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

编辑:

2014-11-05

教学内容总第 课时 1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之 被压扁的沙子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重点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难点理解课文 中说明的事理,梳理说明的顺序。

教法引导 朗读 探究 点拨教具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点评学生的作业,引导话题: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组织说说,点评导入本节。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1至第4段),找出文中针对其灭绝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引导明确: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用时 5分钟)明确话题,自由发言,共同明确本节的主要 内容,自读课文,个别说明,共同明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组织学生继续自读课文第5、6自然段,明确研究此问题的目的-- 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组织学生自读第7至第10自然段,找出中心话题--“斯石英”,说说其特点。点评明确。 (用时8分钟)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说说其中的问题,其余补充,共同明确。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 组织自读第11至第13段,找出“斯石英”的形成过程、及出现的地点,引导明确这一切说明的问题--撞击产生斯石英;事实证明,火山喷发不会产生斯石英,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点拨学生的疑问。 (用时8分钟)自读课文明确课文这部分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明确。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四 点拨上面斯石英的研究对于哪种说法有利? 组织阅读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引导明确: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用时8分钟)思考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目标,自主读文,个别说说自己的想法,共同明确。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五 引导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点拨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用时8分钟)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及常用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六 小结:比较两文同样提到了恐龙,分别说明的问题。 组织学生说说学习这类知识的必要性--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布置课下作业: 75-76页6-10题。比较阅读,明确各自说明的问题 -- 1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 2篇 :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明确必要性及课下作业。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18 被压扁的沙子 - 说明顺序 :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 1--4段:两种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 科学发现 5--6段:研究的目的--学术问题、存亡问题。 →观点产生 7- 10段:中心话题--“斯石英”。 11-13段:撞击产生斯石英; →科学研究发现 14-最后:研究证明“撞击说” →印证观点。 - 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由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教案有利于您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关推荐: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六)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七)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