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1)

编辑:

2014-10-27

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评点】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科技进步的正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同时它越来越变得让人类难以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人类。

☆佳段欣赏

5、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译音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

【评点】在这一部分,作者把“克隆是什么”这一问题说得通俗易懂。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紧承前文,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来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问题探究

1、文章运用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解答]形式上看,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上看,小标题统领有关内容,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更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因此也更加分明。

2、科学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同步地危害着人类,那么我们要不要继续发展科学呢?

[解答]发展是硬道理,我们不能否认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更不能因为这一点而裹足不前,而是要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全力加快发展才是上策。

体验对话

师问:学习了本文,你怎样认识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甲生:克隆技术的利很多。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乙生:克隆技术的利还表现在医学领域。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

丙生:我来说说克隆技术的弊。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此外,克隆技术(尤其是人胚胎方面的应用)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公众对词的强烈反应也限制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我认为,克隆技术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于它促使科学家们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使克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一个高潮,从而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思维点拨]以上三位同学就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了事实。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和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也说明三位同学并没有局限于课本,有意识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思维展示】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同学们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1、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3、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4、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与练习二: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思维展示】设计这道练习题主要是要让同学们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参考答案】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探讨与练习三: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思维展示】本题设计意在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理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同时又让人类真正享受并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幸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更多关于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1)的相关知识请点击查看精品学习网中学频道。祝同学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