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0-12
从跨考学员报考以及最终的录取情况来看,如果你外语水平相对薄弱,不妨在B类地区择校,这类地区的院校门槛稍低,但不一定就是水平底,其中也不乏师资队伍雄厚、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学校,毕业后同样可以有所造诣。就法学院校举其一例:西南政法地处B区,单科分数线为国家线,总分可能略有上调。但是西南政法是老牌的法学院校,学术氛围好、教学科研功底深厚,因而其就业前景不错,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公检法司系统选用优秀法律人才的基地。
外语水平较高或者本科学习的是外语专业,择校的范围会大一些,但一定要注意,报考名校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专业成绩很难拉开档次,但在面试环节起决定性作用还是专业基本功,因而专业课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相较而言,专业选择比院校的选择更重要,它有可能决定你一生的发展状况,所以需要你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审慎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选择了经商淘金,数控专业的学生选择了政治仕途。现实中不乏其例,但很少人会将多年苦心经营的专业仅作为日后生活中的业余爱好。同时,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社会的现状:当前社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什么专业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用人者垂青的宠儿?近些年来,外语、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和数控、机电等实用性专业成为了用人单位炙手可热的选择。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门槛高的处境下处在了爹不亲娘不爱的尴尬境地。但是“热门”专业的温度真的会一路走俏吗?社会发展的动态性注定所有专业的温度都不可能持续恒温。大批人才蜂拥趋向就业形势良好、工作环境优越的“热门”专业,就会出现人才饱和和外溢蒸发的现象,“冷门”专业领域相反则人才奇缺。其实,例如石油、化工、考古这些被好多考生不看好的专业,在未来的发展形势中,很可能出现沙漠后的绿洲这样令人惊喜的前景。
3.Why——为什么?即明确考研的目的 许多学生并没有认真审视自己的境况,更没有理清自己考研的目的,只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加入考研的浩荡大军中。在赤日炎炎高温难耐的暑假里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的考研辅导班,在街边的小书店挑选着考研辅导材料。其实,大多考研者的共同趋向就是扩展知识层面,增加工作筹码;或者成为敲响就业门径的敲门砖,但切不可将读研作为自己回避就业压力的美丽借口。三年后的竞争形势可能会更加残酷。
莫为一纸文凭空费韶华,要有所学,有所得,因此,你一定不能头脑发热。读研究生也许能提高你的档次,但并不保证为你找个完美的工作,但它确实能为有准备、能刻苦的优秀人才提供机会。
未雨绸缪,矢志不渝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考研,早投入,早奋发,不急躁;以勤奋的态度,不渝的意志,研习不辍。考研复习需要合理安排进度,方可借利器之刃,成考研之功。
根据往年跨考优秀学员的经验,报考北大、清华、人大等重点大学、跨专业的考生至少要提早一年左右的时间做准备,一般的考生9个月时间的准备已足够。
4~6月份:这一阶段不要将自己提前推入急躁的考前氛围,应该稳定情绪,坚定意志,选择志愿。此时的复习应以公共课复习为主:外语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时间延续和精力累积的过程,需秉承水滴石穿的耐性,逐步提升;数学的复习在于习题的苦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的复习不必过于提前,可以从上一届考研的同学那里搜集考研辅导班的政治复习大纲,理清基础知识的框架。
7~9月份:这个阶段会冒出无数的考研辅导班,宣传单广告词贴满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状况、经济状况和时间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辅导班。辅导班的益处是使考生能提前摸清公共课的理论框架和复习思路,进入公共课有效的复习状态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自己报考的目标院校应该最后敲定,最好获取报考院校的专业考试真题,掌握出题方式、方向,全面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复习阶段。跨考老师建议:列出复习提纲和复习笔记,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并有效地解决大脑遗忘的间歇性和周期性的缺陷,将专业知识点分门别类,使得第二轮、第三轮回顾的时候能够一目了然。
10~11月份:考研复习已经进入紧张状态。英语的学习不可懈怠,要锲而不舍。此时历年的英语考研试题应该研究二到三遍,熟记其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并着手模拟真题的练习。莫为答案而惆怅或者窃喜,记住:模拟只是知识点的一个检验和练兵,不完全代表最后的实力。政治理论知识和此时基本能够熟练掌握,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选择题将各个疑点、难点仔细辨析,摸清原委,一一击破。专业课应该进行第二遍复习。
12月份~初试:进入了考研的白热化状态,部分同学出现了考研疲惫期的种种症状:烦躁,愤懑,失落。这段时期要注重劳逸结合,补充营养,稳定情绪。英语应着手作文的备考阶段。熟记一些作文模板,记住能够画龙点睛的经典句式,学为己用;政治要进入了主观题的复习,掌握答题技巧:解答内容的原则是宁“多”勿“少”,切忌以偏概全。
考研的过程是极其乏味痛苦的,体肤疲累,身心煎熬,但莫让信念枯槁,舍去享乐,舍去闲逸,持之以恒,最终获得成功!
标签:综合辅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