了官,以致“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玛兰这些异乎寻常的举止,实际上是他“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表现,而不是他回报的方式。所以,A项的概括与分析是错误的。B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小说此处采用插叙手法,交代了玛兰过去同神职人员打交道的经历。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对小说故事情节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供必要的补充,为下文写玛兰主动帮助他人提供合理依据。所以B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C项兼有对人物言行和性格所作的分析。在读到报纸上的文章以后,玛兰才得知,自己主动去“保护”的那个神父,竟然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 “老阴谋家”。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撇清由于自己毫无原则地帮助他人而带来的麻烦,玛兰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表现了他见风使舵,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所以,C项的分析是正确的。D项兼有对小说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及性格的分析。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玛兰马上给“总主教大人”写信,恳求对方惩罚神父。明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他却颠倒是非,一口咬定是神父“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话”来“陷害”他;明明是自己毫无原则地替偶然遇到的神父写介绍信,并最终惹出了大麻烦,他却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牢记自己的教训,反倒提醒同事珀蒂帕。“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所以,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E项是对小说细节描写的分析。桑蒂尔神父在躲雨时偶然遇到了玛兰,使得小说故事情节往前推进。神父本来是为了私人的事情从外省到巴黎来寻求帮助的。从下文来看,神父所谓的“私事”涉及教会内部的斗争,背后有见不得人的秘密。神父自然不希望一个陌生人知道这件“重要的事”的内幕。因此,当玛兰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时,他的确表现出一些犹豫的神情。此处的分析可以提供选择E项的理由。但是,从后文来看,神父话语间吞吞吐吐的神情,主要是一种策略性的考虑。玛兰的热情和主动让急需得到帮助的神父开始心动。但是,他尚无法断定眼前的玛兰是否有诚心、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从麻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所以采用了类似“激将”的手法,让玛兰亮出“家底”,以便更好地获得这意想不到的“保护”。事实证明,神父的这种策略非常管用:玛兰不仅把他的事大包大揽过来,而且一连给他写了三封介绍信,极为热情地把他引荐给他希望去拜见的诸位官员。玛兰这样的“慷慨”帮助,自然替神父免去了不少麻烦与尴尬。而这些分析,都没有在E项中体现出来,这就使得E项的信息不够完整。所以,选E项只能计1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D。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试题分析】虽然这篇小说直接或者间接写到的人物不下八个,但是只有玛兰是小说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要认识和把握玛兰的性格特点,就必须从他的语言、行为举止、对神父的态度的前后反差,以及小说情节的转变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首先,玛兰这一形象在性格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小说开篇就写道:“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原来,玛兰偶然在报上读到从前一位同学当了议员的消息后,就前去投靠他,“重新成了那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在那位议员当了部长之后不久,玛兰也跟着鸡犬升天,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在得知自己充当了神父的帮凶后,玛兰马上给总主教大人写信。他明明是希望从对方得到惩办神父的帮助,却冠冕堂皇地以“我荣幸地向阁下报告”这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要求。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玛兰“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特点。

其次,玛兰的性格中还有“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他充当桑蒂尔神父的保护人一事上。他避雨时偶遇神父,还来不及交谈几句,就主动提出与对方共用自己的雨伞。我们来听听玛兰是怎样对神父说话的:“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表面上看来他是想邀请神父共用雨伞,其实他更在意的是让对方知道自己在行政法院供职,而且是那里的参事。这表明玛兰是一个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得知神父要去拜见勒尔佩、萨翁、珀蒂帕等人时,玛兰一叠声地夸口:“他们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至此,他爱慕虚荣的心理已暴露无遗。此时的玛兰,对神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并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在自己办公室替对方写了三封介绍信,口口声声向对方打包票,  “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这时的玛兰,正处于保护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之中,陶醉于因神父接受他的保护而产生的满足感之中。但是,等到他从报纸上得知事情的真相,自己和部长即将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时,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前程面临着空前的危险。他为此勃然大怒,不惜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将一切过错都归罪于神父。为了全身而退,为了不影响自己和部长的仕途,为了撇清责任,他不顾事实,把神父描绘为一个谎话连篇、惯用诡计的恶人。不仅如此,他还写信给总主教大人,恳清对方狠狠地惩办神父,而且要“越狠越好”。他对神父这一前一后的态度变化,何其迅疾,对比何其鲜明。从这样的态度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玛兰性格中“伪善”“表里不一”等特点。当然,玛兰的“爱慕虚荣”等特点,在小说开头部分也有直接的表现。当他最初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的时候,“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恨不得让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行政法院参事”。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玛兰都主动上前,不等人家开口,就向对方提供帮助,一天到晚给他人写介绍信,并且把这些事情视为自己的幸福源泉。

最后,玛兰的性格中还有“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的一面。他总喜欢说大话,夸大其词,乐于给他人开空头支票,主要从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从事实出发,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作出评判。当他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就自视甚高,话语问总忘不了表现出自己的权力与身份,随时随地都想充当他人的“保护人”。他的过度热情,也可以视为他没有城府的表现。玛兰每天以替他人写介绍信为乐,给人的感觉好像一个无事可做的天真汉。小说中写道: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到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由此可见,他给人提供帮助是不分对象,也不问对方的品行的。正是因为没有秉持起码的原则,他才干出了充当“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的帮凶的糊涂事。当然,他的热情与主动,主要不是出于对别人的关心,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

从以上分析来看,小说中的玛兰在性格上是有其复杂性的,他性格中以上三个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就此而言,莫泊桑在抒写人性的复杂性方面,堪称他那个时代的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作家往往运用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刻画艺术形象;人物的言语谈吐、行为举止往往与人物的性格表里相映:行为、语言是把握人物性格的钥匙,性格是人物行为、语言的依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认识和评价这类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对莫泊桑笔下的玛兰这一形象的分析与评价,也可以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试题分析】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通过玛兰之口读了出来。原来,玛兰主动去保护的桑蒂尔神父,竟然是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或者用珀蒂帕的话来说,是个“老阴谋家”。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快速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正是在这段叙述文字中,把玛兰与桑蒂尔之间、玛兰与部长之间、玛兰和舆论之间、部长和舆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把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集中呈现出来,增强了小说情节结构的内在张力,为情节的内在逻辑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合理性,为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从整篇小说来看,这里插入的报道,改变了小说近乎平铺直叙的叙事节奏,使小说进入高潮,强化了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作者所作的这一精心安排,使小说的情节主线显得更加突出、集中,极大地节约了小说的笔墨,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启发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社会的多种可悲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人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引导读者关注人物塑造手法。

①在语言和动作描写中运用夸张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正话反说的题目预示小说中不少表达需按这样的思路去理解,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提示读者把握结构方式。

①以“保护人”为纽带,编织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玛兰主动保护他人,却无意中充当了帮凶;暗线写“保护人”也需要保护;②以“保护人”为中心,提纲挈领,聚拢各种人物矛盾;③围绕“保护人”安排叙事结构,达到平中见奇的效果。

【试题分析】行政法院参事玛兰和神父桑蒂尔是这篇小说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前者是“保护人”,后者是“被保护人”,他们之间“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展开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干。我们发现,随着小说的推进,原来给他人充当保护人的玛兰本人也需要保护。当时的法国上层社会,特别是法国官场,官官相护、纷纷寻求保护人是一种流行的弊病。由此看来,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的确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多方面的考虑。题干在这些方面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稍作分析。题干提示了三个思考方向,每一个都是有理可讲、有话可说的,也是能够从文本中找到足够的分析依据的。

如果从“保护人”与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入手思考,可以作如下论述和分析:小说中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作者讽刺的对象。玛兰这样的行政法院参事,主要是靠了老同学的关系,才得到任命的。这意味着,就官员的选拔与任用来看,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任人唯亲的弊端。靠着溜须拍马上台的玛兰,首先想到的不是去主持正义与公道,而是如何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权势。他时时处处主动、热情、甚至毫无原则地给他人提供帮助,表面上看来是在关心他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获得幸福感。待报纸披露了神父桑蒂尔的劣迹之后,玛兰便换了一副嘴脸,在归罪于神父的同时马上想到要采取惩办对方的措施,意在确保自己的地位与前途不受影响。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所导致的后果,他竟然文过饰非,指鹿为马,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的责任。作家选取这样一个题材,以小见大地揭露当时法国社会的多种可悲现实,对法国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给予了辛辣的嘲讽。由此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对于莫泊桑这样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小说家来说,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生活中的种种怪现状,批判人性中的弱点,表达对正义等问题的思考与追求,是其小说创作的一贯追求。

如果从“保护人”与人物塑造手法之间的关系入手思考,可以作如下论述和分析:  “保护人”无疑是这篇小说重点描写的艺术形象。如何准确地刻画保护人的性格特点,不仅关系到小说主题思想的传达,也关系到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读完整篇小说,读者不难感受到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讽刺意味。在把握了小说的这一整体艺术特色之后,再来分析小说在人物刻画上的具体手法,就会有豁然亮敞的感觉。对于一个高明的讽刺作家来说,他自然不会站出来直接陈述自己对于其笔下人、事、物的褒贬,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判断告诉读者。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家,尤其是像莫泊桑这样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王来说,利用语言和动作描写上的夸张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或者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或者正话反说,将自己对于笔下人、事、物的褒贬和判断暗寓其问,是其取得突出艺术成就的重要保证。高明的作家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自己行动、自己表演;低劣的作家则不分场合地总想着代人物说话、代人物行动、代人物表演。不仅如此,低劣的作家还好为人师,随时随地发表对人、事、物的看法,会像天真的孩子一样把自己的美丑好尚公诸于众;而高明的作家则如同睿智的哲人、高深的禅师、巧妙的棋手,布下迷,设好局,等着理想中的读者去猜想,去闯关,去冥思苦想,然后在会心一笑中悟出神机,参透妙意。

如果从“保护人”与结构方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思考,可以作如下论述和分析:“保护人”的行为举止,其命运的变化无疑是这篇小说重点叙述的故事。换句话说,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玛兰如何成为保护人,如何充当他人的保护人,又如何在无意间充当被保护人的帮凶来安排结构的。这一主要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明线。与此同时,小说还安排了一条暗线:表面上的保护人玛兰,其实是在部长的保护之下,才获得充当他人保护人的资格的;当玛兰的前程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本身也不得不去寻求保护。小说结构上的明暗两条线索,既有平行,也有交叉,二者相辅相成,使得小说收放自如,结构有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人”不仅是小说在结构上编织明、暗两条线索的重要纽带,而且是整篇小说中各种矛盾汇集的中心:小说中矛盾的集中呈现因它而起,小说表面上没有写出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也必将要从它这里着手。整篇小说围绕保护人安排叙事结构,使得故事情节主干突出,不枝不蔓,在高潮部分出现情节的陡然转变,达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以小说中人物的行状或者命运的变化为布局谋篇的中心,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结构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从莫泊桑的其他小说,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除了以上三个角度外,考生还可以另立新说,别为解读,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高中课外小说练习阅读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精品学习网伴你成长!

标签:小说阅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