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企业收益分配税务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确定是应交所得税的关键。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应税收入的税务管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管理;税前扣除项目的税务管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管理。
二、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弥补亏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五年内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税法关于亏损弥补的规定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亏损结转的规定,尽可能早地弥补亏损,获得税收利益。
三、股利分配的税务管理
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公司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股利分配常见的方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股利分配涉及税收事项主要包括是否分配股利以及采取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对于公司来说,它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未来价值,对于股东来说,获得股利的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在分配股利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税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合理选择股利方式,增加股东财富。
第六节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税收筹划、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纳税申报等事宜符合税法规定;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防止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和机制。
一、税务风险管理环境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由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倡导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二、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设立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税务管理组织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三、税务风险识别和分析
企业应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四、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企业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企业应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 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企业应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六、监督和改进
企业应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构根据企业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报告的建议,按照内部税务管理的奖惩制度,及时进行激励和处罚,并及时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