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化学 > 化学同步练习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答案

编辑:

2016-05-28

小良又用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可加入上表中的________来改良花盆里的土壤(    )

A.食醋                 B.食盐水                 C.蒸馏水             D.草木灰水

解析:可用显碱性的物质改良酸性土壤。从 表中可知草木灰水能使花汁变绿,说明显碱性。

答案:D

4.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2KOH+H2SO4====_________+2H2O

(2)2NH3•H2O+H2SO4====_________+2H2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H2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2H2O

解析:因为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生成的盐就是碱中的阳离子与酸中的酸根离子结合而成。反过来说,根据生成的盐中的阳离子可以推断对应的碱是什么,根据阴离子可以推断对应的酸是什么。如根据“NaNO3”可以推断对应的碱是NaOH,对应的酸是HNO3。

答案:(1)K2SO4  (2)(NH4)2SO4  (3)NaOHHNO3  (4)Ca(OH)2  2HCl

5.2010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铁架台          E.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 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过滤不需加热,与酒精灯无关。

(2)酸性溶液有以下特点:①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等,但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引入闽江水虽然可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但并未根治污染,它会使下游的水受到?污染。

答案:(1)E  (2)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若溶液变红色 水样显酸性

(3)②  会产生二次污染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顾酸、碱的性质,书写与酸、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Zn+H2SO4====ZnSO4+H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Ca(OH)2+CO2====CaCO3↓+H2O

(4)CuSO4+2NaOH====Cu(OH)2↓+Na2SO4

7.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归纳小结碱的共同性质。填写下表:

碱的共同性质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____________色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____________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

(4)(某些)盐+碱→另盐+另碱

解析:这里的“非金属氧化物”通常指CO2、SO2、SO3。“某些盐”通常指盐本身可溶,且盐中的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或盐中的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答案:(1)红  蓝

(2)Ca(OH)2+CO2====CaCO3↓+H2O(或2NaOH+SO2Na2SO3+H2O等)

(4)CuSO4+2NaOH====Cu(OH)2↓+Na2SO4〔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等〕

8.请你从所给药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两种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硫酸有剩余。请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所给药品: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铁粉、铜粉、碳酸钠粉末、氯化钠固体、氧化铜粉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1

方法2

解析:证明是否有硫酸剩余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或利用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气体,或利用硫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

答案:

方法1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呈红色

方法2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铁粉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9.小明在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 液,振荡后发现溶液不变红。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一定呈酸性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必须明确溶液呈酸性和中性时,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都不变色。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用石蕊试液检验;二是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答案:(1)不一定  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

(2)向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呈酸性;若不变色,说明呈中性

10.如右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 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 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 象 结论

解析:解答此题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明确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情况,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显碱性;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滴加的稀盐酸过多,溶液显酸性。二是要明确酚酞不变色,溶液可能显中性,也有可能显酸性。三是要明确第(3)问中的“另设计一个实验”应在已经知道溶液“要么恰好完全中和,要么盐酸过量”的基础上考虑实验方法。

答案:(1)不正确  滴加的稀盐酸过量,酚酞试液也不会变色

(2)NaOH+HCl====NaCl+H2O

(3)以下方法任写一种均可: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不变红 恰好中和

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⑤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⑥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11.进行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__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显____________性,pH____________7;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振荡,至溶液刚刚褪成无色时,溶液显____________性,pH____________7;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溶液显_______ _____性,pH____________7。

解析:根据中和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情况、颜色变化及与pH的关系,可以作出判断。

答案:红  碱  >  中  =  酸  <

12.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4%的NaOH溶液滴加到30 g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溶液25 g。

(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1)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2)解:设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30 g×x     25 g×4%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答案,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

相关推荐:

2016初三下册化学《化学与材料研制》课后习题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与能源开发》随堂测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