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考点】留存收益
【解析】企业本年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利润。“其他转入后的利润”主要指盈余公积弥补亏损转入的利润。资本公积不是由企业的利润转化而来的,不是企业的留存收益,而主要用于转增资本。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B、C。
2.【答案】CD
【考点】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解析】企业应该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会计期间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成本费用项目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以及成本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数计算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C、D正确;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属于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A、B错误。
3.【答案】ABC
【考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计算
【解析】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因此,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金额为:10×1OO00—0.5×10000—95000(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4.【答案】ABD
【考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解析】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20-4000(元)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300×20+280×25)÷(300+280)≈4483(元)二者差额=4483-4000=483(元)故本题答案为A、B、D。
5.【答案】ABCD
【考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相关会计处理
【解析】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处置等业务,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权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6.【答案】CD
【考点】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解析】企业在所购置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应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长期借款”。
7.【答案】ABCD
【考点】固定资产的核算
【解析】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8.【答案】ABC
【考点】谨慎性原则的内容
【解析】物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会导致期末存货和当期利润虚增,没有体现谨慎性原则。
【提示】B、D两项所述方法对立,两项必定有一项是错误的。在选择题中应掌握此项技巧。
9.【答案】ABD
【考点】现金结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解析】支付物资采购款3 200元,超过了现金结算起点1 000元。因此C选项内容不可以用现金支付。奖金、差旅费用等均可用现金支付,没有结算起点的限制。
10.【答案】BC
【考点】会计内部控制
【解析】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工作。
11.【答案】AB
【考点】生产成本的核算
【解析】只要是生产工人的工资,不管是基本车间还是辅助车间均应计入“生产成本”,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计入“在建工程”。
12.【答案】ABC
【考点】会计凭证的概念
【解析】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A、B、C三项均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完成和发生,不能作为登账依据,所以就不属于会计凭证。领料单属于原始凭证,是会计凭证的一种。
13.【答案】AD
【考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解析】会计档案中,月、季财务会计报告的保管期为3年。固定资产卡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银行对账单为5年。各种凭证、总账、明细账、辅助账簿和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是1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2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需要永久保存。
14.【答案】ABCD
【考点】会计分期的概念
【解析】为了便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是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是最常见和重要的会计期间。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因此,A、B、C、D选项都属于会计期间。
15.【答案】AB
【考点】会计等式
【解析】会计基本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导致资产大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A选项符合题意。“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结果导致资产小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B选项符合题意。选项C和选项D不会破坏会计等式,所以C、D的业务会发生。
16.【答案】ABD
【考点】财物的内容
【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信用证存款属于款项的核算内容。
17.【答案】BCD
【考点】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会计核算
【解析】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的核算是计算和判断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利状况的依据。因此,B、C、D项符合题意。
18。【答案】ABD
【考点】“应付债券”的明细科目
【解析】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
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提示】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006)的要求:“应付债券”科目可按“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较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有关“应付债券”科目的核算,新准则将原“债券溢价”与“债券折价”两个明细科目予以合并为一个“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应当说,就“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本身的核算,与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科目的核算是一致的。
19.【答案】ABCD
【考点】财务费用的核算
【解析】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单独进行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内)、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20.【答案】ABC
【考点】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解析】单式记账法是一种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对于部分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采用复式记账法并不能够防止一切错弊,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21.【答案】ACD
【考点】会计分录的编制
【解析】待摊费用又可称预付费用,是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固定资产”科目与“待摊费用”科目不能直接做会计分录。因此B选项错误。
【提示】新会计准则没有“预提费用”科目和“待摊费用”了,但是准则说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考试中不会出现这两个科目相关的题目,但之所以编写这道题目,是提醒考生应该多注意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22.【答案】ABCD
【考点】固定资产折旧的账户处理
【解析】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是通过“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核算的,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因此本题四个选项全部为正确答案。
23.【答案】AC
【考点】原始凭证的概念和作用
【解析】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因此其主要作用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A、C选项正确。
【提示】原始凭证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
24.【答案】AD
【考点】错账的更正方法
【解析】本题题干中原记账凭证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A选项正确。更正的方法是:将多记金额13 500元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冲销多记的金额,因此D选项正确。
25.【答案】ABC
【考点】原始凭证的含义
【解析】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根据原始凭证的含义可知,D项的“借款单”属于原始凭证,A项的“经济合同”属于合同,B项的“转账凭证”属于记账凭证,C项的“银行对账单”是银行和企业核对账务的联系单,不属于企业的原始凭证,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三、判断题
1.【答案】×
【考点】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解析】企业销售不动产按规定应交的营业税,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核算。
2.【答案】×
【考点】盈余公积的主要内容
【解析】盈余公积在转增企业资本时,按规定保留的余额不应少于注册资本的25%。
3.【答案】×
【考点】收入要素的确认
【解析】题中所提的只是确认收入的条件之一,只有其他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可以确认为收入。
4.【答案】×
【考点】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
【解析】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包装费、运杂费应记入“应收账款”账户。
5.【答案】√
【考点】长期借款的含义
【解析】“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
6.【答案】×
【考点】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解析】季节性经营或修理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
7.【答案】×
【考点】现金分配股利的核算
【解析】现金分配股利不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因此不能作为费用核算。
8.【答案】×
【考点】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解析】分散核算形式适用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集中核算形式适合那些规模小,部门机构设置简单的企业。题中所说的适用于分散核算形式。
9.【答案】×
【考点】工资总额的组成
【解析】生产工人购买劳保用品的支出属于劳动保护费,应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虽随工资发放给职工,但不属于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
10.【答案】√
【考点】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解析】2008年末按应收账款估计的坏账准备=12 000 000x.0.5%=60 000(元)。2007年末未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8 000 000×0.5%+10 000=50 000。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60 000-50 000=10 000(元),2008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0 000元是正确的。
11.【答案】×
【考点】会计的对象
【解析】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12.【答案】×
【考点】资产要素的确认
【解析】若某项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3.【答案】×
【考点】会计核算依法设账的要求
【解析】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单位不得私设账簿进行登记、核算,不得账外设账,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4.【答案】√
【考点】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解析】根据《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5.【答案】√
【考点】资产要素的确认
【解析】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第一要义。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6.【答案】×
【考点】费用和成本的含义
【解析】我国以前的成本、费用概念,在功能分工上并没有作这种区分,经常用“费用”概念来表述“成本”。新会计制度尽管在定义上对成本和费用作了区分,但在概念的使用上仍然沿革老的思路。从成本、费用的基本定义出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应该称为成本,而当成本不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作为费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7.【答案】√
【考点】会计的职能
【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活动范围及内容的不断扩大,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改变。本题说法正确。
18.【答案】×
【考点】权益的含义
【解析】权益在会计学上指资产。属于所有人的叫做所有者权益,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叫做债权人权益,两者总称为权益。本题说法错误。
19.【答案】×
【考点】应付工资的核算
【解析】应付工资是指企业按劳动制度的规定应付而未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经常性奖金和各种津贴等。通过设置“应付工资”科目对其进行核算,贷方登记企业应付职工工资总额,凡为工资性质的报酬,都通过“应付工资”科目进行核算。不属于工资性质的报酬,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本题说法错误。
20.【答案】√
【考点】制造费用的核算
【解析】“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应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期末应无余额。本题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