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5-11-23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就得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秋季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积累运 用(36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裨益(bì) 豁达(huò) 归省(shěng) 茅塞顿开(sè)
B.绮户(qǐ) 自诩(xǔ) 翕动(xī ) 大吃大嚼(jiáo)
C.忌惮(dàn) 蘸酒(zhàn) 积攒(zǎn) 冥思苦想 (míng)
D.呜咽(yè) 泅水(qiú) 迸溅(bìng) 项为之强(jiā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运动会上,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白驹过隙般地冲过了终点。
B.扬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古城,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就曾生活在这里。
C.阿炳的一曲《二泉映月》听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D.见有儿童落水,警察叔叔忘乎所以地跳进河中进行施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江都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宜陵镇中、大桥镇中分获初中组团体总分七、八名。
B.此刻,正在播什么“大约在冬季”,弄得贾里心里冷飕飕的。
C.江都文化艺术繁荣,舞龙灯、赛锣、莲湘花鼓……等传统民俗,淳朴丰厚。
D.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图书馆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
B.通过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使区二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C.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 学形式。请找出“日丽千芳闹”这个上联最合适的下联( )(2分)
A .明月万山寂 B .风和百鸟鸣 C. 星灿孤月明 D .党好百姓喜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总是熠熠生辉。《安恩和奶牛》中的安恩清贫、淳朴、善良,《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宽厚、热情、好客。
B.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寓言《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寓言《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
C.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通过学习了《繁星》和《幼时记趣》,我们分别了解了巴金作品的自然真挚和沈复作品的情趣盎然。
D.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从文的《端午日》和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的习俗。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江都经济发达,一直jī( )身全国“百强县(区)”行列,江都文化丰厚,历来人文荟cuì( )。在城区中心西南角座落着一座城市广场,广场主入口处有一块卧石,上面雕lòu( )着“龙川广场”四字,广场中心yì( )立着一座“龙腾”雕塑。
8、 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回清倒影。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
(3) ______,有容乃大; ______,无欲则刚。
(4)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______;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5)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
(6) ______ ,风正一帆悬。
(7)青山有幸埋忠骨, ______ 。
(8)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9、综合实践活动。(9分)
⑴下面是一部名著中的部分情节,读后请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放风 筝的线,把它系在一个突出的地方,他和A就此出发,汤姆领头,边摸索着走边放着线。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 在一个“断崖边”。
以上内容出自于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_____(国家)_________。
文段中的A名字是__________。(3分)
⑵李明同学读了这部名著后,渐渐在课上不听讲,甚至搞恶作剧,还振振有词地说:“汤姆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做的。”作为他的朋友,你看到这种情况,怎样规劝李明呢?(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在某一个传统佳节,汤姆穿越到我国,看见满大街都张贴着宣传这个节日的标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节日。
请你告诉他这个节日的名称是___________,(1分),汤姆不明白这个节日用这个标识的原因,请你向他解释一下这个标识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标签:语文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