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A 2.D 3.D 4.B 5.D 6.B 7.B 8.D 9.A 10.A 11.B 12.D
13.A 14.A 15.A 16.B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ABC 18.ABD 19.AB 20.ABCD 21.ABC 22.ABCD 23.ABC
24.ABCD 25.BCD 26.ABCD 27.CD 28.BD 29.ABCD
30.ABD 31.ABCD 32.ACD 33.AC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4. 【答案要点】(1)对立统一的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切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同一又斗争。老子暗示孔子的,其实是矛盾的辩证法。牙齿的强和舌头的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二者互相贯穿、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牙齿是刚强的,却又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又是刚强的)。同时,这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
(2)所谓辩证的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老子关于牙齿和舌头的见解,启示我们在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时,能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党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就是成功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
35. 【答案要点】
(1)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安全威胁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地区、国家间的军事冲突依然存在,加上近来美国频繁地对外用兵,这些都表明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在传统安全威胁相对削弱的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有组织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难民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等被视为当今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具有威胁性的因素,尤其是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2)国际恐怖主义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恐怖活动全球化。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国际恐怖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行动的目标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
二是恐怖组织军事化。世界上现有恐怖组织上千个,一些恐怖组织使用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如“基地”组织就装备有“毒刺”地对空导弹。恐怖组织的军事化还体现在其实施恐怖活动时运用了军事谋略。
三是恐怖分子职业化。“9·11”事件后,一些对社会不满者、民族分 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陆续成为职业恐怖主义者。他们接受专业的恐怖训练,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武器,甚至能驾驶飞机、坦克、轮船。
四是“三股势力”合流化。近年来,“基地”组织在进行自身整合的同时,不但加强了与俄罗斯车臣叛匪、伊拉克极端势力的联系和相互支援,还与一些号称是“追求民族独立”的民族分 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合流,使国际反恐形势更加严峻。
五是恐怖动机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转型,发生恐怖活动的诱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防范和打击更加困难。
(3)近年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之所以成效不大,甚至“越反越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认识不正确,将它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反恐的方法不对,不是全球合作,而是采取单边主义的办法;不是综合治理,各种方式的配合,而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加上美国反恐动机不纯,往往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且奉行双重标准,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
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反对恐怖主义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武力反恐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认为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反恐战争,它就注定会失败。
(4)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 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
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和磋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36. 【答案要点】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1935年8月1日中 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二)“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四)1936年5月中 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1936年9月1日中 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五)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六)1937年2月国 民 党五届三中全会原则上同意了我党提出的团结抗日主张,实际上承认了共 产 党合法地位,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这说明国 民 党由内战“剿共”、对日妥协向和平、抗日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1937年9月22日国 民 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 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实际承认我党合法地位讲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八)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共 产 党和人民军队活动限制在国 民 党允许范围内,中 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
(一)广泛民族性和阶级矛盾复杂性(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二)两个政权和两种军队合作。
(三)没有书面共同政治纲领和固定组织形式。
(四)处于有利而又复杂国际环境之中。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一)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二)1939年7月我党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提出三大政治口号:1.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2. 坚持团结,反对分 裂;3.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三)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卫立场,打退国 民 党顽固派军事进攻。
(四)我党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策略总方针:1.发展进步势力:即发展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中心环节。2.争取中间势力:即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条件:一是共 产 党有充足力量;二是尊重他们利益;三是对顽固派斗争并取得胜利。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任务。3. 孤立顽固势力:即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 民 党亲英美派。我党对他们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政策,斗争不忘团结,团结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以团结为主。同顽固派斗争时,应坚持有理(即自卫原则)、有利(即胜利原则)、有节(即休战原则)原则,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目的。
37. 【答案要点】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2中所列举的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 产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3)主要任务是: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第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第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第五,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六,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斗争。
38. 【答案要点】
1.(1)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上的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1)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3、(1)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