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经验

2017考研经验之策略性问题讲解

编辑:sx_guohr

2015-10-22

研究生考试每年录取录都稳定在3:1左右,只要我们比其他的两个人比下去,我们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换句话说,考研,就是三个人里,比另外两个更优秀。下面分享2017考研经验之策略性问题。

1、我为什么要考研?

这是考研之初始问题,但很多人到考完研都还没搞清楚。每一个走上考研道路的人,都应该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我所认识的考研人,走上考研道路大多有以下几个原因:

A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B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C为了逃避某种压力(可能是就业);D盲目跟风;E不知所以,试试看的心态。我个人提倡A种心态,能考上的大多是这种人。B种心态最普遍,这种人也往往能奋力拼搏,最后实现考研目标,但这里有个条件,想要通过考研追求好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不考研的时候工作有多差,不然就不能知道后面的狼友多么可怕,你也未必能得到强大的前进动力。如果不能领悟到这一层,我只好将其归类为C类了。C/D/E三类人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是那种心态的,但是我可以肯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考上的概率是很小的。你是哪一种人呢?

2、考研的机会成本——为什么有些人不要考研?

我这里所说的考研机会成本,是纯粹的考研人才会具有的成本。

首先是时间成本,从3月到次年1月,至少十个月,你需要投入到各科的复习当中,前期每天你至少学习八个小时,中期你至少每天10个小时,后期你每天至少12个小时。这些天你的同学可能在逛街,可能在花前月下,可能在篮球场上,但你一直在教室。你放弃了休息和玩乐,放弃了这一段时间不考研可能带来的一切。

其次是工作机会,我们学金融的,会错过银行的考试以及大学的招聘会,这对于考研人来说,可能都是很容易就能通过并获得工作的事情。还有就是公务员考试,你不能去参加了。我建议考研心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抽出时间去参加银行的考试,也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再次是投入资金,考研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会花费近千元,如果报了考研辅导班,也会有一两千的花费,整个下来至少有两千的投入,这对于一般同学来说是不容易的。

最后是心理压力,纯粹的考研每天都在忍受着煎熬,承受着各种压力和怀疑。家人可能会催促你赶紧找工作,同学可能会有鄙夷的眼神,找到好工作的同学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会增加你心中的想法。必须学会面对这种压力,妥善调节,不要让包袱变重。

不纯粹的考研人是没有资格说第一种成本的;他们也没有资格提及第二种成本,因为他们本来没有这种机会;他们在第三种成本上的投入会更多,因为他们会频繁更换目标,并以为很多努力可以用钱来买到;他们也会面对最后一种成本,这一点是相同的,因为他们往往也认为自己是纯粹的考研人。

3、务必勤奋努力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考研,那么我建议你摒弃一切杂念,安心坐在教室里看书,你必须付出与自己所设定目标至少一样的努力。其实我建议,以比自己设定的目标1.3倍的勤奋程度去复习,宁可分数浪费,也不要打擦边球。你可以以周围和自己设定同一目标的同学之平均努力程度为标准,也可以参考之前已经考上的学长之努力程度。努力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他们有资格要求他们想要的东西。考研一路走来,很多人一开始是考研最积极的,有一段时间也是最努力的,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懈怠了,掉队了,放弃了。勤奋未必成功,懒惰必定失败。那些与我一起勤奋虽未考上理想学校的同学,他们是同样难得的。在周围的同学中,我没有看到谁不努力却能考上好学校的。我个人认为,勤奋是考研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勤奋的人,我都有理由相信他能考上。每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我都不相信他会有很好的结果。

4、考研非常残酷,却又不是那么残酷

我们这一批人,最开始有150多人走上考研道路,最终能进入自己设定目标的学校复试的同学,估计不上15个,我估计最后包括调剂的同学,能成为研究生的不超过25个。而真正考上名校经济学院的不超过10个。这是相当残酷的,可能会让很多人害怕考研。但是我想对这些数据做一些调整。150个人中,真正想考研的应该不到100个,很多人是打酱油的。这100个人中,真正认真努力的,不超过50个,这是我将近一年中在自习室所听到过的数据的猜测,可能不准确。也就是说,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应该是30%。所以努力的人是不用害怕的,为了理想的未来,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已获得的数据中共有106人考研,其中报考名校的约为40人(北大2人、浙大2人、复旦3人、中山4人、人大3人、南大3人、厦大9人、南开11人),财经类院校约34人(西财18人、上财2人、央财5人、对外经贸6人),政法类约为12人,其余分散在其他不同学校中;共有16人通过初试进入复试,其中属于名校财经财经类只有5人;按照在考研准备过程中的道听途说和亲身经历,能称为努力者只有33人,其余73人都不能算是认真的。(注:数据不完全,只是大约数)如此分析,努力者通过概率将近50%。

5、请准确定位自己——说给纯粹的考研人

有些同学相当努力,最后成绩却不理想;有些同学相当优秀,最后的分数相当高,但是复试分数线更加厉害。我想这些都是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原因。给自己一个准备的定位,选择一个合理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报考自己不是很擅长的专业。在走上考研道路之初,你应该想清楚自己的潜力,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年我们院的同学中,这样可惜的例子至少有10个。

考研就像射箭,靶子太远,你再努力去拉弓,也是射不中的;靶子放偏了,你够射程也是射不到的;靶子太小了,你的技法再好,也是可能上不了的。靶子远指的是那些王牌学校的王牌专业;靶子偏,指的是你根本不擅长某一方面,偏要去挑战它;靶子小,就是指你偏要去选择那种只招不到十个人的专业。准确定位的原则,就是在估测好自己的实力后,用自己可能的发挥水平给自己的实力加权调整,算出自己可能达到的分数。这一步做好后,你要挑选好目标,如果自己相当牛逼的,可以选择名校的王牌专业(如北大、人大、复旦、南开、中山、厦大、浙大、武大);如果自己可能相当牛逼的,建议选择财经类的王牌专业(如西财、中财、上财、中南财经);如果自己不是那么牛逼的,建议选择退一档次的财经类(如重大、暨南、深大);如果自己确实不是很有水平,那就不要去报考名校,也不要挑战非名校的王牌财经,不然你就差不多了。

我主观估计第一批人只有大约15%的人,但是偏偏最大比重的人选第一类,我们这一届几乎达到50%。第二批人是明智的,压力也不会那么大,我估计大约30%的人。第三批人估计占到30%吧,他们会过的比较舒坦些。第四批人估计15%左右,他们可能比较缺乏自信,但他们也还是相对努力的。剩下的10%是一开始我就建议不要走上考研道路的,因为他们即便努力也不可能考上,这个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适合做这件事情,但在其他方面可能是状元。考研被很多人当做自己弥补高考失利的好阶梯,但经过三年的荒废,很多人已经不再适合考试,很多人已经不可能安静坐下来复习了。不要再用高中的水平衡量自己,这是很不客观的,也不要对考研赋予太多期待,选择一个比自己所在学校更好一些的目标,认真努力,不然到时变成调剂,你就只能去比自己所在院校更差的学校,这就得不偿失了。就是这个道理。

标签:考研经验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