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1-19
而第三次法制讲座的主讲人王家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是所有法学工作者期盼的。
第三次法制讲座后的一个多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南海里的法制讲座
“九五”计划写入法制国家后,法律实务界和法学界关于依法治国的探讨形成热潮,有关“法制”与“法治”的讨论成为一大焦点。
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后任中国法学总编辑的郭道晖接受新浪网访谈时表示,当时法学界开展了“刀制”还是“水治”的讨论。
这原本是郭道晖的提法,为了讨论问题时予以区别,因为这两个词是同音异义的词,到底是制度的制,还是治理的治,差别很大。
郭道晖解释,治理的治是西方的,我们只讲制度的制,所以讲要加强法制建设。法制是静态,“加强法治建设”就是动态了。
1997年9月,“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中共十五大报告。
肖扬对法制讲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十五大报告中变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给予了特别说明。
他解释说,这是中央在起草十五大报告时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法学界专家学者意见后决策的结果。“制”和“治”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其实是一次重大的观念变革,表明中国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而且要从治国方式上根本抛弃“人治”传统。
两年后的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田纪云在向代表大会作宪法修正案草案说明时表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对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治入宪,使得这一国家治理决策从执政党政策,正式变为国家制度。
高效的复习有助于考研成绩的提高,以上就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考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标签:政治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