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26
(1)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5分)
答案:
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共识,也有利于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行,有赖于保证权力在阳光下受到合理监督,使权力公开公正公平地受到监督并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后陈村成立一个相对独立于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监督委员会,让村民从根本上有效制约干部的权力 ,不仅保证了全村村民的合法权益,还使全村财务透明、创收效果显著,这突出反映了制度创新对阳光下运行权力的重要作用。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何启示?(5分)
答案: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 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后陈村第一个村监会的建立反映了我国农村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内容,有利于提高全村村民的民主素养,给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
36题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候,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 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分)
答案: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断探索,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但是,一次次抗争,却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及伟大复兴的梦想始终没有实现。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一步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梦迎来了新的曙光。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分)
答案: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当前继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
可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努力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37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褴褛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无人阻拦。于是他们便堂而皇之地在馆内读书、看报。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们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此事被发在微博上,顿时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引发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一场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大讨论由此引发。
公共图书馆一向更愿意向体面的文化人敞开,常在门口凛然告示:"衣衫不整,拒绝入内"!把读者分成三六九等,拒绝部分人进入。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该馆馆长希望图书馆成为"每一个读者的天堂","无论任何人,只有走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有着同等的权利,不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此,该馆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费阅读制度,任何人进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以体现人道、人文的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图书馆免费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该馆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自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要先洗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该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不啻于一轮明亮的太阳,让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温暖的同时,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2年5月10日)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
答案:
从法律角度的理解如下:人人生而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平等地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其他因素而区别对待。宪法尊重和保护人权。
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因为是乞丐或者拾荒者而剥夺了他们进入图书馆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领域,公民有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权利。同样,公民的自由权利也受法律保护,乞丐或者拾荒者有权利选择离开。
(2)图书馆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
答案: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时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应符合四个基本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相互将往中要重诚信,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要协调好个人与他人相处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要学会体谅他人,乐于帮助他人。
材料中的图书馆的读者应该体谅,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不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相反正是允许他们进入才真正体现了人与人的平等,人与人应该保有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有受教育、享受公共文化设施的权利。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与他人都能够和谐相处,我们应本着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38题
材料1
2010年5月,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秩序四方面组成;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相比世界其他地区,亚洲是美国最有作为的地区。同时,报告将东南亚国家归为三个类别: “正式盟友”,“战略伙伴”和“可预期的战略伙伴”。显然美国准备让东盟所有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友或伙伴。美国卡因基国际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过去十年,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新华网(2011年5月28日)
材料2
2011年10月以来,美国高层不断访问亚太地区的国家,参加相关国际会议。10月下旬,国防部长帕内塔出访印尼,日本和韩国,强调美国将加大在亚太的军事部署。11月下旬到12月初,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后访问了菲律宾、泰国,并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1955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同月,奥巴马也展开亚太之行。他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后出访澳大利亚,并前往印尼出席东亚多边峰会,成为参加东亚峰会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大国。将留驻亚太,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和与盟友及伙伴的密切合作,在朔造亚太地区未来中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2012年11月8日,奥巴马连任成功不到48小时,即宣布他的首次出访选在东南亚,11日到20日,他不仅访问了泰国,而且对缅甸和柬埔寨进行了历史性的首访。在这次东南亚之行中,奥巴马再次强调,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亚太地区对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塑造其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3日) 参考消息(2012年11月21日)
材料3
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于2012年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期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发表了题为《美国对亚太的再平衡》的演讲,重点阐述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2020年前在亚太地区保持6个航母舰队,以及将60%的海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国际舆论普遍怀疑,美国战略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意图是为了遏制中国。
摘自新华网(2012年6月4日)
(1)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原因何在?(5分)
答案:
美国战略东移的主要目的是平衡中国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日趋上升,美国此时的战略东移策略主要是为了重新夺回其在亚洲的霸权,通过对传统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的影响,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打破地区和平稳定的状态,阻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上,随着美国反恐战略接近尾声,需要中国的支持减少。国内方面,经济危机对美国影响仍在持续,国内经济的复苏低迷,失业率的攀升等问题,使得美国在人权、国际贸易往来、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上会对中国继续施压,要将国内自身存在的问题转嫁给中国。
(2) 如何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5分)
答案: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是美国称霸全球野心的表现,这一行为第一会恶化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第二使得中国和周边国家在诸如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争议海域和岛屿的已有危机进一步恶化;第三会进一步激化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矛盾,使得美国从中渔利。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共同利益,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携手合作,不仅有利于造福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繁荣和稳定。所以两国要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一是需要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新路径。二是需要相互信任,三是需要平等互谅,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四是需要积极行动,五是需要厚植友谊,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
总结: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文就为您介绍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政治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