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政治 > 政治同步练习

初三政治复习考点1到5周同步测试题

编辑:

2014-03-07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交通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骑自行车搭人”的比例为55.9%;“经常闯红灯”的比例为33.9%。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青少年自身来说,应该

①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为自己的生命负责②加强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大执法力度③对交通违规者进行刑事处罚,强化法律的严肃性 ④加强自身的遵行建设,增强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原司法局局长文强因犯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被判处死刑。这充分表明

①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②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10年10月16日晚,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辆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到一死一伤,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 日,肇事者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要违反法律,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B.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不改正,就会发展为犯罪

C.生命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D.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位高权重的违法者应从严处罚

15、深圳市刘某成立某信息咨询公司,非法从他人处购买300余万公民的个人信息,以此为平台经营各种跟踪、调查等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服务。2010年10月,刘某以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被批准逮捕。刘某之所以被逮捕,是因为

A.侵犯他人的隐私就要受刑罚处罚 B.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要受法律制裁

C.刘某的行为既是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刘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

16、2013年4月8日,教育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所有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幼儿园服务的校车信息采集工作,做到县不漏校(园),校(园)不漏车,车不漏人,此项举措

A.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体现 B.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体现

C.是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D.可以彻底避免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17、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18、民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0个地区进行试点,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城乡基层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这是对未成年人实行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9、林某,1998年9月出生,2012年2月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下列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林某是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 B.林某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C.林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D.林某未满14周岁,不负法律责任

20、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69人,依法立案查办薄熙来、刘志军、王立军等涉嫌犯罪案件,彰显了党和国家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针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任何人触犯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C.我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领导干部比普通群众更加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和制裁

二、简答题(共10分)

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了严重侵害幼儿园师生生命安全的案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15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犯罪分子徐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请问:结合材料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

以上是1到5周同步测试题

相关推荐:

初三政治第三课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